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雪蘭莪金門會館熱烈歡迎僑務委員會徐佳青委員長蒞臨參觀並交流僑務
﹝馬來西亞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上週雪蘭莪金門會館迎來了一位重量級嘉賓││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女士。 此次訪問,徐委員長不僅參觀了雪蘭莪金門會館的設施與過去會館歷史展覽,還與會館成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會館的發展歷程、在當地的影響力及未來的發展計畫。 這次訪問不僅加強了金門鄉親與台灣僑務委員會之間的聯繫,也透過雪蘭莪金門會館更加明白金僑需求與現況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契機。 委員長訪問展現關懷 金門會館主席理事熱情接待 徐佳青委員長此次訪問,展現了台灣政府對海外僑胞的高度關注與支持。雪蘭莪金門會館對此訪問表示由衷歡迎,會館理事長及多位主要幹部陪同徐委員長參觀會館設施,並向她介紹了會館的歷史背景與發展狀況。徐委員長對會館的成就表示讚賞,尤其是對會館多次成功舉辦的金門文化活動表示極大的肯定。 金門會館作為當地金門鄉親的重要聯繫平台,長期以來致力於促進鄉親之間的聯誼及傳承金門文化。會館定期舉辦多種活動,涵蓋文化、教育、慈善等多個領域,不僅加強了會館成員之間的凝聚力,還讓當地民眾更加了解金門的歷史與文化。徐委員長對這些活動的規模和成效表示讚賞,並感謝會館,回饋這些活動有助於維護僑界的團結。 深入探討會館歷史 激勵未來發展 在此次訪問中,徐佳青委員長關注到會館的歷史與發展脈絡。 雪蘭莪金門會館成立於197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服務金門鄉親,協助移居馬來西亞的金門人融入當地社會,同時保持與故鄉的聯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會館的職能逐漸擴展,現在已經成為當地金門鄉親的精神堡壘,並與馬來西亞其他地區的金門會館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會館領導層向徐委員長介紹了會館的創建歷程,包括初期的艱辛,以及在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會館逐漸發展壯大的過程。徐委員長對此深感興趣,並詳細詢問了會館如何應對挑戰、在發展中如何凝聚鄉親共識。她指出,會館的歷史是金門鄉親智慧與毅力的體現,值得珍視與傳承。 在參觀過程中,徐委員長還深入了解了會館收藏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展現了金門人移居馬來西亞後的生活點滴與文化遺產。通過這些文物,參觀者可以窺見金門人如何在異國他鄉奮鬥打拼,並將家鄉的文化根植於新環境中。徐委員長認為,這些文物是金門會館歷史的具體見證,對於金門文化的延續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台金馬僑界聯繫 促進文化交流 雪蘭莪金門會館與台灣之間的聯繫在徐委員長訪問後更加緊密。 此次訪問不僅加強了台金馬三地金門鄉親的情感聯繫,也為未來雙方在文化、教育、經濟等多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徐委員長強調,僑務委員會將繼續支持海外僑界的發展,尤其是像金門會館這樣的傳統僑團,對於僑胞的凝聚力與文化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她還表示,僑務委員會未來會針對海外僑胞的需求,推出更多貼近僑界需求的政策,並希望雪蘭莪金門會館能繼續發揮領導作用,促進台金馬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並讓更多人了解金門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會館成員對徐委員長的到訪表示感謝,並表示將繼續努力,為促進金門文化在當地的傳承與發揚貢獻更多力量。會館未來計畫擴展文化活動的規模,並探索與台灣其他相關機構的合作機會,進一步促進金門文化的全球影響力。 展望未來 持續推動金門文化發展 此次徐佳青委員長的訪問,不僅是對雪蘭莪金門會館過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會館表示,將繼續承擔起文化傳承的使命,為金門鄉親提供更多聯誼與交流的平台,並探索更多創新的活動形式,吸引年輕一代的參與,讓金門文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會館也希望通過與台灣僑務委員會的合作,能夠更好地促進兩地僑界的聯繫,並進一步深化台馬之間的文化與經濟交流。未來,雪蘭莪金門會館將在金門文化的傳播與推廣上不懈努力,繼續扮演好橋梁的角色,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並欣賞金門文化的獨特魅力。
-
《僑鄉趣味》珍珠奶茶牛肉麵?台越美食創意大突破!
