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金門隊亮相2024馬來西亞國際品牌消費品展 展現金門旅遊文化實力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馬來西亞國際品牌消費品展(Malaysia International Branding Showcase, MIBS)將於吉隆坡盛大舉行,匯聚全球知名品牌與創新產品。本次展會中,由社團法人台灣創意暨文創發展協會帶領的台灣隊再度亮相,展示台灣在品牌創新與文化上的實力。其中,金門隊作為邀約參展單位,攜手大哉實業有限公司、平尚國際及二毛旅行社,展現金門品牌的創意與魅力。 金門隊的特色與亮點 金門隊此次參展的三家企業各具特色,帶來金門旅遊多元化的: ‧二毛旅行社:結合金門文化與旅遊資源,該品牌以深耕金門和廈門為核心,專注於提供深度旅遊服務,展現在地文化魅力。其主打精緻親友小團旅行,2人以上即可成團,為旅客帶來更私密且專屬的旅遊體驗。此外,品牌擅長設計客製化與主題化行程,根據旅客需求量身打造,滿足不同興趣與喜好的旅行規劃。不僅注重高端服務,更重視旅程中的人情與溫度,致力於為旅客創造溫暖而難忘的旅遊回憶。 ‧平尚國際:作為金門首家遊艇品牌,平尚國際專注於提供多元化的海上觀光與休閒活動,包括金廈海上觀光、「藍色公路」航線、海上樂園SUP體驗、遊艇求婚、夜間觀光、親子海釣及客製化包船服務。 ‧大哉實業有限公司:專注於打造金門旅宿的多元化聯盟與結合,旗下擁有多個特色品牌民宿,包括「浯島文旅」、「輕旅」、「小六路厝」以及「共生居」。公司以金門為核心,充分展現當地文化與特色,並積極引入各種數位化與生活化服務,致力於提升旅宿體驗,為旅客帶來嶄新的住宿選擇與便利服務。 金門品牌的國際新契機 MIBS為金門品牌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國際化平台。金門隊期待透過此次展會,與全球買家對接,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並將金門的地方故事與產品價值傳遞至國際市場。 金門隊誠邀您於11月28日至30日,前往吉隆坡台灣館金門展區,一同見證金門品牌的精彩表現!
-
馬六甲金門會館盛大慶祝成立78周年紀念 宣布恢復舉辦「世界金門日」並組返鄉團
﹝馬六甲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馬六甲金門會館本月舉行盛大的聯歡晚宴,隆重慶祝會館成立78周年。此次晚宴不僅是對會館多年來成就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晚宴當晚氣氛熱烈,會場賓朋滿座,近百名嘉賓和會員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具歷史意義的夜晚。晚宴現場還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明年恢復舉辦「世界金門日」,並組織返鄉團,讓海外金門鄉親們有機會重溫家鄉風貌、增進鄉親之情。 馬六甲金門會館主席在致辭中,對與會的各位嘉賓和會員表示由衷的感謝。他首先特別歡迎了多位尊貴的來賓,包括馬六甲國會議員YB邱培棟、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處卜正珉公使、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柔佛金同廈會館會長郭明發、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許國振及蔡旭東等,以及馬六甲華社各團體理事長或代表。主席表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嘉賓的到來,展現了金門鄉親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彼此間強烈的支持與認同。晚宴的熱烈氛圍,也讓人感受到大家共同為金門發展貢獻心力的那份團結精神。 主席在致辭中表示:「78年,是金門會館奠基的歲月積澱,見證了我們鄉親一路風雨同舟的歷程。金門會館的成立,是鄉親情感的延續,是支持鄉親、服務社區的重要橋樑。」他指出,馬六甲金門會館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服務鄉親、促進鄉親交流、弘揚金門傳統文化為己任。多年來,會館透過各類文娛活動、教育獎助學金計劃、慈善捐助等多元方式支持鄉親,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成長發展,致力讓下一代在海外也能感受到金門的溫暖與支持,並培養他們對金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重啟「世界金門日」 回鄉尋根共襄盛舉 在當晚的致辭中,主席還特別宣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明年「世界金門日」將恢復舉辦。這一活動曾是全球金門鄉親的重要節日,但因多種原因中斷多時。