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甲辰談龍

發布日期:
作者: 張之傑。
點閱率:362
字型大小:

民國一○三年歲次甲辰,也就是龍年,開春和讀者談談龍。
中國、印度和西方,都有龍的傳說。不論哪裡的龍,都是想像中的動物。既然龍是想像的動物,那麼是怎麼想像出來的?《伊索寓言》有一則〈美麗的烏鴉〉,或許可以提供答案。
話說有一天神要選鳥王,眾鳥都刻意打扮自己,烏鴉知道自己長得醜,打扮也沒用,就向眾鳥各要了一根羽毛,黏貼在自己身上,把自己裝點成一隻最漂亮的鳥……。
龍不就是這樣嗎?遠古時期,各個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動物,稱為「圖騰」。其後弱小部族被強大部族兼併,他們的圖騰也被吸收,於是強大部族的圖騰愈來愈複雜。史前中原有不少部族以蛇、鱷魚或蜥蝪等爬蟲類為圖騰,經過長期兼併,就成為「龍」了。
那麼龍是什麼時候形成的,這個問題誰也無法回答。一九八七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仰韶文化遺址墓葬,出土了用蚌殼堆砌的龍、虎圖案,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6460±135年。
墓葬中的龍形圖案,張著大口,有點像鱷魚,但頭頂有角;身體彎曲,有點像蛇類,但有四肢;四肢將身體撐起、尾巴從臀部發出後突然變細,又不像蜥蜴類。可見遠在六千多年前,龍已是種想像的動物了。
進入信史時期,龍逐漸成為權力的象徵,造型愈來愈藝術化,到了唐代已大致定型,也就是我們在圖畫中所看到的形象。它看起來威風凜凜,其實中看不中用,以動物學的角度來看,他既不能適應陸地生活,也不能適應水中生活,更不要說飛上天了。
中國和印度是鄰國,印度文化對中國影響深遠,中國文化對印度卻沒什麼影響。印度的佛教大約東漢傳到中國,其後佛經大量譯成中文,印度的「龍」,隨著佛經傳到中國,豐富了中國龍的內涵。
印度的龍稱為「那伽」,是蛇神,和印度人的蛇崇拜有關。它的造型有時人首蛇身,有時是九頭大蛇。印度教神殿入口處,常有那伽雕像。佛經譯者將那伽譯成龍,那伽王就順理成章地譯成龍王,其居處就譯成龍宮。印度人認為,龍宮有很多寶藏,這種觀念也傳到中國。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從龍宮取得的。
印度人認為,那伽住在水裡,會興雲布雨,它能使人豐收,也能造成水災和乾旱。中國的龍也住在水裡,能夠飛上天,和打雷有關。佛教傳入後,中國的龍除了打雷,也開始負責下雨,於是龍王成為河神,各地容易發生水患的地方,就建起龍王廟。
西方人也有他們的龍,源自中東和古希臘。古巴比倫的龍,造型像哺乳類,和早期的中國龍相似。古希臘的龍,是巨大的海蛇。後來造型漸漸複雜,外形類似蜥蝪,但有翅膀,張著大口,有的可以噴火。
西方人從來就把龍看成惡物,《聖經》更把龍和魔鬼畫上等號,於是產生許多屠龍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聖喬治屠龍」。傳說有條住在湖裡的惡龍,經常噴出毒氣害人,人們只得用活人獻祭,當輪到公主時,惡龍被聖喬治殺死,居民感激之餘,紛紛皈依了基督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