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從金門看世界》中馬攜手合作帶來新機遇 金門視角聚焦全球化中的地方角色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隨著第5屆世界會長大會首次在馬來西亞舉行,金門從地方視角看到中馬關係深化對區域合作及全球化的啟示。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魏家祥在大會上強調,中國對馬來西亞不是威脅,而是機遇。這一論點對金門亦有重要啟發,因為金門作為兩岸合作的橋頭堡,擁有與馬來西亞相似的地緣價值及合作潛力。 全球競爭下的合作思維 魏家祥在致詞中指出,馬來西亞與中國加強合作,能充分放大雙方的優勢。他提到:「馬來西亞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與友善的政策,而中國則擁有領先的技術與強大的投資能力。」這種合作模式,與金門透過地理優勢促進兩岸交流的策略不謀而合。 金門在地理位置上扮演著連接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重要樞紐角色,與馬來西亞利用其東南亞戰略地位吸引投資的情況類似。從金門的角度看,當前的國際合作趨勢表明,地緣優勢若能結合創新政策與技術合作,將為地方經濟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美貿易戰中的角色定位 魏家祥也提到,中美貿易戰為馬來西亞提供了特殊契機,使其能成為中立且值得信賴的貿易夥伴。對金門而言,這一現象同樣啟示,如何在區域爭端中找到平衡點,進一步凸顯自己的獨特價值。金門不僅可以在兩岸經貿中扮演橋梁角色,還能利用其文化與歷史優勢,吸引國際資本與遊客,提升地方影響力。 中馬合作啟示金門經濟轉型 由馬華公會、馬中友好協會及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聯合主辦的世界會長大會,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的700位與會者。魏家祥指出,本屆大會聚焦於馬中最具互補性與互利性的關鍵經濟領域,包括教育、醫療、數位經濟、食品農牧、清真產業及文化旅遊等,這些領域也與金門的經濟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以文化旅遊為例,金門與馬來西亞同樣擁有多元文化背景。金門可以借鑑馬中合作模式,將自身的戰地歷史、人文景觀與現代旅遊結合,吸引更多來自中國與國際市場的遊客。同時,金門也可以探索與馬來西亞類似的清真食品產業鏈合作,開拓面向穆斯林市場的經濟機會。 地方角色的全球化思維 魏家祥強調,吉隆坡首次舉辦世界會長大會正值馬中建交50周年,充分體現地方對國際合作的影響力。同樣地,金門應思考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利用自身的區域地位及文化特質,參與更廣泛的國際經濟合作。 金門可以從中馬合作模式中學到,跨國合作不僅是國家層面的議題,地方同樣可以成為促進合作的積極推動者。無論是教育交流、經濟合作,還是文化推廣,金門都能以地方角色融入更大的全球化網絡。 以合作迎接未來 馬來西亞拿督魏家祥在大會中的致詞,對金門這樣的地方角色提供了深刻啟發。他強調,中國與馬來西亞的合作並非簡單的利益交換,而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長遠戰略。金門也應以開放的心態迎接國際合作機遇,學習中馬攜手放大優勢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凸顯自身在區域及全球格局中的價值。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金門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發揮地緣優勢,透過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合作,實現經濟轉型與地方繁榮,真正做到「以合作迎接未來」。
-
《僑鄉文事》駐馬大使-葉大使出席馬來西亞華校教師頒獎典禮 肯定華教工作者長年奉獻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華文獨中教師長期服務獎」頒獎典禮於11月24日隆重舉行,駐馬來西亞大使葉大使親臨現場,與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今年頒獎典禮共表彰438名在華文教育領域默默耕耘的教師,創下僑務委員會自1991年開辦「海外僑民學校教師獎勵」計畫以來的最高紀錄。獲獎教師分別來自全國多所獨立中學,服務年資涵蓋50年屆2名、40年屆15名、30年屆52名、20年屆57名、10年屆150名及5年屆162名,體現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強大生命力與教師群體的長期付出。 頒獎典禮當天,會場氣氛莊嚴又溫馨,現場嘉賓、獲獎教師及各界代表雲集,共同向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的基石--教師,表達崇高的敬意。