如今,隨著全球經濟穩定,會館決定再度啟動這一活動,並計劃組織返鄉團,邀請各地鄉親共同返回金門故土。主席指出,這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不僅可以親身感受金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更能與來自各地的金門鄉親交流聯誼,共同回顧鄉情,讓後輩也能了解家鄉歷史,為故鄉的傳承注入新動力。 主席特別提到,金門是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無論是獨特的閩南風格建築、古老的戰地遺跡,還是淳樸的風土民情,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歷史價值。他指出,金門鄉親雖然身處海外,卻始終對家鄉懷抱深厚的情感,「金門日」將是他們重溫家鄉的機會,也希望吸引年輕一代積極參與,讓他們更深入認識金門並愛上這片土地。 此外,主席還表示,返鄉團將參訪金門的歷史古蹟、文化景點,並安排參與當地的各種特色活動,例如傳統的民俗祭典、文化表演等。他說:「希望讓每一位金門鄉親能通過這次返鄉之旅,更深刻地體會金門的純樸與美好,並將這份鄉情代代相傳。」 凝聚鄉親力量 會館展望未來 在總結發言中,主席對所有會員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強調,會館的成就來自每一位鄉親的奉獻與參與,這是金門鄉親彼此關愛、互助共濟的象徵。未來,會館將繼續秉持服務鄉親的宗旨,進一步加強與各地金門會館的交流,攜手推動金門文化的弘揚,並在年輕一代中灌輸傳承家鄉文化的觀念。他希望會員們能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繼續攜手共進,成為鄉親們的堅實後盾。 主席還表示,未來會館將計劃更多文化活動和教育項目,特別是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資源,鼓勵他們參與會館活動,了解並愛護金門文化,從而在海外也能維繫對家鄉的深厚情感。他期望在明年「世界金門日」的返鄉之旅中,能夠看到更多熟悉的面孔,帶領新一代回到家鄉,一同探索金門的風土人情,共同見證家鄉的發展與變遷。 晚宴盛況 賓主盡歡 此次78周年紀念晚宴現場佈置莊重典雅,活動中穿插了多項精彩表演,包括傳統閩南音樂、舞蹈等,展現了濃厚的金門文化特色。現場氣氛溫馨而融洽,賓主之間互相問候、交流,大家共享美食,暢談往事,回憶往昔點滴。 整場晚宴充滿了鄉親情誼,每個人都沉浸在這個屬於金門人的特殊夜晚中。主席最後感性致詞,對所有鄉親的參與與支持表示最深的感謝,並祝願在座的每一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晚宴在熱烈的掌聲和合影留念中圓滿落幕。這場盛會,不僅增進了金門鄉親之間的情感,也讓在地金門人對家鄉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盼。
-
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禮貌拜訪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 促進兩地鄉誼交流
﹝巴生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團長蔡信於本月7日下午4時率領代表團前往馬來西亞拜訪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獲得該會館理事和顧問的熱烈歡迎。此行不僅加深了兩地福建鄉親的聯繫,更為未來的合作與文化傳承奠定了基礎。 隨行代表團成員包括汶萊福建會館商務與工業主任兼副團長林偉安,以及團員林偉發、林源泰、廖添順、莊旻勝、林豐忠、林玲琴、林麗娜、林美玉和王秀清。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的主席陳良吉率領常務顧問呂清便、署理主席許朝榮、副主席李勁強、秘書長劉志山、副秘書長楊質煥、資訊部主任許錦源、青年團團長李耀鴻及婦女組主任許玉敏等多位理事熱情接待,雙方展開了溫馨且富有成效的交流。 在交流儀式上,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首先致詞,回顧了會館的發展歷程。他指出,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自1946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推廣華文教育、傳承華人傳統文化,並在凝聚金門鄉親情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陳主席提到,該會館將於2026年迎來80周年紀念,希望屆時能邀請汶萊福建會館的理事蒞臨參加,共襄盛舉。 陳主席還指出,金門人在馬來西亞華裔社群中人數相對較少,但憑藉團結互助的精神,金門鄉親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他特別提到過去的第二屆世界金門日、紀錄片《落番》在馬來西亞的取景與首映禮,以及世界閩南文化節等活動中,金門人都積極參與。