﹝資料提供:駐越南台經處小編﹞ 說到越南最受歡迎的台灣美食,牛肉麵和珍珠奶茶絕對榜上有名!但你能想像這兩樣國民美食加在一起會是什麼滋味嗎? 最近,駐越南台經處小編發現越南有一家連鎖台灣餐飲店「玉堂」竟然大膽推出了「珍珠奶茶牛肉麵」!這碗新奇的牛肉麵,不禁讓人好奇,是不是有點像台灣的牛奶火鍋呢?珍珠的Q彈口感搭配濃郁的牛肉湯頭,光是想像就讓人覺得別具一格。不知道這道創意料理會不會成為台越美食的新話題呢?敢挑戰的朋友,不妨一試!
-
《僑鄉文訊》台灣文化光點計畫 「島嶼誌跡:文學雜誌與台灣文學的流變」在蘇丹依德理斯大學展出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蘇丹依德理斯大學(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UPSI)近日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學展覽--「島嶼誌跡:文學雜誌與台灣文學的流變」。此次展覽由文化部「台灣文化光點計畫」(Spotlight Taiwan Project)全力支持,並自2024年10月10日起在該校圖書館(Perpustakaan Tuanku Bainun)開展,因廣受關注,展覽時間已延長至2024年10月25日。 展覽以中文與馬來文雙語呈現,旨在促進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希望吸引更多元背景的觀眾,無論是馬來西亞華人、馬來族群,還是其他民族的朋友,都能參與其中,共同欣賞台灣文學的發展脈絡與風采。 此次展覽以三個重要歷史階段為主軸,分別是台灣的日治時期、戒嚴時期以及解嚴時期。展覽透過豐富的展板,介紹這三個時期的文學雜誌,並呈現出它們與台灣文學發展的密切關係。觀眾不僅可以看到文學雜誌在這些時期的風格變化,還能了解各時期的文學思潮與社會脈動。展覽展示了台灣文學在面對政治、社會變革時的創作反應,讓觀眾感受到文學如何反映時代精神,並塑造了台灣文學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展出的文學雜誌包括《現代文學》、《臺灣詩學季刊》、《臺灣文藝》、《詩潮》、《純文學月刊》、《文季》及《文訊月刊》等,這些雜誌不僅代表了各時期的文學風貌,也記錄了台灣作家對社會與時代的深刻思考。觀眾可以現場翻閱這些雜誌,近距離感受台灣文學創作的獨特魅力。 本次展覽不僅是一次學術性與文化性的深度呈現,亦是台馬兩地文化交流的一次生動實踐。展覽的舉辦為蘇丹依德理斯大學師生及馬來西亞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們更深入了解台灣文學的歷史脈絡與當代發展趨勢,激發對文學、歷史及文化的更多思考。 「台灣文化光點計畫」自推出以來,致力於將台灣文化帶到世界各地,而這次展覽不僅僅是台灣文學的展示,更是一次跨文化理解的橋樑,促進了台馬兩地文化領域的互動與合作。未來,該計畫將持續支持各類活動,促進更多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4年10月10日至10月25日(展覽已延長) *展覽地點:蘇丹依德理斯大學圖書館(Perpustakaan Tuanku Bainun, UPSI) 歡迎所有對台灣文學及文化感興趣的朋友踴躍參觀,攜手領略台灣文學的深厚歷史與創作精髓。
-
《僑鄉僑情》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義賣會:愛心凝聚,圓滿成功
﹝馬來西亞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在峇株平民學校舉辦的「與您攜手同行2024」嘉年華義賣會,成功募集到RM1000的善款。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義賣,更是一場愛心與善意的交流,在這背後,凝聚著無數社區成員的支持與參與,也傳遞出婦女組對慈善事業的不懈追求。 當日上午,義賣活動一開始,現場的氣氛便異常熱烈。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的攤位成為嘉年華中的一大亮點。攤位上擺滿了各種由婦女團體精心製作的美食,從傳統糕點到風味小吃,每一樣都經過了細緻的準備。據悉,婦女組成員們對食材的挑選非常講究,堅持使用最新鮮、最健康的食材,確保每一道食物都能展現出原汁原味的品質。正因如此,許多常客早早便聞訊趕來,他們深知這些美食的背後不僅是精湛的廚藝,更是滿滿的誠意。 不到半天時間,攤位上的美食就幾乎銷售一空。許多顧客還未到攤位就被告知食物已經賣完,這讓一些常客感到意外和失望。有些人甚至開玩笑地說:「早知道就多買幾份了!」婦女組的美食素來以質優價美著稱,顧客們每次光臨都能滿載而歸,帶走的不僅是食物,還有一份對金同廈婦女組的深厚信任與支持。 然而,令人感動的場景卻出現在美食售罄之後。當一些遲來的顧客發現他們心心念念的食物已經賣光時,現場的婦女組理事們紛紛自願將自己早已購買的美食讓給他人。有些理事甚至沒有品嚐到自己親手準備的食物,但她們依然毫不猶豫地把食物轉讓出去,以滿足那些支持義賣的顧客。這種無私的舉動讓許多在場的人為之動容,大家不僅看到了婦女組對慈善事業的熱情,更感受到了她們的慷慨與關懷。 事實上,這並不是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第一次參與類似的義賣活動。