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城市祈禱早餐會溫馨落幕 各界齊聚為和平與地方安定代禱
二○二五金門城市祈禱早餐會於昨(15)日上午在金湖飯店二樓宴會廳隆重舉行,由金門聯禱會、基督教文化交流協會及台灣全福會共同主辦,以「愛與和平‧恩典真理」為主題,邀集金門軍政首長、地方賢達、企業代表、各教會牧者與基督徒超過二百人齊聚一堂,為金門的未來、兩岸和平與社會安定共同代禱,期盼金門成為宣揚主愛的「榮耀之島、幸福之島、和平聖地」。 祈禱早餐會於上午八時由金門聯禱會敬拜團以詩歌敬拜揭開序幕。包括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立法委員陳玉珍、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TVBS聯利媒體董事長陳文琦、金防部政戰主任王石朋、金門酒廠行政副總經理王中聖、文化局科長謝嘉玲、警察局科長楊光宗、教育處科長謝惠婷、民政處科長許琇嵐等貴賓皆到場與各教會牧長同心祈禱,場面溫馨而莊嚴。 金門聯禱會主席李恩耀牧師於致詞時表示,祈禱早餐會的舉辦得來不易,是眾多同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他期盼藉由禱告,使金門經濟能有更成熟穩健的發展,教育能更深入扎根,行政施政更有效率,同時也期望新一代更具活力、承擔與希望。他也提到,在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地緣政治敏感的時代,更應祈願國家與土地得著安全與和平,讓金門成為安心幸福的所在。 副縣長李文良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代表縣長陳福海參與活動。他指出,金門聯禱會、基督教文化交流協會與台灣全福會秉持聖經教導,長期在全球及台灣各縣市推動祈禱早餐會,以祈福方式關懷社會、鼓勵善念,令人敬佩。他也感謝主辦單位選擇在金門舉行盛會,因金門曾走過戰火、深知和平可貴,在兩岸情勢緊張之際,更需要以信念與慈愛帶來力量,盼望全福會的禱告能為弱勢帶來支持,也為兩岸播下和平種子。 李文良指出,金門擁有多元文化底蘊,包括閩南文化、僑鄉記憶、戰地史蹟及自然生態等豐富資源,期盼透過信望愛與媒體的力量,讓世界看見金門,也讓更多人前來認識這座美麗島嶼。他代表縣長歡迎各地來賓蒞臨,並感謝所有牧者與信徒為金門祈福。 祈禱儀式分為三段進行。第一段為「執政掌權者禱告」,由沙美教會范仲如傳道引言,並由李恩耀牧師、李坤南牧師、黃俊德傳道、金貴羅牧師及崔剛牧師共同帶領,全場舉手為國家領袖、中央與地方執政團隊禱告,祈求上帝賜下智慧、勇氣與清明判斷,使治理更有效率、公共服務更貼近人民需要,讓社會朝向更公義與和平的方向前進。 第二段為「兩岸和平交流禱告」,由敬拜教會黃明德傳道引言,迦南教會李春英牧師帶領全場同聲祈願,求主保守金門在地的安全與安定,使兩岸能以溝通取代對立、以交流化解緊張,在相互尊重與理解中追求和平,並保守所有居住在金門與周邊地區的居民免於戰慄與恐懼。 第三段為「金門產業與經濟發展禱告」,由金門基督教會唐恩生傳道引言,金門幸福之家教會崔剛牧師帶領與會者為金門產業升級、觀光發展、青年返鄉、創新投資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祝福。祈願新一代能在穩定環境中成長,金門能在產業、文化、科技等面向持續突破,迎來更具希望的未來 活動最後由副縣長李文良、金門聯禱會主席李恩耀牧師、五位牧者及與會貴賓共同進行祝福儀式,象徵眾人齊心為金門按手祝禱。在敬拜團領唱〈願〉及恩泉詩班詩歌獻唱中,為二○二五金門城市祈禱早餐會畫下溫馨而祥和的句點。
-
115年春節家戶配售酒認證 12/15起受理申請