此外,該會館還積極籌募金門大學獎助學金,為家鄉子弟提供教育支持,展現了金門人互助互愛的情懷。 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團長蔡信在致詞中感謝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的熱情接待,並簡要介紹了汶萊福建會館的歷史。他提到,汶萊福建會館於1998年成立,青年團則於2001年成立,雖然歷史較短,但年輕的會館和青年團充滿活力和學習熱忱,希望藉由這次拜訪向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學習取經。 蔡團長表示,平日大家忙於工作,難得有這樣的機會相聚交流,此次拜訪為兩地鄉親提供了加深了解的良機,也增進了彼此的情誼。他強調,此行不僅是兩地福建鄉親的交流,更是一次促進團結、增進鄉誼的機會。 在談到當前的挑戰時,蔡團長指出,過去四年中全球疫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馬來西亞與汶萊的社團活動一度停滯。他表示,健康是鄉親們最寶貴的資產,只有保持健康,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戰。隨著疫情逐漸受控,他希望兩地的社團能夠攜手面對當前通脹帶來的經濟壓力,互相扶持,共克時艱。 此外,蔡團長還提到,隨著科技與資訊的發展,各地福建鄉親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他期望未來能有更多跨國互訪,促進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與世界各地福建社團的聯繫,從而增廣見聞、互通信息,共同推動福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此次拜訪活動中,雙方代表深入交流了各自會館的運作經驗與發展方向,並互贈紀念品,象徵友誼長存。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在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理事的帶領下參觀了會館設施,進一步了解該會館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底蘊。此外,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特別為汶萊代表團安排了晚宴,席間賓主盡歡,氣氛熱烈融洽。 通過此次禮貌拜訪,汶萊福建會館青年團與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的情誼更加深厚,雙方均表示,未來將繼續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推動福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為兩地鄉親搭建更緊密的交流橋樑。
-
留台聯總50週年歡慶文華之夜 團結全馬留台人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留台聯總迎來了意義非凡的50歲生日,為此特別舉辦了「50週年慶文華之夜」活動,全馬留台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烈,洋溢著濃厚的團圓情誼。 葉大使應邀出席並致詞,對留台聯總成立以來在華教發展、文化傳承及聯繫全馬留台人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致以高度肯定。葉大使表示,留台聯總多年來透過各項活動促進馬臺之間的情誼,成為臺灣的親密夥伴,為兩地交流搭建了重要橋樑。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總會,簡稱「留台聯總」,自1974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服務在台灣完成學業並回到馬來西亞的留台校友,為他們提供聯絡與交流的平台。該會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華文教育的發展,並積極傳承中華文化,同時也協助馬來西亞學子赴台升學,為增進馬臺文化與教育交流扮演了關鍵角色。50年來,留台聯總已經發展成為在全馬擁有多個分會的組織,成員涵蓋各行各業,對社會有著重要影響。 葉大使特別強調,臺灣以其優良的教育品質享譽國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前來深造。許多馬來西亞華人團體和留台人對臺灣懷有深厚情感,將臺灣視為馬國學生的理想升學選擇。葉大使鼓勵現場嘉賓繼續推廣馬國學子赴台深造,讓他們在臺灣追尋理想與夢想,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此次文華之夜不僅慶祝了留台聯總的50載風華,更象徵著馬臺情誼的延續與深化,讓大家在共聚中見證歷史,展望未來。
