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馬歡騰慶元宵花燈展明起盛大登場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915
字型大小:

隨著元宵的腳步逐漸接近,縣府籌辦的花燈展也進入最後階段,委由福建泉州製燈師傅製作的繡房、彩扎、紙刻等傳統花燈於昨晚運抵金門,正連夜進行布置工作,預期十九日起在縣立體育館舉行的花燈展,將為農曆新年及元宵佳節帶來另一波高潮。

縣府為歡度九十一年元宵節,特別邀請地區各機關、學校、社團等單位製作大型、電動等各式花燈,自十九日至二十七日於縣立體育館舉辦「金馬歡騰慶元宵花燈展」,展出內容除了前述各單位提供的大型花燈之外,更邀請到泉州傳統燈匠製作了十盞大型花燈與六十盞傳統民俗花燈參與展出,所有花燈都已在昨晚運抵金門料羅碼頭,並立即載往縣立體育館的展出現場進行布置。由金門縣陶瓷廠設計、製作的馬年主燈也即將進入組立階段。

縣府指出,該項花燈展展期自十九日起至二十七日止在金門縣立體育館展出。十九日晚間六時三十分開展及點燈儀式中,將由縣長親自贈送每位參與者來自泉州的小型拉提燈乙盞,總數達二千盞的拉提燈也將在展期間陸續送出,歡迎地區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花燈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一直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元宵「鬧花燈」的習俗早已成為中國人逢年過節不可或缺的精彩節目,而泉州製作精美的花燈更是聞名遐邇。泉州花燈的製作工藝可分為「彩扎」與「刻紙」兩大類。所謂「彩扎」又稱紙扎,主要材料包括竹篾、紙捻、糨糊、彩紙、綢布、花編等,由製燈師傅用紙捻把竹篾綁成骨架,糊上彩紙或綢布,貼上花邊,再描上山水花鳥或傳奇人物故事等,就成了彩扎花燈。此次專程運抵金門參展的「寶蓮燈」及「書卷燈」就是彩扎的一種。

所謂「刻紙」主要原料是硬紙板與黏膠,主要工具則有刻刀與墊板。製燈師傅必須預先設計燈的造型,並按形狀把燈精確分解為紙板塊面圖形,預先設計的各項圖案則描在裁好的紙板塊面上,再用墊板與刻刀精心雕刻,整個製作過程講究刀工,細微之處猶如毛髮。所有刻好的紙板按造型黏合上色,再配上絲穗,便成了精美的刻紙花燈。此次展出的「雙鯉電轉燈」、「五面花瓶燈」、「針刺刻紙花瓶燈」等,就是刻紙燈的一種。其中「針刺」則是刻紙類的變化型,所有花紋圖案都是用針尖一針針刺出來的,配上光源顯得玲瓏剔透,璀璨奪目,堪稱泉州花燈一絕。

事實上,泉州花燈的製作過程並不侷限於某一種特殊工藝類型,而是幾種技巧的有機結合,讓花燈更為絢爛多彩。而泉州花燈的品種大致可分為四種,包括「座燈」、「掛燈」、「水燈」、「拉提燈」等。其中「座燈」由於體型龐大,必須安放在地上或特製的架上,氣勢宏偉、燈光明亮,經常成為燈展中備受矚目的主燈,並常配有走馬燈藝,近年來隨著科技發達,電子聲光特效的搭配,更增添了花燈的可看性。

「掛燈」一般懸掛在雕樑畫棟之下,或懸吊於樹木之間,此一品種的花燈體積相對較小,但以做工精巧、色彩鮮豔、圖案優美取勝,料絲燈、針刺燈即其代表作。

「水燈」一般安放在池塘溝河上,多採防水材料製成,以其燈光亮度與美觀造型,倒映在水中呈現出光彩流漓、波光粼粼的特殊美感。龍燈、鯉魚燈、荷花燈就是常見水燈。

「拉提燈」是一般小朋友元宵夜提在手上玩耍的燈,以小巧玲瓏的燈型呈現星星點點的美感,燈型大多模仿十二生肖動物造型製作,如玉兔燈、小鳥燈、公雞燈等。此次縣府特別委託泉州師傅製作了二千盞的拉提燈,準備在九天展期中送出,歡迎地區民眾前往展場索取。

泉州花燈以歷史悠久、造型奇巧、工藝精湛而聞名,曾在菲律賓、新加坡、日本、加拿大、香港、台灣等地舉辦過大型泉州花燈展,頗受各界讚譽,此次能應邀來金展出七十盞各式花燈,並有製燈師傅當場製作傳統花燈,展出內容絕對精彩可期,歡迎地區民眾攜家帶眷全家共同前往觀賞,共度一個充滿傳統年味的元宵佳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