葉大使致詞時高度讚揚所有獲獎教師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他表示,教育是一項「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偉大志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文化與價值的傳承者,長年以來為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葉大使特別提到,今年榮獲50年屆獎勵的兩位教師--安順三民獨立中學的孫鳳娟老師與波德申中華中學的林筱妹老師。兩位資深教師數十年如一日,懷抱對教育的熱忱與堅持,為學校和學生貢獻了整整半個世紀。葉大使稱讚她們是推動華教工作者的典範,不僅啟發學生,也成為後輩教師的榜樣。 其中,林筱妹老師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並上台接受表彰。當她步上舞臺,手捧50年屆獎座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氣氛感人至深。許多在場者深受觸動,不僅為林老師的堅毅與奉獻精神感到敬佩,更對全體教育工作者致以由衷的謝意。頒獎台上的林老師笑容中帶著一絲謙遜,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能夠在教育崗位上持續奉獻50年,是她一生的榮幸與責任。 葉大使在致詞中進一步強調,教師的貢獻不僅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更在於他們長期對文化傳承與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他提到,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繁榮得益於無數像孫鳳娟老師、林筱妹老師這樣的默默耕耘者。他們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培養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對於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頒獎典禮也彰顯了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蓬勃發展及華校教師群體的專業與投入。438名獲獎教師的服務年資累積超過8000年,代表了華教事業長期穩健發展的軌跡。在場多位教育界人士表示,這些教師的奉獻不僅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學生,更奠定了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在全球華語教育中的領先地位。 此外,僑務委員會「海外僑民學校教師獎勵」計畫自1991年開辦以來,持續激勵海外教師在華文教育領域深耕。這一計畫的成功實施不僅對教師是一種肯定,對華文教育整體發展亦有重要推動作用。葉大使表示,未來僑務委員會將繼續與當地華教組織緊密合作,為馬來西亞乃至全球華文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資源與支持,讓更多教師受到表彰與鼓勵。 典禮在溫馨感人的氣氛中圓滿落幕。此次活動不僅是對華文教育工作者的表彰,更是對教育精神與文化傳承的禮讚。許多與會者紛紛表示,這場典禮令人深受鼓舞,展現了華教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堅守與熱忱,也讓人看見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的希望與未來。
-
《國際共好》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團隊攜手 義診菲律賓納卯市成功治療20名顱顏患者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紀念醫院顱顏中心於2024年11月18日至21日攜手前往菲律賓南部納卯市(Davao),展開一場以「Love Makes Whole-用愛彌補」為主題的國際義診行動。此行旨在為岷答那峨(Mindanao)地區先天顱顏缺陷病患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並在納卯聯合專科醫院成功為20名患者進行重建手術,幫助他們重拾健康與自信,實現人生的嶄新起點。 跨國團隊攜手合作 持續推動愛與醫療的結合 此次義診由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羅綸洲擔任團長,與菲律賓籍整形外科醫師Bernard Tansipek及曾於2018年赴臺進修的Dax Carlo Pascasio醫師合作,攜手深入菲律賓最南端的納卯市。整個醫療團隊在短短四天內完成了20例精密手術,患者主要為唇顎裂等先天顱顏缺陷兒童。這些手術不僅改善了病童的外貌,更大幅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為家庭帶來希望與喜悅。 羅綸洲醫師表示,此次行動不僅是醫療技術的實踐,更是人道關懷的具體體現。