-
「臺馬互惠自動通關」正式啟用!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本文資訊提供: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為促進臺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友好往來,臺馬雙方宣布互惠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e-Gate),自2024年11月7日起,馬來西亞旅客來臺可直接使用臺灣的e-Gate快速通關,臺灣則在此之前於2024年6月1日開放馬國自動查驗通關系統(Autogate)供國人使用。馬來西亞成為繼美國、韓國、澳洲、義大利、德國及新加坡之後,第七個與臺灣完成自動通關系統互惠的國家。 自2024年11月7日起,符合條件的馬國旅客只需持有有效期超過6個月的晶片護照、年滿12歲且身高140公分以上,並在臺灣無違法紀錄,便可在入境大廳進行一次性註冊(更換護照後需重新註冊),完成後即可使用臺灣e-Gate系統快速通關。同時,臺灣旅客前往馬來西亞時,凡持有6個月以上效期的晶片護照且身高120公分以上,於抵達馬來西亞前三日內上網填寫馬來西亞電子入境卡(MDAC),無須事先註冊,即可免費使用馬國的Autogate系統快速通關。 這項新措施大幅縮短了通關時間,馬國旅客僅需1分鐘完成註冊,通關則僅需10秒鐘,遠低於傳統人工通關所需的10至25分鐘等待時間,將大幅提升來臺觀光及商務旅客的通關體驗。 臺馬「互惠自動通關系統」的正式啟用,不僅展現了兩國友好的合作關係,也便利了雙方民眾的出入境流程。歡迎大家將此好消息分享給身邊的親友,享受更便捷的通關體驗,增進臺馬之間的互動交流。
-
駐馬辦事處首辦「趣味歡樂華語學堂」 助砂拉越非華裔學生啟蒙華語學習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於2024年10月21日在砂拉越美里市的馬寶國中(SMK Merbau)與埔奕國中(SMK Pujut)首次舉辦「趣味歡樂華語學堂」,該活動由砂拉越留臺同學會總會及美里留臺同學會協辦,旨在增進當地非華裔學生對華語的了解,推廣華語學習,並促進臺馬文化交流。 本次活動吸引超過120位非華裔學生參加,教育組特別邀請了兩位來自臺灣的華語教師--周佳儒老師與張子恬老師,以趣味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基礎華語學習。課程內容設計生動活潑,充分結合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初步接觸華語,反應十分熱烈。該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對華語學習的興趣,並鼓勵他們未來赴臺繼續進修,以深化對華語及中華文化的理解。 出席活動的貴賓包括駐馬教育組張佳琳組長、教育組秘書陳怡旬,砂拉越留臺同學會總會長蕭特財、美里留臺同學會主席林國台,以及馬寶國中校長張麗娥和埔奕國中校長蘇燕章。在場貴賓一同見證了此次活動的成果,並對未來臺馬之間的教育合作寄予厚望。 「趣味歡樂華語學堂」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當地非華裔學生對華語的興趣,也為砂拉越的華語教育開創了新的篇章。教育組藉此活動亦鼓勵砂拉越各校及學生未來組團前往臺灣研習華語,以進一步深化雙方的文化與教育交流。
-
金門大學園遊會||馬來西亞姐妹展示家鄉美食與愛心奉獻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1月1日,國立金門大學舉辦了盛大的園遊會活動,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參與。今年的園遊會以「多元文化與美食交流」為主題,提供校內外人士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展示不同國家的特色美食。來自馬來西亞的陳鏡恩和陳家敏兩姐妹在園遊會上特別引人注目,她們以親手烹製的馬來西亞特色美食,為現場師生帶來了濃厚的家鄉風味。 兩姐妹目前在金門大學就讀,她們的母親是當地婦女組教育組的副主任。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馬來西亞的飲食文化,陳鏡恩和陳家敏在此次活動的「馬來西亞美食節」單元中,特別準備了家鄉的代表性美食「Nasi Lemak」(辣死你媽)和「Agar-agar」(燕菜),並提供深受馬來西亞遊子喜愛的美祿飲料與馬來西亞速食麵「Mi Sedap」。美食攤位一開檔,便吸引了大量學生和教職員工前來,短短一小時內便銷售一空,反映出大家對馬來西亞美食的喜愛。 「Nasi Lemak」作為馬來西亞的國民美食,以椰漿飯搭配煎蛋、花生、炸小魚乾、黃瓜片和香辣醬料,再加上雞肉或牛肉等配菜,帶有濃郁的香氣和豐富的口感,讓人一口便能感受到馬來西亞的熱帶風情。而「Agar-agar」則是一道受歡迎的甜點,口感Q彈、清爽解暑,受到不同年齡層的歡迎。