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難得「糊塗」

發布日期:
作者: 楊肅民。
點閱率:2,595
字型大小:

網路有一篇文章,寫道:「孔子發現了糊塗─取名中庸;老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無為;莊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逍遙;墨子發現了糊塗─取名非攻;如來發現了糊塗─取名忘我;世間萬事,唯糊塗最難!有些事問得清楚便是無趣,連佛都說: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清,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所以有時候難得糊塗才是上道。」
「難得糊塗」這四個字,實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大家都知道,這四個字的典故出自清朝鄭板橋,相傳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洲雲峰山觀看鄭公碑,晚間借宿于山下一名老者家,老者自稱是「荒村野臾」,家中有一塊特大硯台,石質細膩、鏤刻精美,鄭板橋看了大為讚賞,老者請鄭板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於其上。鄭板橋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並蓋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由於硯台很大,鄭板橋請老人題也寫一段跋語,老人沒有推辭,隨手寫道:「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寫罷也蓋了一方印章「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鄭板橋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高人。他見硯台還有空處,又提筆補寫了一段文字:「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福報也」。這段文字後來流傳開來,內中蘊含的哲理,被視為人生境界之追求,「難得糊塗」也就越傳越廣了。
我三十多年前遷居新北深坑,偶然路過看到有人在賣木雕,其中有一塊樟木形似台灣地圖的奇木,橫幅雕刻著就是板橋的「難得糊塗」四個字及其跋,因喜其意境,就購回懸於客廳,每日觀看誦讀,自有一番體悟,後來又購得一只宜興茶壺也是鑴刻上述文字,每日泡茶把玩,更是自得其樂。
之所以喜歡「難得糊塗」,其實和我長期迷上宜興茶壺有很深的關係,我把它引伸為「難得『壺圖』」。七十年初大學畢業後和系上一位學長一起迷上宜興茶壺,當真一發不可收拾;最初兩岸還沒有開放,宜興茶壺還被視為「匪貨」不能進口,金門有些漁船走私進來,為了怕被查到還放船艙中隱密處,以致沾染上煤油味,曾購得一只朱泥壺,不管如何清洗,就是去不掉煤油味,不知泡了多少茶,最後還是放棄。
當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管是出差或是到大陸、金門、馬祖、澎湖,只要有販售茶壺的店,就一定刻意登門選購,所以不知不覺越買越多,後來因購壺結識一名香港單幫客,他每次回香港就帶個十幾只茶壺回來,我總是第一位被通知到場挑選,成為他的忠實主顧,就這樣家中累積了近千只茶壺,根本無處可擺放,直到老婆大人都出聲抗議,所以近十多年早已縮手,也少有看得上眼的。
我喜歡老壺,名家壺太貴、贗品也多,所以比較少選購,另外就是「文人壺」,壺身有鑴刻字畫或壺銘,所謂「壺以字貴,字以壺傳」,兩者相得益彰,也是我所喜歡的類型,每每把玩都有種滿足感,用得意的壺泡好茶順便養養壺,看著土胎的變化,更是賞心悅目,怡然自得。
喝茶是一意境,養壺是一種心境,從「難得『糊塗』」到「難得『壺圖』」,更是一種意境到心境的轉換,步入中年事事要看得開,執念尤其更應避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