多年來,該會館婦女組致力於透過各類活動籌集善款,幫助有需要的人群。她們深知,每一場義賣活動背後,承載著許多人對社會的期許與責任。這次的「與您攜手同行2024」嘉年華義賣,正是婦女組延續愛心傳統的另一個生動實踐。透過這種方式,她們不僅向社會傳遞出正能量,也為整個社區注入了愛的暖流。 許多參與義賣的顧客表示,金同廈會館婦女組每次推出的美食都不會讓人失望,甚至連一些小小的糕點,比如karipap(馬來咖哩角),都是經過了精挑細選才決定供應。婦女組成員深知,只有用心對待每個細節,才能贏得顧客的信賴。因此,她們不僅在食材上嚴格把關,更在製作過程中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只為讓每位顧客品嚐到最美味、最健康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義賣活動中,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共籌集了RM1000的善款。這個數字不僅象徵大家對婦女團體的支持,更體現出社區成員們齊心協力、共同為慈善事業貢獻力量的決心。婦女組將這筆善款用於幫助弱勢群體,傳達出她們對社會責任的承諾與承擔。每一份捐款背後,都是來自社會的關懷,每一份義賣品背後,都是一顆閃亮的善心。 婦女組的成員表示,義賣活動的成功離不開社區鄉親的熱情支持。無論是前來購買美食的顧客,或是默默在背後支持的各界人士,他們的每一份愛心都是此次活動得以圓滿完成的重要力量。活動結束後,許多顧客也特意向婦女組表達了謝意,並表示期待參加未來更多類似的慈善活動。有些顧客甚至開玩笑說:「以後只要看到金同廈參與義賣,我們就敢敢買,因為你們的東西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這場義賣活動不僅是一次募款行動,更是一場愛的傳遞與善的傳播。柔佛州金同廈婦女團體透過這次義賣,展現了她們的奉獻精神和團結力量。每一份義賣品背後都承載著無數人的付出和努力,而這份努力正是社會前進、關懷不斷延續的動力來源。 在未來,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的夥伴也將繼續堅持她們的慈善之路,透過更多的活動將愛與善意傳遞給社會的每個角落。她們深信,只要有愛心的匯聚,就一定能為社會帶來正面的改變。義賣會雖然結束了,但愛心的火種已經點燃,並將在每個人的心中繼續燃燒。 慈善義賣,傳達愛;一份義賣,一份真情。 柔佛州金同廈婦女組最後透過社群臉書上再次衷心感謝所有參與這次義賣會的每一個人。她們期待在未來的每一次活動中,繼續與大家攜手同行,齊心協力,共同為慈善事業貢獻力量,書寫更多溫暖人心的篇章。
-
《僑鄉商情》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出席東協峰會:推動自由貿易升級,強調供應鏈合作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24年10月11日的報導,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於10月10日出席在寮國舉行的東協(ASEAN)系列峰會。會議涉及東協與中國、韓國、日本、澳洲、印度和加拿大等國的個別峰會,以及東協加三(東協與中、日、韓)峰會。黃循財在會中強調,面對全球保護主義抬頭,推動自由貿易與強化區域合作至關重要,這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區域穩定。 會議中,東協與中國已實質完成自由貿易區(FTA)升級談判,並計劃與韓國提升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黃循財指出,這些升級的協定向世界各國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即市場開放和雙贏合作對全球經濟繁榮尤為重要。 此次升級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協定」進一步深化了雙方合作,更新了現有的經濟與技術合作、海關程序、貿易便利化、標準與技術法規等章節,並新增了五大領域,包括供應鏈聯通、數位經濟、綠色經濟、中小微型企業支持以及競爭與消費者保護。升級版協定旨在加強區域內供應鏈的韌性,並促進關鍵商品與服務的跨境流通。協定還規範了電子發票、數位身份、電子支付及數位貿易標準。黃循財呼籲東協與中國應逐步放寬雙邊航空運輸協定,並在潔淨能源及氣候變遷領域展開更緊密的合作。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是東協與夥伴國成立的首個自由貿易區,於2010年啟動,並在2015年進行過一次升級。此次升級談判自2022年展開,預計於2025年簽署升級議定書。該自由貿易區啟動以來,雙方貿易額增長了超過三倍,達到6,967億美元。黃循財強調,東協與中國的緊密合作,將有助於實現東協提出的「開放包容區域架構願景」。 與此同時,東協與韓國將雙邊對話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韓國成為繼中國、澳洲、美國、印度及日本之後,東協的第六個全面戰略夥伴。黃循財表示,這一升級應具有實質性,尤其應涵蓋數位經濟和綠色經濟這兩大新興領域。雙方在碳信用交易、再生能源及潔淨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巨大商機,其中包括東協電網計畫,這將進一步推動雙方的能源合作。 