這些美食不僅勾起了馬來西亞學生的思鄉之情,還讓金門大學的師生們對馬來西亞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更令人感動的是,陳鏡恩和陳家敏兩姐妹在活動結束後,將扣除成本和攤位租金的盈餘(約新台幣一萬多元)全數捐贈給「金馬僑聯會社團」,作為未來活動的基金。這一善舉展示了她們對學校社區的關懷,並反映出她們家庭教育的深厚影響。兩姐妹的父母透過以身作則的方式教導她們無私奉獻與關懷他人的重要性,讓她們在年輕時便懂得回饋社會、幫助需要支持的團體,這份精神實在令人讚賞。 此次園遊會不僅為金門大學的師生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也促進了校園內的多元文化交流。透過這次「馬來西亞美食節」,師生們不僅品嚐到正宗的馬來西亞美食,還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包容與溫馨互動。陳鏡恩和陳家敏姐妹的愛心行動更是成為活動中的亮點,溫暖了校園氛圍,成為大家口耳相傳的佳話。
-
《金僑社事》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慶祝成立58週年 展望未來創新篇章
﹝資料來源:柔佛州金同廈會館﹞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邱翌瑄﹞ ﹝馬來西亞10月28日訊﹞ 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日前隆重舉辦了成立58週年紀念晚宴,這不僅是一場鄉親聚會,更是對過去歷程的感懷與對未來發展的展望。58年來,會館秉持著服務鄉親、促進文化傳承的初衷,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柔佛州的重要華人社團之一。在晚宴上,會館會長郭明發強調,金同廈會館的成立,是凝聚鄉親力量、團結互助的體現,未來將繼續在傳承文化、教育支持、培育青年領袖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加強投入,務求為鄉親帶來更豐富的服務和支持。 鄉親團結力量 支持青年發展 郭明發會長表示,金同廈會館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鄉親提供各種資源和支持,特別是在青年發展方面,成績斐然。今年8月,會館的青年團榮獲馬來西亞鄉青總會頒發的「模範鄉青團體獎」,這不僅是對青年團多年來努力的肯定,更象徵著青年團在鄉親組織中的重要地位。郭會長指出,青年團以活力與創新為特質,組織了各類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及公益活動,在推動鄉親凝聚力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強調:「青年是會館的未來與希望,我們致力於為青年提供發展機會,鼓勵他們參與社會事務,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社會棟樑。青年團所獲得的模範獎,是全體青年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對他們成就的高度肯定。」 金同廈會館的青年團成員積極投身於社會服務活動,推動鄉親之間的互助精神,並加強與其他華人社團的聯繫,不僅擴大了會館的影響力,更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並參與到會館的活動中來。郭明發認為,青年人的加入不僅為會館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也確保了會館在未來的穩定成長。 支持會員子女教育 傳承文化根基 教育一直是金同廈會館的核心關注領域之一。為了支持會員子女的學業成長,會館每年均頒發獎學金,幫助成績優秀的學生減輕經濟壓力,並鼓勵他們在學業上不斷進步。自2016年至今,金同廈會館已資助了26名會員子女,提供大學貸學金,讓他們無憂完成學業,並順利步入社會。其中9人已學成歸來,成為社會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回饋社會,為會館爭光。 郭明發表示:「教育是傳承的根基,我們不僅希望幫助會員子女完成學業,更希望他們能夠理解鄉親精神,將這份情感延續下去,成為會館的下一代棟樑。」 在每一場頒發獎學金的活動中,金同廈會館不僅重視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注重其品德修養,鼓勵他們在求學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並回饋社會。會館的教育支持政策,不僅讓會員子女得到實際的幫助,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鄉親的溫暖與支持。 展望未來 新機遇與新挑戰 面對日益變化的社會環境,金同廈會館也積極尋求轉型升級。