金門縣政府財政處表示,115年春節配售酒各村里售領現場作業將自114年12月15日(一)陸續展開,依次為金湖鎮12月15日(一)至17日(三)、金寧鄉12月16日(二)至18日(四)、烈嶼鄉12月17日(三)至19日(五)、金城鎮12月18日(四)至20日(六)及金沙鎮12月19日(五)至21日(日),縣府財政處提醒鄉親如果於115年2月17日(含)已設籍本縣連續滿4年,並已年滿18歲,取得一般配售資格,請於各鄉鎮配售期間向各村里配售點洽購,申購後之提貨單請於提領期限115年2月26日前(營業時間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至金酒公司寧山庫提領酒品。 財政處表示,在本縣設籍未滿四年,但已在本縣設籍及工作皆連續滿一年,且114年端午節及中秋節尚未申辦工作認證的鄉親,也請配合以下規定申請工作認證資格:必須年滿18歲以上並自114年2月17日前設籍本縣迄今仍符合連續設籍且連續實際於本縣工作之縣民。請於114年12月15日至19日上午9時至下午至5時整(中午不休息),檢具設籍及工作證明文件,並填妥申請書,向縣府財政處(受理地點:縣府服務台前)申請認證【逾期不受理】。應檢附文件另詳財政處網站公告(https://kmfinance.kinmen.gov.tw),申請書請於該公告自行下載列印,並預先填妥以節省等待時間。如本人無法親自送件,亦可請親友於受理時間內代為送件。 財政處指出,上述認證通過之名冊將於115年1月7日統一公佈於縣府財政處網站,不另行發文通知認證通過之申請人,通過認證者請於115年1月14日及16日至金酒公司寧山庫(營業時間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申購時僅限現金交易)申購本節酒品,若委託他人申購,請受託人攜帶身分證及委託人之身分證明文件辦理,【逾期不再受理】。
-
島嶼生活節烈嶼場昨登場 展現在地文化與音樂魅力
「2025金門島嶼生活節」第三場次,昨(15)日下午在烈嶼鄉習山湖公園熱鬧登場,吸引許多家庭親子參與活動,在海風與音浪之間,感受島嶼能量。 「2025金門島嶼生活節」共規劃十場活動,並於金門五鄉鎮輪番舉辦。金城鎮已於10月份在莒光湖畔草地、總兵署廣場辦理二場次的活動,11月份接續移師到烈嶼鄉辦理二場次,分別為11月15日在習山湖公園、11月22日在雙口海灘前廣場。昨(15)日下午2時起,現場即有市集攤位開張並推出「夢想雲體驗活動」,家長帶著孩子開心參與活動。 第三場活動從昨(15)日下午持續至晚間8時,安排活動安排豐富多元,從青年創作歌手到在地傳統表演,呈現音樂與文化的多元魅力。包括以細膩聲線與靈動真假音轉換聞名的創作暖聲黃烱銘、用溫暖與慵懶旋律描繪生活故事的郭家瑋、資深主持人兼創作歌手尹翔,以及在地醒獅團皆陸續熱力登場,展現金門文化的生命與凝聚力。 縣府觀光處長許績鑫表示,縣長陳福海長期關注地方藝文、音樂與親子休閒生活,並要求縣府團隊以「跨界、創新、在地」為核心規劃,期盼透過生活節展現金門的文化底蘊與當代魅力,不僅要讓全台看見金門的新風貌,更要吸引國際旅客,推動觀光與產業共榮,創造文化與經濟雙重效益。 許績鑫指出,金門是一座融合閩南傳統、僑鄉故事與戰地記憶的島嶼,縣府期盼藉由「島嶼生活節」打造秋冬到初春的專屬旅遊品牌,邀請旅人以音樂、美食、藝術與慢活的角度,重新認識金門,體驗這座「會呼吸的島」的無限魅力。 主辦單位指出,《金門島嶼生活節》活動期間從10月一路延續至明年2月,活動場域從莒光湖畔、市街廣場到海灘港口,並串聯2026跨年晚會、金門元宵燈會、金門馬拉松等年度盛事,營造運動、文化與觀光交織的節慶氛圍,盼透過結合音樂、藝術、美食、市集與在地文化,讓金門在秋冬之際化身為「會呼吸的島」,帶給遊客不同以往的深度體驗。
-
沙圖舉辦金門話系列活動 親子種多肉植物學語言