他強調:「每一台手術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重生,我們用專業技術和愛心彌補他們生命的缺憾,這也是我們堅持推動國際醫療服務的動力。」 義診成果發表會 彰顯國際醫療合作的成效 手術任務圓滿完成後,團隊於11月21日下午在納卯聯合專科醫院舉行成果發表記者會。多位重要人士蒞臨,包括中華民國駐菲律賓代表處楊公使登仕、菲華文教服務中心梁副主任崇偉、以及多位僑務諮詢委員與顧問等。 楊公使在記者會上致詞,對醫療團隊的辛勞表示高度讚揚,並強調此次義診對當地兒童及家庭的深遠意義。他指出:「唇顎裂等顱顏缺陷不僅影響兒童的飲食與生活,還可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透過這次手術,病童們不僅獲得了生理上的重建,更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展開更光明的未來。」 記者會的高潮來自一對接受手術的病童母親的分享。這位母親感動地表示:「我的孩子如今可以自信地面對世界,這一切都要感謝醫療團隊的愛心與專業。」她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來賓,也讓人更深刻體會到醫療援助行動所帶來的溫暖與奇蹟。 以愛彌補生命的不完美 基金會持續前行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自1989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生命的不完美,可以用愛來彌補」的理念,致力於為唇顎裂、小耳症及其他顱顏疾病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援助。自1998年起,基金會開始拓展志工服務至海外,並與長庚紀念醫院密切合作,透過醫療援助和人員培訓,為全球數百名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技術支持,進而讓更多病童受益。 截至目前,基金會已成功為超過300名病患進行手術治療,並在國際間持續推動醫療公益服務。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國際合作,讓更多患者獲得醫療援助,讓更多家庭因愛與醫療的結合而感受到生命的奇蹟。 這次義診活動的圓滿完成,再次展現了臺灣醫療技術與人道關懷的結合,亦為菲律賓納卯地區的病童及家庭帶來了無價的改變。在義診活動結束後,團隊成員紛紛表示,這次行動的每一份努力都值得,未來也將持續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共同創造更多「用愛彌補」的感人故事。
-
《星台資訊》「新台灣館」隆重開幕 扮演台灣在新加坡三大平台功能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1月16日,新加坡迎來了一場盛大的典禮||「新台灣館」正式開幕,這座充滿台灣文化氣息與產品特色的展館吸引了眾多重量級嘉賓與貴賓出席,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包括台南市副市長、嘉義縣副縣長、雲林縣副縣長等台灣地方政府代表及多位台灣優秀業者,皆專程抵達新加坡為開幕儀式增添光彩。因受颱風影響無法親臨現場的台灣農業部長、台南市長、嘉義縣長與雲林縣長,則特別錄製祝福影片,為「新台灣館」送上真摯的祝福,期盼其業績長紅、鴻圖大展。 從構想到實現||「新台灣館」誕生的過程 「新台灣館」的設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段凝聚各方心血與努力的旅程。2023年7月27日,新興冷藏食品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震群在官邸餐敘中首次提出了設立台灣城的構想。她的願景是將台灣的文化、產品和價值帶到國際舞台,特別是在新加坡這樣的國際樞紐城市,建立一個能充分展現台灣優勢的平台。此構想於同年8月9日正式啟動規劃,歷經一年多的密切交流與協調,最終於今日實現。 方董事長在開幕致詞中表達了對各界支持的感謝之情。她強調,這一成果離不開台灣各縣市政府與眾多業者的積極參與與合作。他們的共同努力,為台灣產品與文化開拓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展現了台灣的經營實力與文化軟實力。 「新台灣館」的三大功能定位 作為一座充滿遠見與使命感的展館,「新台灣館」承擔了三大重要功能:產品行銷、文化體驗與友誼連結。 1.產品行銷 「新台灣館」旨在成為台灣優質產品的國際展示平台,為業者提供全方位的銷售通路與行銷資源。館內展出了來自台灣各地的特色產品,包括新鮮蔬果、精緻食品與手工藝品,讓新加坡乃至全球的消費者近距離感受台灣產品的高品質與創新價值。方董事長表示,只要業者能夠堅守產品品質、用心經營品牌,「新台灣館」將成為業者開拓國際市場的堅實後盾。 2.文化體驗 展館內精心打造的文化展示區,讓參觀者得以一窺台灣的自然之美與人文魅力。嘉義阿里山日出的壯麗景觀、火車超大型海報,成為吸引目光的亮點。此外,各地風景與人文特色的呈現,不僅讓新加坡民眾了解台灣的多樣性,也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的文化深度與底蘊。 