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唐詩實境及詩人心情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傑。
點閱率:1,933
字型大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概是我最早讀過的一首唐詩,又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相信也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有些詩篇在我們童稚的年齡,雖不知其中含意,但已掛在嘴邊朗朗上口了。
後來,又讀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寫豪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無奈。「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寫悠然自得。又如「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寫戍邊禦敵的艱困。又如「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寫懷才不遇的惆悵及失落。
網路上有個「跟著唐詩去旅行」的視頻,試著前往詩人吟詠地,了解其周遭環境及想像詩人當初的心境,引起我的興趣。視頻應有些時日了,有些畫面不是很清楚,有些旁白聲音消失了,所幸還有字幕可看。這系列總共五集分別介紹杜甫、孟浩然、王維、岑參、李白等五位唐朝詩人。每一集由一位現今的詩人、作家、或學者,沿著所介紹詩人的過往遊歷或住過的村鎮,實地去探訪導覽。
唐朝為中國歷史上極為強盛的國度,距今已有一千數百年了,於如此久遠的歲月長河,如何去尋訪詩人過往的足跡,確實是一大挑戰。透過這幾位稱職的專家,或穿梭於密林雜草中,懸崖峭壁間;或跋涉高山峻嶺,窮鄉僻壤處;或遠赴塞外邊城,土牆斷垣旁。甚而,搖櫓烏篷船行走溪流上,或搭渡船尋訪可能留下足跡的角落。有時,於荒煙蔓草間,隨著鏡頭移動,瞬間,遠處的高樓大廈便顯現於眼前。也就是說,隨著年代的變遷,新建物新城鎮不斷地產生。因此,有些遺跡遺址可能已深埋於建築物下。可喜的是,高山大河等地貌容或有些變動,不過,大致上還是維持不變的。令人驚訝的,偏僻荒遠的村落,一些老農民仍能順口念出詩詞來,詩詞的普及教化,可說超乎想像。
追尋唐詩人足跡就以李白為例略為說明。一說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城,後隨父親遷居至今四川江油市。其一生幾乎都在遊歷中度過,足跡幾乎踏遍大唐所有名山,遊歷幅員廣闊。而視頻中對李白的遊歷只能選出較具代表性且仍保有遺址的地點,因此,四川江油的小匡山,這裡有李白童年的讀書台。李白曾寫過一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戴天山。秦嶺主峰太白山,李白寫下《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李白在詩中幻想神遊太白峰,而遠離人間。同時,也顯露出其懷才不遇的鬱鬱寡歡。而何時復更還?又表達出那種欲去還留的複雜心情。
導覽者繼續訪九江廬山。李白對廬山有著特別的好感,前後造訪五次,共寫下詩文四十餘首,《廬山謠》是一首為人傳頌的詩篇。接著訪安徽池州千年古村高村的祠堂,這裡是與李白詩文唱和的高霽故居。李白與高霽及青陽縣令韋權輿三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韋權輿)/青瑩玉樹色,縹緲羽人家。(李白)//
高家後人對於十一世祖高霽與李白相唱和這事,感到無比榮耀,特地將祠堂內高霽牌位置放於醒目處。說高霽這一舉止,比祖上一些當官的名聲更為響亮遠播。
作家導覽繼續沿著秋浦河溯流而上,訪李白寫秋浦歌十七首的場域。最後,來到了安徽當塗,這裡是李白人生的最後階段,也是其埋葬處,享年六十二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