金沙鎮圖書館為推廣金門話的學習,日前於圖書館二樓舉辦一場「金門話系列活動-多肉植物DIY親子活動」,吸引親子與會,不僅開口學金門話及生活用語,也動手彩繪小盆器並種上喜歡的多肉植物,親子透過活動拉近彼此距離,留下美好的學習回憶。 該活動特別邀請邱智芬擔任講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與會親子認識金門話以及生活用語。孩子在大人陪伴下練習開口說金門話,台上台下透過自然互動,讓本土語言的學習與運用變得輕鬆有趣,也讓說金門話不再是難事。此外,活動也規劃「多肉植物DIY」手作體驗。邱智芬老師帶領親子一同挑選多肉植物,為小盆栽彩繪裝飾,最後種下多肉植物,親子們共同完成作品,為彼此打造獨一無二的多肉植物盆栽。 金沙鎮圖書館表示,這是金門話系列活動之一,除了推廣金門話的學習,也規劃手作體驗,希望與會孩子們在大人的陪伴下,邊學金門話邊動手做,增加使用金門話的機會。同時,也盼經由活動中自然的互動,讓孩子進一步了解金門話傳承的重要,並希望親子能夠於生活中多多開口說金門話。活動不僅促進語言學習,也讓親子共同留下美好的學習回憶。
-
烈嶼鄉公所辦自衛消防編組訓練 強化員工災害應變能力
烈嶼鄉公所舉辦員工自衛消防編組訓練,邀請烈嶼消防分隊警消授課,講解消防安全知識及示範CPR操作,藉此提升員工在災害發生時的自救與應變能力。 鄉長洪若珊表示,此次訓練的目的是加強員工的危機意識與防災應變技巧,透過專業講解與實際操作,讓大家熟悉各項防災流程,減少災害擴大造成的生命與財產損失。 鄉公所指出,訓練過程由烈嶼消防分隊小隊長林長好及隊員蔡祈緯親自帶領,實地指導員工進行CPR教育訓練,透過CPR操作教學、示範實作、救護影片分享等方式,講解CPR的操作,也由同仁現場練習,並請大家務必牢記心肺復甦術「叫、叫、壓、電」步驟及熟悉相關操作方式,才能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冬季將至,訓練中也特別宣導「燃氣熱水器遷移補助」相關資訊,並提醒員工,若燃氣熱水器安裝位置不當或施工不合格,可能導致燃燒不完全而產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因此,若家中需安裝或移設熱水器,務必委託合格的燃氣熱水器承裝業者或技術士,依照相關規範正確施工,確保居家安全。 鄉公所員工們表示,透過此次課程,不僅學習到更多消防安全與急救知識,也提升了應對緊急狀況的信心與能力,更能在日常工作中落實防火觀念。 鄉長洪若珊強調,希望透過自衛消防編組訓練,使員工更熟悉災害應變流程與防救災作業,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進一步提升整體防災能量。她也特別感謝烈嶼消防分隊長期協助公所防災事務,守護鄉民生命財產安全。未來鄉公所將持續推動各項安全訓練,共同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
金門觀光再傳捷報 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獲觀光亮點獎肯定
交通部觀光署今年舉辦第二屆「觀光亮點獎」,金城鎮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受到大家的青睞,不僅入圍全國前三十大亮點,並且榮獲「最佳人氣獎」第六名,一舉獲得兩個獎項,金城鎮長李誠智感謝所有支持並且投票給十六藝文特區的民眾,能夠在超過百萬人次踴躍投票的激烈競爭當中殺出重圍,代表的是大家對於藝文特區所展現出的小鎮魅力所給予的肯定。 第二屆觀光亮點獎是由交通部觀光署舉辦,邀集全臺各縣市政府、鄉鎮公所以及地方社區提報觀光亮點後,透過讓民眾進行票選的方式,共同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旅遊景點。金門觀光則是再創佳績,金門縣政府在這一屆活動中推薦了金酒公司的「經武酒窖」奪「十大亮點獎」殊榮。此外,金城鎮「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烈嶼鄉「習山湖公園」還有金湖鎮「陳景蘭洋樓」等三大景點則是榮獲「最佳人氣獎」,這些景點皆入圍決選並深獲全臺民眾熱烈支持。