3.友誼連結 「新台灣館」致力於促進台灣與新加坡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友誼深化。館內設有台灣美食區,提供經典小吃與特色料理的品嚐機會,並融入食農教育,向當地民眾傳遞健康飲食理念。透過這些互動體驗,新加坡民眾不僅能品嚐到台灣的味道,也能進一步感受到台灣的熱情與溫度。 展望未來||「新台灣館」的國際使命 方董事長對「新台灣館」的未來充滿信心。她指出,台灣具備豐富的文化資源與創新能力,而新加坡作為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樞紐,正是台灣進一步連結世界的重要窗口。透過「新台灣館」,不僅可以讓更多新加坡民眾品嚐到台灣的蔬果、食品與特色美食,還能讓台灣的故事與價值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馬台資訊》臺灣智慧製造亮相馬來西亞國家智慧展 展現國際創新實力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1月,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PMC精機中心主辦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產品發表會,在馬來西亞「SMART NATION 2024」國家智慧展中隆重登場。本次活動以「Taiwan Smart Manufacturing Leads the Future」為主題,攜手TEEIA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並結合六家代表性廠商新漢智能、上銀、新代、智慧聯網、高明鐵及皮托,以及新北市電腦公會,集中展現臺灣在智慧製造、AI人工智慧應用及數位轉型領域的卓越成果。 智慧科技與現代感結合 展館亮點吸睛 本次參展的臺灣團隊採用統一形象設計,將智慧科技與現代感融為一體,為參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展館體驗。展館以物聯網、機械手臂與智能工廠為核心展示重點,全面呈現臺灣智慧製造的創新實力與產業整合優勢。現場不僅展示最新技術成果,還透過產品發表會與展館體驗雙管齊下,全方位提升臺灣智慧製造的國際能見度,進一步吸引海外買主關注。 此舉不僅展現了臺灣智慧製造的創新與實力,還為臺灣廠商提供了深入拓展馬來西亞市場的合作平台,助力打造全球合作生態圈。臺灣智慧製造業者期待藉由此次展會,加速與馬來西亞產業鏈的接軌,創造更多雙邊商機。 經濟部江文若署長致詞 展現AI技術與本地化創意 活動首日,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在開場致詞中以創新的AI影片生成技術,用馬來語向現場觀眾致意。這一舉措成功拉近與當地業界的距離,彰顯臺灣在虛實整合技術上的前沿應用。江署長特別提到,臺灣智慧製造具備整合創新科技的強大能力,能夠協助各國產業實現數位轉型與提升競爭力。此次參展也希望促進臺灣與馬來西亞產業鏈的深度合作,共創雙贏。 業界與政府攜手 打造國際合作新機遇 現場貴賓雲集,包括馬來西亞經濟組組長章遠智、雪隆機器廠商會會長林明水,以及馬來西亞理工學院高級副總裁Mr. Jaswant Singh等重要嘉賓均到場支持。此外,馬來西亞外貿發展局(Matrade)電子電器與資通訊部門副主任Ms. Siti Azlina Mohd Ali Hanafiah和台貿中心主任彭湘尹,也參與了當天的活動。 活動吸引了超過70位業界人士與媒體到場參觀,展現臺灣智慧製造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廣泛影響力。活動後,主辦方還特別安排商機媒合洽談會,協助臺灣智慧製造廠商直接與馬來西亞買主對接,促成實質合作機會。 全面展現臺灣智慧製造創新實力 臺灣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卓越表現,已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參考標竿。本次參展的六家臺灣廠商,各自在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上有深厚的技術基礎。無論是新漢智能的物聯網應用、上銀的精密機械技術,還是新代與智慧聯網的智能解決方案,都展現了臺灣製造業的多元實力與創新潛力。 透過此次「SMART NATION 2024」展會,臺灣智慧製造不僅在技術層面獲得更多國際認可,也藉此機會進一步開拓馬來西亞及周邊市場的商機。未來,臺灣智慧製造業者將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拓展創新應用的可能性,為全球產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更多高效解決方案。
-