在「東協-日本峰會」上,黃循財呼籲應升級「東協-日本全面經濟夥伴協定」(AJCEP),以應對供應鏈韌性挑戰及數位和綠色經濟的迅速增長。他強調,全球供應鏈的強化與跨國數位合作,對於區域經濟穩定具有深遠意義。 最後,在「東協加三峰會」中,黃循財指出,全球新冠疫情暴露了供應鏈的脆弱性,強調各國必須保持開放、聯通及韌性,尤其是在當前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全球供應鏈面臨碎片化風險的背景下。黃循財呼籲各國加強供應鏈聯通,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 總體而言,黃循財在東協峰會上重申了自由貿易區升級的重要性,並強調了數位經濟、綠色經濟及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合作,東協與夥伴國將能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並提升東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
《國慶月報導》駐汶萊代表處舉辦國慶酒會 強調台灣的全球重要性與汶萊合作
﹝汶萊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駐汶萊台灣代表處於10月7日舉辦國慶酒會,吸引超過300位賓客參加,場面熱烈。駐汶萊代表史亞平在酒會上致詞,強調台灣作為全球民主社群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在地緣政治及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她表示,民主台灣對於維護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並希望進一步深化與汶萊的合作。 晚會以汶萊及中華民國國歌揭開序幕,由龍潭愛樂管弦樂團現場演奏,並由聲樂家領唱國歌,為活動營造莊嚴的氣氛。史亞平在致詞時指出,台灣經濟的繁榮發展源於政府在「智慧永續」、「競逐太空」和「布局全球」等領域的努力,這些發展方向使台灣站穩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尤其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台灣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產業基礎,並將產品行銷全球。 她還特別強調,台灣不僅是科技創新的燈塔,更是全球社群中的驕傲成員,台灣不僅是一股良善的力量,也是堅韌與進步的象徵。史亞平表示:「台灣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台灣。」她認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與民主價值對於維持區域和平穩定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針對雙邊交流,史亞平提到,台灣在打造穆斯林友善環境方面已獲國際認可,並希望鼓勵汶萊穆斯林赴台旅遊,進一步促進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與理解。她指出,台灣將持續致力於成為全球穆斯林旅遊者的首選目的地,並透過這種友好的旅遊環境加強台灣與穆斯林世界的聯繫。 除了正式致詞,國慶晚會還以台灣美食款待賓客,提供牛肉麵、鹽酥雞、宮保雞丁、鳳梨蝦球等經典台式菜餚,還有台灣剉冰、豆花等甜點。最受歡迎的珍珠奶茶以及阿里山紅茶也成為焦點,賓客們對這些富有台灣特色的美食留下了深刻印象。為增添文化氛圍,龍潭愛樂管弦樂團演奏了多首經典台灣歌曲,包括《滿山春色》、《望春風》、《四季紅》和《流水年華》,同時也表演了多首國際名曲,為晚會增添了藝術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駐汶萊代表處與汶萊台灣商會聯合邀請龍潭愛樂管弦樂團赴汶萊表演,除了國慶晚會外,龍潭愛樂還在汶萊首都及馬來奕舉辦慈善音樂會,共吸引了3000名觀眾參與。這些演出不僅帶來了精彩的音樂享受,還成功募集到2萬6500汶幣(約新台幣65萬)的贊助款項,這些款項將捐贈給汶萊的特殊教育團體及馬來奕慈善基金,體現了台灣對汶萊社會公益的關懷,這一善舉也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與報導。 本次國慶酒會不僅展示了台灣的文化與美食,更強調了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透過這樣的活動,駐汶萊代表處進一步鞏固了台灣與汶萊的雙邊關係,並展現台灣作為全球負責任夥伴的承諾。
-
《僑鄉國慶》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慶祝中華民國113年國慶酒會 團結台馬關係 藝文交流引爆熱情