位於金城鎮後浦小鎮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以深厚的歷史底蘊融合了青年創業與文化創意,贏得大家的喜愛,拿下「最佳人氣獎」不僅是肯定,也可以讓更多海內外遊客可以認識到後浦這個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古樸小鎮。 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的所有權為社團法人福建省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所有,主體的建築群包含有祖厝(陳氏大宗祠)與兩期基地,總面積大約有一千八百平方公尺左右。後浦十六是在二○一一年時,由金城鎮公所與民間合作下開始進行空間活化,歷經十四年的深耕,目前轉型為結合歷史風貌與文化創意的藝文聚落。整個空間透過在地青年創業、公私協力與社區參與,成功串聯文化保存、觀光體驗與地方創生三大面向,特區內同時還匯聚了許多創意店家、展演空間與文化活動,成為金門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基地,展現歷史傳承與創新能量,更是造訪金門的遊客駐足停留的地方。 不僅如此,數年前縣府辦理「金門縣老街風貌型塑計畫獎勵特色街區風貌維護之策略及輔導機制研究」,將後浦老街陳氏宗祠旁的陳大宗十二間老街店屋納入後浦十六,透過形塑街屋,活化老舊街屋、進行商業活動,創造多元的城市景貌與價值,這十二間重塑後的街屋,更獲得華人設計獎,與「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相互輝映,統整為「後浦藝文特區」。 金城鎮長李誠智表示,後浦十六藝文特區在陳氏宗親的支持下,藉由修復方式來保存建築原貌同時活化利用,經過公所與進駐店家們多年來的努力,現在已經變成後浦小鎮中一股充滿活力的文化基地了,所以在今年由觀光署舉辦的觀光亮點獎的票選中可以獲得前十名「最佳人氣」的殊榮,對於公所以及店家而言無疑是一大鼓勵,透過這項票選活動也可以有機會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到「後浦十六藝文特區」豐富多元的文化魅力。 遊客走到後浦十六,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大牌坊,上頭寫著陳氏宗祠,藝文特區主體是金門陳氏大宗祠,時至今日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祖典禮。二○一一年時,金城鎮公所與陳氏宗親會公民的共同合作下進行空間活化利用,將宗祠週邊的店屋重新整修一番,形成如今的藝文特區,到現今更已經成為文創與新創的重要據點了,這十多年來的經營也讓後浦十六藝文特區成為一處結合歷史風貌與文化創意的藝術文化聚落。不僅有在地青年創業,還有公私協力與社區參與成功的串聯文化保存、觀光體驗與地方創生,現在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內不僅有文創店家,三不五時更有表演活動,公所更是每年暑假期間都會在假日辦理音樂表演活動,把該空間打造成為金門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基地,展現新與舊的和諧共存。 李誠智還指出,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為金城後浦小鎮的核心地點,周邊輻射出去的許多小巷弄別有韻味,是值得遊客深入探索融合歷史與創意的文化街區;特區內的賣店則是由潁川堂陳氏宗親會歷史建築群活化再生,結合在地青年創業、藝術展演與社區參與,展現金門文化創意產業的獨特魅力,而且在深度探索在地文化之際,五臟廟也是重點,藝文特區附近的進麗小籠包、永春廣東粥、金門阿公ㄟ豆花、集成餐廳等,都是許多部落客推薦的名店,他也歡迎遊客造訪金門吃喝玩樂之餘,別忘了來後浦十六藝文特區走走,到特區內的店家看看順便挖挖寶,帶些有金門特色的文創小物回家吧!