金門隊亮相2024馬來西亞國際品牌消費品展 展現金門旅遊文化實力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馬來西亞國際品牌消費品展(Malaysia International Branding Showcase, MIBS)將於吉隆坡盛大舉行,匯聚全球知名品牌與創新產品。本次展會中,由社團法人台灣創意暨文創發展協會帶領的台灣隊再度亮相,展示台灣在品牌創新與文化上的實力。其中,金門隊作為邀約參展單位,攜手大哉實業有限公司、平尚國際及二毛旅行社,展現金門品牌的創意與魅力。 金門隊的特色與亮點 金門隊此次參展的三家企業各具特色,帶來金門旅遊多元化的: ‧二毛旅行社:結合金門文化與旅遊資源,該品牌以深耕金門和廈門為核心,專注於提供深度旅遊服務,展現在地文化魅力。其主打精緻親友小團旅行,2人以上即可成團,為旅客帶來更私密且專屬的旅遊體驗。此外,品牌擅長設計客製化與主題化行程,根據旅客需求量身打造,滿足不同興趣與喜好的旅行規劃。不僅注重高端服務,更重視旅程中的人情與溫度,致力於為旅客創造溫暖而難忘的旅遊回憶。 ‧平尚國際:作為金門首家遊艇品牌,平尚國際專注於提供多元化的海上觀光與休閒活動,包括金廈海上觀光、「藍色公路」航線、海上樂園SUP體驗、遊艇求婚、夜間觀光、親子海釣及客製化包船服務。 ‧大哉實業有限公司:專注於打造金門旅宿的多元化聯盟與結合,旗下擁有多個特色品牌民宿,包括「浯島文旅」、「輕旅」、「小六路厝」以及「共生居」。公司以金門為核心,充分展現當地文化與特色,並積極引入各種數位化與生活化服務,致力於提升旅宿體驗,為旅客帶來嶄新的住宿選擇與便利服務。 金門品牌的國際新契機 MIBS為金門品牌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國際化平台。金門隊期待透過此次展會,與全球買家對接,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並將金門的地方故事與產品價值傳遞至國際市場。 金門隊誠邀您於11月28日至30日,前往吉隆坡台灣館金門展區,一同見證金門品牌的精彩表現!
-
馬六甲金門會館盛大慶祝成立78周年紀念 宣布恢復舉辦「世界金門日」並組返鄉團
﹝馬六甲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馬六甲金門會館本月舉行盛大的聯歡晚宴,隆重慶祝會館成立78周年。此次晚宴不僅是對會館多年來成就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晚宴當晚氣氛熱烈,會場賓朋滿座,近百名嘉賓和會員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具歷史意義的夜晚。晚宴現場還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明年恢復舉辦「世界金門日」,並組織返鄉團,讓海外金門鄉親們有機會重溫家鄉風貌、增進鄉親之情。 馬六甲金門會館主席在致辭中,對與會的各位嘉賓和會員表示由衷的感謝。他首先特別歡迎了多位尊貴的來賓,包括馬六甲國會議員YB邱培棟、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處卜正珉公使、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柔佛金同廈會館會長郭明發、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許國振及蔡旭東等,以及馬六甲華社各團體理事長或代表。主席表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嘉賓的到來,展現了金門鄉親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彼此間強烈的支持與認同。晚宴的熱烈氛圍,也讓人感受到大家共同為金門發展貢獻心力的那份團結精神。 主席在致辭中表示:「78年,是金門會館奠基的歲月積澱,見證了我們鄉親一路風雨同舟的歷程。金門會館的成立,是鄉親情感的延續,是支持鄉親、服務社區的重要橋樑。」他指出,馬六甲金門會館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服務鄉親、促進鄉親交流、弘揚金門傳統文化為己任。多年來,會館透過各類文娛活動、教育獎助學金計劃、慈善捐助等多元方式支持鄉親,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成長發展,致力讓下一代在海外也能感受到金門的溫暖與支持,並培養他們對金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重啟「世界金門日」 回鄉尋根共襄盛舉 在當晚的致辭中,主席還特別宣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明年「世界金門日」將恢復舉辦。這一活動曾是全球金門鄉親的重要節日,但因多種原因中斷多時。如今,隨著全球經濟穩定,會館決定再度啟動這一活動,並計劃組織返鄉團,邀請各地鄉親共同返回金門故土。主席指出,這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不僅可以親身感受金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更能與來自各地的金門鄉親交流聯誼,共同回顧鄉情,讓後輩也能了解家鄉歷史,為故鄉的傳承注入新動力。 主席特別提到,金門是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無論是獨特的閩南風格建築、古老的戰地遺跡,還是淳樸的風土民情,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歷史價值。