副會長陳成龍在致辭中提到,政府近期推出的第13大馬計劃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機遇與挑戰。該計劃的重點在於推動高科技、綠色能源和數字化轉型,這些措施為企業提供了創新和擴展的契機,但也對傳統模式的經營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陳成龍認為,金同廈會館應順應政策導向,鼓勵會員及企業抓住轉型升級的機遇,積極推動內部管理與員工技能的提升,以應對通貨膨脹和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 他指出:「會館和企業需要更靈活的姿態和前瞻性思維,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變化。我們必須看到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讓自己的事業和會館活動都能夠與時俱進。」陳成龍強調,未來的發展需要全體會員的支持與參與,希望會館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繼續推動企業和鄉親共同發展,實現更高的成就。 慶典活動 展現58年輝煌成就 此次58週年紀念晚宴上,會館也表揚了許多在社會上有卓越成就的會員,包括受委為市縣議員、村長及各區協理的代表,並特別頒發「金榜提名」的博士、碩士及學士獎項,感謝他們對會館的支持和貢獻。這些優秀成就的會員,不僅在自己的領域內發揮著專業能力,也為會館增添光彩,是鄉親間的模範。 晚宴現場,會館會務顧問陳泗欽提到,金同廈會館成立至今的輝煌歷史,是每一代會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他表示,這次的慶典不僅展示了會館在58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也表達了會員對鄉親的深厚情誼和認同感。他認為,58週年對金同廈會館而言,是一個新的起點,也是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契機。他希望,未來會館能夠繼續吸引年輕一代的加入,讓鄉親情誼和傳統文化能夠在新時代中繼續傳承下去。 持續推動鄉親情誼 擴大會館影響力 金同廈會館成立之初,以團結柔佛州金門籍鄉親為宗旨,並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擴展服務範疇。58年來,會館從最初的聯誼組織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綜合型社團,積極參與各類文化活動和社會服務,成為鄉親之間的重要紐帶。在許多重大節日或傳統慶典中,金同廈會館都會組織各類活動,促進鄉親之間的交流與互助,加深彼此之間的情誼。這些活動,不僅凝聚了會員的向心力,也提高了會館在當地社會中的影響力。 郭明發強調,未來會館將持續推動鄉親互助的精神,並加強與其他華人社團的聯繫與合作,形成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金同廈會館深信,透過不斷推動與拓展鄉親之間的情感聯繫,將能夠為柔佛州乃至全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 攜手共創會館美好未來 在58週年的慶典上,金同廈會館向全體會員及鄉親展示了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這場慶典不僅僅是一次聚會,更象徵著金同廈會館對歷史的敬意、對鄉親的責任與對未來的承諾。郭明發會長在致辭中提到,會館將秉持初心,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前行,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並將會館建設成為一個更具凝聚力、更具影響力的社團組織。 他呼籲全體會員及鄉親共同努力,攜手共創金同廈會館更加美好的明天。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會館將不斷順應時代潮流,傳承鄉親情誼,推動社會服務,成為柔佛州乃至全國(馬來西亞)的重要華人社團之一。
-
《金僑尋親》尋親啟事: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李進山先生盼返鄉尋根,尋找古寧頭北山親人