﹝馬來西亞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0月3日晚間,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國慶酒會,隆重慶祝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本次活動由葉非比大使親自主持,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政商、僑界、文化界、媒體界及學術界等約千名貴賓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鬧,精彩紛呈。 此次國慶酒會,特別邀請了吉隆坡台灣學校合唱團與原住民音樂家杜振勇夫婦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文化表演。葉大使在致詞時強調,台灣與馬來西亞的長期友好關係不僅展現在經貿合作上,文化交流同樣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次表演不僅展現了台灣文化的多元與豐富,也深化了兩國民眾之間的情感連結。 台灣經濟持續成長 馬來西亞貿易合作再創新高 葉大使在致詞中指出,2024年是台灣豐收的一年,預計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成長3.9%,這是自2021年以來的最佳表現。台灣在全球經濟中持續佔據重要位置,尤其在半導體及人工智慧領域,這兩大產業已經成為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主力。其中,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葉大使同時指出,台馬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穩健成長。2023年雙邊貿易額高達270億美元,台灣是馬來西亞的第五大貿易夥伴,雙方在半導體及電機電子產業上的密切合作,推動了雙邊經貿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台灣也是馬來西亞的第八大投資夥伴,台灣企業多年來在馬來西亞創造了約40萬個就業機會,這一數字使台灣成為僅次於新加坡和日本的第三大外資國家。 教育與觀光往來密切 文化交流促進台馬友誼 除了經貿合作外,葉大使也強調了台馬兩國在教育及觀光領域的緊密聯繫。過去七十年間,已有超過10萬名馬來西亞學生前往台灣接受高等教育,目前仍有超過1萬名馬來西亞學子在台灣就讀,這些學生是台馬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在觀光方面,台灣是馬來西亞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2023年,約46萬名馬來西亞遊客選擇前往台灣旅遊,使台灣成為馬來西亞在東南亞國家中排名第一的旅遊目的地。葉大使強調,台灣將繼續推動雙方在觀光領域的合作,並為馬來西亞遊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旅遊體驗。 台灣致力推動價值外交 強調區域和平穩定 葉大使在發言中重申了台灣對民主、創新及多元價值的重視,並強調台灣將依賴這些價值觀推動外交政策。葉大使引用賴清德總統的話指出,台灣將積極發展價值外交、同盟外交及經貿外交,並期望在國際社會中持續為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葉大使同時提到,台灣人民珍視自由的生活方式,並期盼維持兩岸的現狀,避免緊張局勢升高。台灣將持續與馬來西亞等友好國家緊密合作,推動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區域局勢。 文化表演與台灣美食佳餚 點亮國慶酒會 此次國慶酒會不僅在經貿及外交議題上展現了豐碩成果,也在文化與美食方面讓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台灣駐馬代表處特別邀請吉隆坡台灣學校合唱團帶來悅耳的合唱演出,並由原住民鼻笛音樂家杜振勇夫婦獻上原汁原味的音樂演出,令現場嘉賓耳目一新,文化氛圍濃厚。 此外,本次酒會也得到了多家台灣美食業者與優質品牌的大力支持,包括雅特麵包菓子工坊、鼎泰豐、蓬萊飯店、鍋媽火鍋、成真咖啡、噶瑪蘭威士忌等知名企業,讓與會者在享受藝術表演之餘,品嚐到了地道的台灣美食與產品。 最後,葉大使特別感謝所有贊助商的支持,並呼籲大家多多支持台灣優質的產品與品牌,讓台馬兩國的友誼與合作在各個領域中持續發展、穩固深化。 這場國慶酒會不僅是對中華民國113年國慶的盛大慶祝,更彰顯了台馬兩國的深厚友誼與緊密合作。透過經濟、文化、教育及觀光的多元交流,台灣與馬來西亞未來的合作將更加蓬勃發展。
-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舉辦雙十國慶晚宴 凝聚旅星僑界力量