他指出,金門鄉親雖然身處海外,卻始終對家鄉懷抱深厚的情感,「金門日」將是他們重溫家鄉的機會,也希望吸引年輕一代積極參與,讓他們更深入認識金門並愛上這片土地。 此外,主席還表示,返鄉團將參訪金門的歷史古蹟、文化景點,並安排參與當地的各種特色活動,例如傳統的民俗祭典、文化表演等。他說:「希望讓每一位金門鄉親能通過這次返鄉之旅,更深刻地體會金門的純樸與美好,並將這份鄉情代代相傳。」 凝聚鄉親力量 會館展望未來 在總結發言中,主席對所有會員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強調,會館的成就來自每一位鄉親的奉獻與參與,這是金門鄉親彼此關愛、互助共濟的象徵。未來,會館將繼續秉持服務鄉親的宗旨,進一步加強與各地金門會館的交流,攜手推動金門文化的弘揚,並在年輕一代中灌輸傳承家鄉文化的觀念。他希望會員們能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繼續攜手共進,成為鄉親們的堅實後盾。 主席還表示,未來會館將計劃更多文化活動和教育項目,特別是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資源,鼓勵他們參與會館活動,了解並愛護金門文化,從而在海外也能維繫對家鄉的深厚情感。他期望在明年「世界金門日」的返鄉之旅中,能夠看到更多熟悉的面孔,帶領新一代回到家鄉,一同探索金門的風土人情,共同見證家鄉的發展與變遷。 晚宴盛況 賓主盡歡 此次78周年紀念晚宴現場佈置莊重典雅,活動中穿插了多項精彩表演,包括傳統閩南音樂、舞蹈等,展現了濃厚的金門文化特色。現場氣氛溫馨而融洽,賓主之間互相問候、交流,大家共享美食,暢談往事,回憶往昔點滴。 整場晚宴充滿了鄉親情誼,每個人都沉浸在這個屬於金門人的特殊夜晚中。主席最後感性致詞,對所有鄉親的參與與支持表示最深的感謝,並祝願在座的每一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晚宴在熱烈的掌聲和合影留念中圓滿落幕。這場盛會,不僅增進了金門鄉親之間的情感,也讓在地金門人對家鄉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盼。
-
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禮貌拜訪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 促進兩地鄉誼交流
﹝巴生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團長蔡信於本月7日下午4時率領代表團前往馬來西亞拜訪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獲得該會館理事和顧問的熱烈歡迎。此行不僅加深了兩地福建鄉親的聯繫,更為未來的合作與文化傳承奠定了基礎。 隨行代表團成員包括汶萊福建會館商務與工業主任兼副團長林偉安,以及團員林偉發、林源泰、廖添順、莊旻勝、林豐忠、林玲琴、林麗娜、林美玉和王秀清。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的主席陳良吉率領常務顧問呂清便、署理主席許朝榮、副主席李勁強、秘書長劉志山、副秘書長楊質煥、資訊部主任許錦源、青年團團長李耀鴻及婦女組主任許玉敏等多位理事熱情接待,雙方展開了溫馨且富有成效的交流。 在交流儀式上,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首先致詞,回顧了會館的發展歷程。他指出,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自1946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推廣華文教育、傳承華人傳統文化,並在凝聚金門鄉親情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陳主席提到,該會館將於2026年迎來80周年紀念,希望屆時能邀請汶萊福建會館的理事蒞臨參加,共襄盛舉。 陳主席還指出,金門人在馬來西亞華裔社群中人數相對較少,但憑藉團結互助的精神,金門鄉親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他特別提到過去的第二屆世界金門日、紀錄片《落番》在馬來西亞的取景與首映禮,以及世界閩南文化節等活動中,金門人都積極參與。此外,該會館還積極籌募金門大學獎助學金,為家鄉子弟提供教育支持,展現了金門人互助互愛的情懷。 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團長蔡信在致詞中感謝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的熱情接待,並簡要介紹了汶萊福建會館的歷史。他提到,汶萊福建會館於1998年成立,青年團則於2001年成立,雖然歷史較短,但年輕的會館和青年團充滿活力和學習熱忱,希望藉由這次拜訪向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學習取經。 蔡團長表示,平日大家忙於工作,難得有這樣的機會相聚交流,此次拜訪為兩地鄉親提供了加深了解的良機,也增進了彼此的情誼。