﹝資料及圖片提供:李錫偉先生﹞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吧生市的李進山先生,正展開一場尋根之旅,期望能尋回失落的家族記憶,與故鄉的親人重逢。李先生自幼聽聞祖輩來自中國福建金門縣古寧頭北山村,但由於時代變遷、移民隔閡,使得與故鄉的聯繫日益淡薄。如今,李先生已屆中年,心中對家鄉的思念越加濃烈,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與祖先的土地重新連結,找到故土上的親人,以完成長輩們的遺願,也為自己的子孫留下這段珍貴的族譜與文化記憶。 根據李進山先生的了解,他的家族源於古寧頭北山,家族的移民史可追溯至其曾祖父李森份。李森份先生是當年「落番」的第一代,當時遠赴南洋打拚,為家族開創了一片新的天地。接下來,李森份先生的兒子李榮華成為家族的第二代,而李添福則是第三代。李進山先生感到,隨著每一代人在異鄉的生活越來越穩定,家族的傳統和記憶卻似乎愈發模糊。因此,他期盼在親人的協助下,重新拾回家族的根脈,讓後代子孫都能記住祖先的努力與血脈的源頭。 對於李進山先生而言,這次尋親並非僅僅是一次返鄉之旅,更是一種對家族歷史的追尋與延續。他認為,尋根是每個人對家族責任的一部分,也是對祖先心血的致敬。透過這次尋根之旅,他期望能深入了解北山的風土人情,並尋訪家族曾經生活過的足跡。 現如今,他透過媒體發布這則尋親啟事,懇請金門縣的鄉親,若有任何人知曉李森份、李榮華、李添福家族的相關信息,或對北山村的李家有印象,請伸出援手。任何微小的線索,對李進山先生而言,都是跨越百年歷史、重新與祖先相連的希望。 如有知情者,敬請聯繫並提供相關資訊,以助李進山先生完成這份傳承祖先意志的願望。 聯絡方式: 官方LINE:@267irgwg
-
《印尼國際》印尼政壇新里程:最年長總統與最年輕副總統攜手共創未來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邱翌瑄﹞ 印尼在本月20日舉行了盛大的總統和副總統就職典禮,新任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與副總統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 Raka)正式宣誓上任,掀開了印尼政治的新篇章。73歲的普拉伯沃成為印尼史上最年長的總統,而年僅37歲的吉伯朗則以其年輕、活力的形象成為印尼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這一組合頗具象徵意義,讓人對未來的政局發展充滿期待。 普拉伯沃在10月17日剛過73歲生日,隨後在20日正式宣誓就職。他在宣誓時,莊重地表示:「以神之名,我鄭重承諾,盡我所能,公正履行印尼總統職務,遵守憲法,忠實執行法律和法規,並奉獻國家。」這番話展現了他對印尼政治的承諾和責任感。 印尼媒體《時代報》(Tempo)指出,此前印尼最年長的總統是哈比比(B.J. Habibie),他在61歲時成為印尼第三任總統。普拉伯沃的年紀使他超越哈比比,成為印尼總統史上的新紀錄持有者,這也象徵著他豐富的從政經歷與經驗積累。 普拉伯沃曾在兩次總統大選中挑戰佐科威(Joko Widodo),但都未能成功當選。2019年總統大選後,雖然再次失利,普拉伯沃卻展現了非凡的韌性,接受了佐科威的邀請擔任國防部長,成為政府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這次是普拉伯沃第三度角逐總統寶座,他選擇與年輕有為的副手吉伯朗聯手,兩人以58.59%的得票率,擊敗其他兩組候選人,終於成功踏上最高權力舞台。普拉伯沃的堅持和耐力,以及他在印尼政壇上所展現的靈活性,使得他成為不少印尼人民心目中的穩定領袖。 至於副總統吉伯朗,儘管年紀輕輕,但其成就和背景同樣備受矚目。吉伯朗原本是一名商人,畢業於新加坡與澳洲的知名學府。他於2010年學成歸國,隨即投入創業行列,成立了Chilli Pari餐飲服務公司,專營婚禮和宴會的策劃和餐飲供應服務。隨著事業的發展,他在2015年進一步創立印尼國民美食「煎蛋餅」(Martabak)的連鎖餐廳,這些餐廳迅速在雅加達、泗水、棉蘭等地開設分店,廣受歡迎,展現了他卓越的商業頭腦。 吉伯朗不僅在餐飲業有所成就,還與弟弟、現任印尼團結黨主席卡桑(Kaesang Pangarep)共同創立了一家烹飪新創公司,並推出了招聘平台。這些事業不僅拓展了他的視野,也讓他成為印尼青年企業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創業歷程被認為是印尼年輕一代創業熱潮的縮影,展現了年輕人對創新和改變的追求。 儘管吉伯朗曾表示不打算從政,但在2020年,他在多個政黨的支持下投入了梭羅市(Solo)市長選舉。作為前總統佐科威的長子,吉伯朗的參選立即引發外界的關注。最終,他以超過80%的得票率獲得壓倒性勝利,成功當選市長,這一成就證明了他在政界的實力和受歡迎程度。梭羅市長的經歷讓吉伯朗在政界嶄露頭角,逐漸被視為印尼政壇的新星。 今年的總統大選中,吉伯朗接受普拉伯沃邀請,共同組成競選搭檔,以年輕、活力與穩健的形象成功吸引選民支持。最終,這對搭檔成功贏得選舉,吉伯朗也一舉成為印尼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他的成功,象徵著印尼年輕一代逐漸進入政治舞台,為印尼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普拉伯沃和吉伯朗的上任象徵著印尼政壇的新局面,兩人背景截然不同,卻組成了新政府的重要領導團隊。普拉伯沃以其豐富的從政經驗和穩重的形象,讓人期待他能為印尼帶來穩定的發展;而吉伯朗則代表了年輕一代的活力和創新思維,為印尼政壇注入新鮮血液。這種年齡與經歷的互補,讓他們成為了理想的搭檔,也使人們對印尼的未來充滿希望。 