﹝新加坡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0月5日晚,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在香格里拉會館舉辦了雙十國慶晚宴,隆重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新加坡多位僑界領袖與貴賓參加,其中包括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與浯江公會理事等,展現了台星兩地華人社群的深厚情誼。 晚宴現場氣氛莊重而隆重,會場四周處處可見中華民國國旗,與會者在國旗的映襯下,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悠久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國慶慶祝活動。晚宴不僅是慶祝國慶的儀式,更是增進僑界聯繫、促進交流的重要場合。 在交流中,與會的僑領們紛紛表示,透過這樣的國慶晚宴,為彼此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拉近了僑界間的聯繫,增強了合作意識。台北工商協會作為一個橋樑,成功促進了台灣與新加坡華人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雙十國慶晚宴不僅象徵著對中華民國的敬意,更是華人社群凝聚力量、加深合作的良好平台。此類活動有助於維繫旅外僑界與祖國的緊密聯繫,並為未來的合作創造更多機遇。
-
大阪中華總會慶祝雙十國慶 政要與僑界友人共襄盛舉
﹝日本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為慶祝中華民國(臺灣)113年雙十國慶,中華民國留日大阪中華總會於2024年10月2日舉辦了盛大的雙十國慶祝賀會。本次活動由總會代理會長友田律人主持,駐大阪辦事處處長洪英傑及其團隊應邀出席,與會者包括多位日本政要及僑界代表,場面隆重,氣氛熱烈。 本次慶祝活動吸引了來自各界的450名嘉賓,出席政要超過百人,包括參議員東徹、眾議員森山浩行以及大阪府市政要、美延映夫等親善協會幹部。來自日本中華聯合總會、京都華僑總會、神戶華僑總會、四國華僑總會等各地僑界的重要領袖也蒞臨現場,共襄盛舉。 活動以莊嚴的向臺日兩國國旗敬禮儀式揭開序幕,隨後由專人帶領與會者齊唱兩國國歌,象徵臺日友好的情誼。大阪中華學校師生帶來了傳統舞獅及民俗舞蹈表演,場面熱鬧,並且安排了令人期待的抽獎活動,為整個晚會增添更多精彩。 友田律人在致詞時特別提到,中國軍機和艦艇頻繁在臺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導致區域局勢緊張,也對交通航道造成影響。他強調,中國的軍事行動不僅威脅臺灣,也影響日本及其他民主國家,呼籲臺日以及歐美民主國家應共同面對這些挑戰,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此外,友田律人也讚揚臺灣在經濟、文化及科技領域的卓越發展,特別是在半導體設計與製造上的重要貢獻,並期望臺日雙邊關係能進一步深化。 洪英傑致詞時,感謝大阪中華總會多年來對臺灣政府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在舉辦「大阪春節祭」、組團回臺參加雙十國慶及促進臺日交流等活動上貢獻良多。他也呼籲在場的僑界朋友,繼續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並強調臺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應正視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的真實意涵,該決議並未涉及臺灣的地位問題。 活動高潮在羅鴻健會長帶領的乾杯儀式中達到高峰,隨後由大阪中華總會青年部的三太子表演再次將氣氛推向高潮,獲得現場熱烈掌聲。最後,在眾所期待的抽獎活動和大阪中華總會名譽會長洪勝信的閉幕致詞中,圓滿落幕。 本次雙十國慶祝賀會,不僅展示了臺日兩地僑界的團結與友好,也加深了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展現出臺灣與日本之間堅實的友誼與共同的未來展望。 *本資料由僑委會提供
-
《僑鄉僑情》菲華各界盛大慶祝孔子誕辰暨教師節表彰大會,700教師熱烈參與
﹝菲律賓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由菲華各界聯合籌辦的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誕辰暨教師節大會,9月28日上午10時於馬尼拉市中正學院隆重舉行。活動由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校聯)常務理事黃思華主持,大會主賓為中華民國駐菲大使周民淦。此次盛會吸引了近700名教師踴躍出席,場面熱鬧非凡。 大會特別表彰了74位優良資深教師,並鼓勵與會者申辦i僑卡,以促進更多華僑與當地社會的聯繫。此次活動得到了菲華文教中心主任莊博智、副主任梁崇偉、校聯常務理事葉啟明、菲華文經總會常務委員莊漢香等多位政商界知名人士的支持,還有菲律賓各宗親會聯合會主席謝文炳、菲華工商總會立案秘書吳恆利及菲律賓臺商總會理事施啟文等人共襄盛舉。 黃思華在致詞中指出,孔子被尊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和儒家學說對華人社會至今仍有深遠影響。如果沒有孔子的貢獻,傳統的師生關係和科舉制度可能不會如此受到重視。 大會主賓周民淦大使則介紹,僑委會為提升海外華校教師的教學質量,編印了「來!學華語」及「學華語向前走」等教材,並建立了「全球華文網」,提供免費的線上教學資源。他並指出,僑委會與菲華文教中心定期舉辦教師研習營,推廣臺灣最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期望教師能更有效教學,學生也更樂於學習。