他強調,此行不僅是兩地福建鄉親的交流,更是一次促進團結、增進鄉誼的機會。 在談到當前的挑戰時,蔡團長指出,過去四年中全球疫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馬來西亞與汶萊的社團活動一度停滯。他表示,健康是鄉親們最寶貴的資產,只有保持健康,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戰。隨著疫情逐漸受控,他希望兩地的社團能夠攜手面對當前通脹帶來的經濟壓力,互相扶持,共克時艱。 此外,蔡團長還提到,隨著科技與資訊的發展,各地福建鄉親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他期望未來能有更多跨國互訪,促進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與世界各地福建社團的聯繫,從而增廣見聞、互通信息,共同推動福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此次拜訪活動中,雙方代表深入交流了各自會館的運作經驗與發展方向,並互贈紀念品,象徵友誼長存。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在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理事的帶領下參觀了會館設施,進一步了解該會館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底蘊。此外,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特別為汶萊代表團安排了晚宴,席間賓主盡歡,氣氛熱烈融洽。 通過此次禮貌拜訪,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與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的情誼更加深厚,雙方均表示,未來將繼續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推動福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為兩地鄉親搭建更緊密的交流橋樑。
-
留台聯總50週年歡慶文華之夜 團結全馬留台人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留台聯總迎來了意義非凡的50歲生日,為此特別舉辦了「50週年慶文華之夜」活動,全馬留台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烈,洋溢著濃厚的團圓情誼。 葉大使應邀出席並致詞,對留台聯總成立以來在華教發展、文化傳承及聯繫全馬留台人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致以高度肯定。葉大使表示,留台聯總多年來透過各項活動促進馬臺之間的情誼,成為臺灣的親密夥伴,為兩地交流搭建了重要橋樑。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總會,簡稱「留台聯總」,自1974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服務在台灣完成學業並回到馬來西亞的留台校友,為他們提供聯絡與交流的平台。該會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華文教育的發展,並積極傳承中華文化,同時也協助馬來西亞學子赴台升學,為增進馬臺文化與教育交流扮演了關鍵角色。50年來,留台聯總已經發展成為在全馬擁有多個分會的組織,成員涵蓋各行各業,對社會有著重要影響。 葉大使特別強調,臺灣以其優良的教育品質享譽國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前來深造。許多馬來西亞華人團體和留台人對臺灣懷有深厚情感,將臺灣視為馬國學生的理想升學選擇。葉大使鼓勵現場嘉賓繼續推廣馬國學子赴台深造,讓他們在臺灣追尋理想與夢想,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此次文華之夜不僅慶祝了留台聯總的50載風華,更象徵著馬臺情誼的延續與深化,讓大家在共聚中見證歷史,展望未來。
-
「臺馬互惠自動通關」正式啟用!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本文資訊提供: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為促進臺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友好往來,臺馬雙方宣布互惠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e-Gate),自2024年11月7日起,馬來西亞旅客來臺可直接使用臺灣的e-Gate快速通關,臺灣則在此之前於2024年6月1日開放馬國自動查驗通關系統(Autogate)供國人使用。馬來西亞成為繼美國、韓國、澳洲、義大利、德國及新加坡之後,第七個與臺灣完成自動通關系統互惠的國家。 