-
守護綠色資產 林務所辦樹木保護專業人員培訓課程
守護金門珍貴綠色資產,維護公共空間安全!金門縣林務所辦理為期三天的「114年度樹木保護專業人員培訓課程」,吸引地區各機關、學校等40餘位學員熱情參與,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從土壤特性、常見的樹木褐根病判讀,樹木監測管理等,厚實樹木安全維護知能。林務所表示,期盼過課程提昇地區綠美化及樹木保護與管理的量能,持續實踐「友善、安全、永續」等縣政願景。 林務所指出,有鑑於近年全台發生多起因樹木倒伏造成傷害與財損的事件,更凸顯樹木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此外,校園及公共空間之樹木,具有提升景觀品質、淨化空氣及調節微氣候等重要功能。然而,看似枝葉茂盛的樹木,若長期缺乏監測與管理,根部仍可能潛藏病害風險,故此次課程規劃也相關實務課程。 為提升第一線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能,林務所特別邀請國內樹木保護領域專家學者授課,並在三日的課程中,規劃從「樹木褐根病診斷」、「視覺樹木檢測技術(VTA)」、「土壤學」、「植物療癒」及「花藝美學」等五大主題著手。傳授專業知識,樹木健康檢測與安全評估技巧,也結合綠色療癒與美感體驗,讓學員在充實知識之餘,也能透過創作獲得身心放鬆。 尤其,也特別規劃現地教學環節,由講師帶領學員前往現場實地觀察褐根病病徵,包括樹皮呈現褐色網紋菌絲、病木帶有菇類氣味等,皆為辨識病害的關鍵線索。希望透過現場觀察與操作實作,助益學員更精準掌握病害判讀的方法,藉以強化地區綠美化量能。 林務所長鄭向廷表示,依據實務經驗而言,看似健康的樹木仍可能因根莖部受害而形成安全風險,因此定期監測檢查至關重要。他也在會中特別提醒學員,「只要平時多觀察、多檢視,就能大幅降低風險」,也藉此課程呼籲各單位落實樹木管理,以確保公共空間安全,永續地區環境綠化和美化。 林務所也表示,此次課程也融入綠色療育概念,為學員安排藍染創作、植感舒心畫及創藝種子DIY等活動,讓學員透過自然素材,感受植物生命力及自然療癒帶來的正向能量。讓園藝與藝術的結合,不僅舒緩情緒,也促進互動與連結。
-
打造完善的軍事文化旅遊動線 九宮坑道、烈嶼遊客中心明重新開放
114年因配合「金三碼頭整建工程」施工,烈嶼遊客中心與九宮坑道暫時閉館,隨著工程階段性完工,訂於114年11月17日(一)重新開放,提供遊客體驗獨特的軍事史蹟與自然景觀。金管處也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環境及導覽設施,提供遊客更安全且優質的旅遊體驗。 金管處表示,九宮坑道及烈嶼遊客中心自114年6月5日起閉館整修,此次的整建工程重點為改善九宮碼頭周邊設施與相關據點空間,並進一步強化遊憩動線與歷史場域體驗。為顧及施工安全與遊客動線管理,施工期間也同步封閉九宮坑道、烈嶼遊客中心以及坑道前方濱海大道。而烈嶼區域其他景點則照常營運,並未受到影響,包括湖井頭戰史館、南山頭四營區、紅土溝一營區、紅土溝三營區與上林二營區仍正常開放。九宮坑道周邊的四維五、四維七2處營區景點也都維持參觀服務。 金管處進一步說明,整建工程特別針對目前尚未對外開放的次坑道進行修復與活化,完工後,民眾將有機會深入坑道內部,感受過往軍事運補與坑道作業情境,打造更完整的歷史體驗路線。此一整建計畫不僅能提升烈嶼旅遊品質,同時將軍事遺構保存與觀光發展相結合,進一步展現金門戰地文化深度。 金管處指出,九宮坑道為烈嶼代表性的軍事遺跡,係金門戰地時期人工開鑿之坑道設施,當年主要供登陸小艇停泊與戰備物資運補使用,具高度戰略價值與歷史意義。九宮坑道自移撥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後,金管處即著手進行分期整建,目前主坑道已整理為步道並對外開放,遊客可由九宮碼頭步行至羅厝漁港,沿途體驗戰地建築與坑道特色。原九宮醫院則修繕為展示空間與烈嶼遊客中心,提供遊客導覽、解說與休憩服務,廣受各地遊客好評。
-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系列講座即起報名