他還補充道,菲律賓民眾目前享有14天赴臺免簽待遇,歡迎大家前往臺灣旅遊。 頒獎典禮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周民淦與莊博智代表僑委會,向74位資深教師頒贈獎座、獎章、獎狀及獎金。獲獎教師包括執教5年者7人、10年者13人、20年者16人、30年者22人、40年者13人及50年者3人,表彰他們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貢獻。 此外,摸彩活動成為當日的高潮,獎品豐富,其中包括由委員長徐佳青贊助的智慧型手機、周民淦贊助的1萬元禮券、2份5千菲幣現金獎及主辦單位的現金紅包。大會在老師們領取主辦單位精心準備的「尊師禮金」後,於溫馨愉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菲華社會對教育的重視與對教師的尊敬,凝聚了各界力量,共同為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
第九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深化合作創新 提升全球競爭力
﹝曼谷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由駐泰國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泰國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attanakosin共同主辦的「2024年第九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於2024年8月28日在曼谷文華酒店舉行。論壇主題為「轉型高等教育:合作創新提升全球競爭力」,旨在推動臺灣與泰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合作,面對全球化挑戰,共同提升競爭力。 兩國高等教育領袖齊聚 探討合作新機遇 此次論壇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張金龍率領,臺灣代表團包括來自23所大學的70名校長及國際事務主管。泰國方面,泰國高等教育部常務次長辦公室國際事務長Dr. Luksmon Smansin,以及來自44所泰國大學的230多名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如何深化雙方在創新與合作領域的交流。 張金龍校長在開幕致詞中強調,臺灣高等教育擁有在科技創新、智慧農業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優勢,與泰國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未來雙方應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這將有助於兩國學生和學者在國際舞台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泰國方面,Dr. Luksmon Smansin表示,臺灣在高科技和智慧農業的發展經驗對泰國十分有價值。她期望透過本次論壇,進一步推動雙邊在學生交換、教師培訓和聯合科研等領域的合作,並實現具體成果。 聚焦創新與合作 提升國際競爭力 此次論壇的重點在於探討高等教育的轉型與創新合作,以應對全球化對教育體系的影響。與會專家強調,數位轉型和新興技術的應用正改變高等教育傳統模式,未來的教育應更加靈活並能迅速應對全球挑戰。論壇上,屏東科技大學與泰國多所大學分享了在智慧農業、環境永續及數位學習方面的合作成果,這些項目顯示出兩國在教育與科研領域的合作潛力。 屏東科技大學國際事務處主任提到,該校一直積極推動與泰國大學的合作,未來將持續深化智慧農業和永續發展的聯合研究專案,並加強學生交換計畫,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在圓桌討論中,臺泰兩國的校長及學術領袖們討論了「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跨領域合作」的議題。與會者一致認為,未來應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與產業界的連結,提供更多實習與產學合作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雙方還計劃透過數位學習平台共享國際課程,讓學生跨越國界,獲得全球化的學習經驗。 鞏固合作基礎 共創未來 論壇成功促進了臺灣與泰國高等教育機構的深度對話與合作。雙方代表在會後表示,對彼此的教育願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並承諾未來將繼續加強合作,推動雙邊教育體系的發展與創新。 兩國的教育合作已在智慧農業、環境保護等領域取得多項具體成果,未來的合作重點將放在聯合科研專案和學生交換計畫的拓展上。