自2024年11月7日起,符合條件的馬國旅客只需持有有效期超過6個月的晶片護照、年滿12歲且身高140公分以上,並在臺灣無違法紀錄,便可在入境大廳進行一次性註冊(更換護照後需重新註冊),完成後即可使用臺灣e-Gate系統快速通關。同時,臺灣旅客前往馬來西亞時,凡持有6個月以上效期的晶片護照且身高120公分以上,於抵達馬來西亞前三日內上網填寫馬來西亞電子入境卡(MDAC),無須事先註冊,即可免費使用馬國的Autogate系統快速通關。 這項新措施大幅縮短了通關時間,馬國旅客僅需1分鐘完成註冊,通關則僅需10秒鐘,遠低於傳統人工通關所需的10至25分鐘等待時間,將大幅提升來臺觀光及商務旅客的通關體驗。 臺馬「互惠自動通關系統」的正式啟用,不僅展現了兩國友好的合作關係,也便利了雙方民眾的出入境流程。歡迎大家將此好消息分享給身邊的親友,享受更便捷的通關體驗,增進臺馬之間的互動交流。
-
駐馬辦事處首辦「趣味歡樂華語學堂」 助砂拉越非華裔學生啟蒙華語學習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於2024年10月21日在砂拉越美里市的馬寶國中(SMK Merbau)與埔奕國中(SMK Pujut)首次舉辦「趣味歡樂華語學堂」,該活動由砂拉越留臺同學會總會及美里留臺同學會協辦,旨在增進當地非華裔學生對華語的了解,推廣華語學習,並促進臺馬文化交流。 本次活動吸引超過120位非華裔學生參加,教育組特別邀請了兩位來自臺灣的華語教師--周佳儒老師與張子恬老師,以趣味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基礎華語學習。課程內容設計生動活潑,充分結合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初步接觸華語,反應十分熱烈。該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對華語學習的興趣,並鼓勵他們未來赴臺繼續進修,以深化對華語及中華文化的理解。 出席活動的貴賓包括駐馬教育組張佳琳組長、教育組秘書陳怡旬,砂拉越留臺同學會總會長蕭特財、美里留臺同學會主席林國台,以及馬寶國中校長張麗娥和埔奕國中校長蘇燕章。在場貴賓一同見證了此次活動的成果,並對未來臺馬之間的教育合作寄予厚望。 「趣味歡樂華語學堂」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當地非華裔學生對華語的興趣,也為砂拉越的華語教育開創了新的篇章。教育組藉此活動亦鼓勵砂拉越各校及學生未來組團前往臺灣研習華語,以進一步深化雙方的文化與教育交流。
-
金門大學園遊會||馬來西亞姐妹展示家鄉美食與愛心奉獻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1月1日,國立金門大學舉辦了盛大的園遊會活動,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參與。今年的園遊會以「多元文化與美食交流」為主題,提供校內外人士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展示不同國家的特色美食。來自馬來西亞的陳鏡恩和陳家敏兩姐妹在園遊會上特別引人注目,她們以親手烹製的馬來西亞特色美食,為現場師生帶來了濃厚的家鄉風味。 兩姐妹目前在金門大學就讀,她們的母親是當地婦女組教育組的副主任。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馬來西亞的飲食文化,陳鏡恩和陳家敏在此次活動的「馬來西亞美食節」單元中,特別準備了家鄉的代表性美食「Nasi Lemak」(辣死你媽)和「Agar-agar」(燕菜),並提供深受馬來西亞遊子喜愛的美祿飲料與馬來西亞速食麵「Mi Sedap」。美食攤位一開檔,便吸引了大量學生和教職員工前來,短短一小時內便銷售一空,反映出大家對馬來西亞美食的喜愛。 「Nasi Lemak」作為馬來西亞的國民美食,以椰漿飯搭配煎蛋、花生、炸小魚乾、黃瓜片和香辣醬料,再加上雞肉或牛肉等配菜,帶有濃郁的香氣和豐富的口感,讓人一口便能感受到馬來西亞的熱帶風情。而「Agar-agar」則是一道受歡迎的甜點,口感Q彈、清爽解暑,受到不同年齡層的歡迎。這些美食不僅勾起了馬來西亞學生的思鄉之情,還讓金門大學的師生們對馬來西亞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更令人感動的是,陳鏡恩和陳家敏兩姐妹在活動結束後,將扣除成本和攤位租金的盈餘(約新台幣一萬多元)全數捐贈給「金馬僑聯會社團」,作為未來活動的基金。這一善舉展示了她們對學校社區的關懷,並反映出她們家庭教育的深厚影響。兩姐妹的父母透過以身作則的方式教導她們無私奉獻與關懷他人的重要性,讓她們在年輕時便懂得回饋社會、幫助需要支持的團體,這份精神實在令人讚賞。 此次園遊會不僅為金門大學的師生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也促進了校園內的多元文化交流。透過這次「馬來西亞美食節」,師生們不僅品嚐到正宗的馬來西亞美食,還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包容與溫馨互動。陳鏡恩和陳家敏姐妹的愛心行動更是成為活動中的亮點,溫暖了校園氛圍,成為大家口耳相傳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