未來,普拉伯沃和吉伯朗將面對來自國內外的諸多挑戰,包括如何應對印尼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推動經濟增長、維護國家安全以及提升民生福祉。普拉伯沃的豐富從政經驗和對國防的深入了解,將有助於強化國家安全政策。而吉伯朗的年輕活力和創新思維,或許將推動印尼在經濟和科技領域上的進步,讓印尼在國際舞台上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這次總統與副總統的組合被認為是歷史性的,也許會引領印尼走向新一波的發展浪潮。普拉伯沃與吉伯朗肩負著印尼人民的期望與重擔,他們的領導風格和執政方針將對印尼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個新的政治時代,普拉伯沃和吉伯朗的合作模式和領導能力,無疑將成為印尼未來幾年發展的關鍵因素。
-
《對華政策》印尼新總統普拉博沃:不結盟外交路線,平衡對美中關係的中美並存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邱翌瑄﹞ 在剛剛上任的印尼新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競選期間,他多次強調將延續印尼長期堅守的「不結盟」政策,表示將與美國和中國等主要國際力量維持良好關係,以促進印尼的國際穩定和發展。普拉博沃強調,印尼在外交關係上將秉持平衡原則,不會偏向任何一方,力圖成為友好合作的橋梁。 今年5月,普拉博沃在接受半島電視台專訪時明確表示,印尼樂意與世界各國建立友誼。他說:「我們邀請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各國。我們與你們成為朋友,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與中國、印度、俄羅斯成為朋友。」這番話強調了印尼的外交政策--不僅與西方國家保持良好互動,同時也積極尋求與亞洲大國之間的和平合作。 去年,印尼智庫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CELIOS)發布了一份報告,深入分析了當時三名總統候選人與中國的互動情形,進而預測其當選後的對中政策。 報告中指出,普拉博沃對中國抱有正面的看法,並且「極有可能」與中國維持友好關係。身為佐科威政府的國防部長時,普拉博沃就曾與中國官員多次會晤,並展現出他對中印關係的重視。 普拉博沃主張,印尼與中國的關係應該像「兄弟」般親密,以此來穩定區域與全球的和平。他曾公開表示,中國在減緩貧窮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印尼應該向中國學習其經濟發展和扶貧的有效經驗。 新任總統普拉博沃的就職,將為印尼在國際舞台上注入新的活力。他的立場與政策,或許將使印尼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政治的重要調和者,在推動多邊合作、穩定區域局勢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印尼百知識》印尼必嚐美食 Martabak:甜鹹兩味皆絕配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程平靈﹞ 想知道印尼副總統也經營Martabak是啥嗎? 如果您到印尼旅遊,絕對不能錯過這道在地風味小吃--Martabak!這種煎餅類的美食,或許對許多外國旅客而言相當陌生,但它確實是印尼人最愛的街頭小吃之一,同時也是亞洲最典型的小吃,名字也很多樣化。 印尼的Martabak是啥? Martabak是一種用發酵麵糊製成的煎餅,將麵糊倒入圓形煎盤上,受熱後發脹成鬆軟的餅皮,再加入各式豐富的餡料。Martabak分為甜味和鹹味兩種選擇,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甜味Martabak通常以炒香的花生碎、奶油、巧克力等餡料為主。當厚實的餅皮包裹住香甜的餡料,一口咬下滿滿的幸福感隨即湧上心頭,讓人回味無窮。 鹹味Martabak則以蛋、雞肉或牛肉為主(鮮少使用豬肉),或是單純的原味,通常可以選擇一般大小或加大版。加大版的Martabak餡料更加豐富飽滿,適合與朋友或家人分享。不論是甜味還是鹹味,Martabak的餅皮都比較厚實,餡料也非常充足,讓您一口咬下就能感受到豐富滋味填滿嘴巴。 份量十足,適合分享 由於鹹味Martabak的餡料包含蛋、肉等原料,售價較高,一份約為四萬印尼盾。份量十足,一份Martabak 當作晚餐已足夠一至兩人享用。無論是旅行途中的午餐或是當地特色小吃,Martabak都是您不可錯過的美食體驗。(溫馨小提醒,每個人腸胃適應不一樣,比較敏感的人可以選擇印尼副總統開的連鎖店) 探索印尼味道,別錯過Martabak 來到印尼,記得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這道地的風味!別因陌生而與美食擦肩而過,Martabak是能夠完美呈現印尼風味的小吃,無論您喜歡甜的還是鹹的,它都會帶給您難忘的美味體驗。 *小編偷偷說:金門也有類似的,就是滿煎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