這些合作不僅培養了大批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也為雙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 臺灣與泰國政府自2019年簽署農業合作協議以來,每年約有100名泰國學生赴台實習,這一計畫大大促進了雙邊農業技術的交流與發展。隨著臺泰高等教育論壇的深入,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擴展,推動全球競爭力的提升。 2024年第九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不僅加強了兩國高等教育的合作基礎,還為未來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雙方代表一致認為,透過持續深化合作,臺灣與泰國的高等教育將在全球舞台上展現更強的影響力,共同為全球教育的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
東南亞教師節:各國傳統與教育文化的慶典
東南亞各國擁有豐富的文化背景與多元的教育制度,教師節在這些國家不僅是表彰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日子,也是學生向老師表達感謝的時刻。以下是東南亞各國教師節的慶祝方式與背景介紹。 新加坡: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新加坡的教師節定於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這天,全國學校停課一天,讓教師們享有休息與放鬆的機會。通常在教師節前一天,學校會舉辦慶祝活動,學生們會向老師獻上感謝卡片、禮物,並準備表演以表達對老師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 馬來西亞:5月16日與多源流教育爭議 馬來西亞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5月16日,這一天的選擇源自1956年馬來西亞教育部發布的《拉薩報告書》。該報告書成為馬來西亞教育政策的藍圖,對馬來西亞教育體系產生深遠影響。然而,由於《拉薩報告書》最終推動的是單一語言教育體系,導致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不願在這一天慶祝教師節,並將其視為多源流教育的「災難日」。 因此,部分華文獨立中學選擇在每年9月28日,即孔子誕辰日,來慶祝教師節,以紀念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然而,這一日期並非所有華文獨立中學都遵循,部分學校選擇在5月、6月、9月或10月舉行教師節活動,根據各校的行政運作情況自行決定。 越南:11月20日的全國感恩日 越南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11月20日,這一天是越南教育界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全國的學校會放假一天,學生們會向老師獻上鮮花和禮物,以感謝他們在教育上的無私奉獻。這一天的慶祝活動非常盛大,師生之間的互動充滿溫馨與感激,體現了越南社會對教師的高度尊重。 印尼:11月27日的教師節 印尼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11月27日,這一天也是印尼教育界的重要日子。全國的學校舉行慶祝活動,學生們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和感謝。印尼的教師節儘管並未放假,但各校仍會藉此機會讓學生與老師共同參與慶典活動,增強彼此的情感連結。 泰國:1月16日的教師節 泰國的教師節是每年的1月16日,這一天全國放假一天,超過40萬名泰國教師得以享受這個專屬於他們的節日。泰國教師節的慶祝活動包括「Wai Kru」(拜師儀式),學生們會在儀式上向老師們表達敬意,感謝他們的辛勤教導。這一天對泰國社會而言,不僅僅是學校的慶祝活動,還是一個全國範圍內重視教師角色的重要日子,讓國民意識到教師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汶萊:9月23日的教師節 汶萊的教師節定於每年9月23日,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哈桑納爾‧博爾基亞蘇丹於1991年頒布「2035年汶萊宏願」,其目標是透過教育推動國家現代化。教師節是汶萊尊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日子,汶萊各地學校會舉行慶祝活動,學生們向教師獻花、贈送禮物,以表達感激之情。教師節同時也是表彰優秀教師的日子,政府會在這一天頒發獎項,感謝教師對汶萊教育事業的貢獻。 東南亞各國的教師節慶祝方式雖各具特色,但其共同點在於對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敬意與感謝。這些節日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也強化了教育在社會中的核心價值。教師的辛勤付出塑造了每個國家的未來,教師節因此成為了表彰這些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