金門縣衛生局今(114)年特別推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系列講座與親子活動,規劃豐富且多元的課程內容,期望以專業、溫暖且貼近家庭需求的方式,協助家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活動將於11月22日在金門縣托育資源中心(蘭湖館)舉行,目前已正式開放報名,歡迎家長踴躍參與。 此次系列活動共規劃兩大主題課程,包含「一起玩繪本:畫畫動動,親子好時光」以及「親職講座—從家長出發的情緒照顧課」。課程設計分齡、分眾,讓家長與孩子能依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場次參加,藉此增進親子互動、提升育兒能力,並從日常中培養幼兒的健康習慣與情緒韌性。 第一場「一起玩繪本:畫畫動動,親子好時光」於當日上午08:30至11:50舉辦,採三梯次方式進行,時間分別為08:30-09:30、09:40-10:40及10:50-11:50,每梯次限額10組、對象為0至3歲幼兒及1至2位家長共同參與。課程透過繪本導讀、創意塗鴉及身體律動等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學習,促進感覺統合與語言理解能力。透過親子共讀與互動操作,也讓家長在過程中更加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享受溫馨又充實的親子時光。 第二場「親職講座—從家長出發的情緒照顧課」則於下午14:00至16:00辦理,同樣採兩梯次方式進行,分別為14:00-15:00與15:00-16:00,由於課程內容聚焦於家長情緒管理與支持策略,因此本場次僅限家長參與。講座將以專業觀點解析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易產生的壓力情況,並透過具體方法協助家長建立正向情緒調適技巧,讓父母在穩定、理解自己的狀態中,能更有餘裕陪伴孩子度過成長中的各種挑戰。 衛生局表示,幼兒時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縣府積極推動相關服務與資源,期望讓每位孩子都能在完善的照顧環境中快樂成長。此次課程不僅透過專責醫師與專家講師帶領,讓家長獲得專業指導,更希望藉由實際參與,讓親子共同累積美好回憶,促進家庭關係正向連結。 此外,衛生局也提醒家長,課程採線上系統報名,每場次名額有限,請依寶貝年齡選擇適合的梯次,以確保活動品質與安全。活動報名方式可透過 BeClass 線上報名系統(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06a6889b2a341d10),或掃描QR Code(如圖)線上報名。若報名後因故無法出席,也請提前來電取消,以利將名額釋出給其他有需求的家庭,避免資源浪費。錄取名單將於11月18日公告於金門縣衛生局官方臉書粉絲專頁,請報名民眾留意相關資訊。活動洽詢可電洽托育資源中心082-338863分機232胡小姐將提供協助。
-
金大攜手華山基金會手作糕餅送暖長者與弱勢族群
國立金門大學辦理手作糕餅DIY活動,並結合華山基金會關懷長者與弱勢族群,學生將親手製作的糕餅分送給長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溫暖,實踐社會公益。 金大指出,該項活動邀集學生參與傳統紅龜粿手作,在過程中除了指導製作工藝,也向學生解說了紅龜粿在金門傳統慶典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背後蘊含的歷史與文化傳承。 婆婆媽媽教導學生製作紅龜粿、9豬16羊的技巧,讓學生體驗自己親手製作的樂趣,學生跟著學習包餡料的手藝,慢慢的捏出雛形,再用「粿模」印製,看到自己做的紅龜粿呈現在眼前,很開心。 校方並結合華山基金會辦理公益關懷活動,學生將製作完成的成品分送社區長者與弱勢族群。 金大校長陳建民感謝社群的志工媽媽們熱情響應,帶領學生學習製作傳統紅龜粿,還帶來「紅圓」、「9豬16羊」等常見於節慶、拜拜、祝壽場面的粿點。陳建民表示,該項活動不僅讓學生實作學習傳統技藝,也將關懷化為實際行動,送出溫暖與祝福,陳建民希望參與活動的住宿學生與境外生,除了文化體驗與味蕾享受之外,能將校方的祝福與心意轉達給家長們。 承辦活動的學務處學務長董燊指出,紅龜粿、紅圓、9豬16羊粿像等都是早期農業社會用來敬天、祈求來年好運不斷的年節糕點,其中紅龜粿像是長命百歲、紅圓象徵團圓。董燊表示,「紅龜粿」的紅色象徵吉祥,龜甲象徵長壽。龜是四靈之一(龍鳳麟龜),象徵吉祥長壽,人都想要吉利求長壽,以龜的米食│紅龜粿替代,沿用至今,取龜壽綿延之意。糕粿形狀多以「圓」為主,取團圓和諧之意。民眾除了以米為主食外,並善於用米製作各式糕粿,紅龜粿、紅圓、9豬16羊粿像,每逢拜神祭祖婚喪喜慶的時候,就用來當作供品。除了祭祀神明和祖先以外,舉凡民間喜慶或生兒育女、滿月、度晬、成人禮或做生日時,都會將紅龜粿分送親朋好友,表示分享祝福的意思。 董燊表示,未來將持續持續推動此類結合「文化傳承」與「服務學習」的課程與活動,期盼學生在參與中獲得多元學習的機會,並能以實際行動展現青年世代的責任與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