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木偶劇團抵金公演
大陸福建泉州市木偶劇團在春節期間抵金,將進行十一場次的巡迴公演,昨日首場演出晚間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在泉州市木偶劇團帶來最精彩木偶劇獻給金門鄉親作為春節、元宵節賀禮同時,這次公演也為兩岸文化交流再寫下最新的一頁。
泉州市木偶劇團首場公演,昨晚七時三十分起在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縣長李炷烽偕夫人吳麗鳳、副縣長楊忠全、計畫室主任楊肅池、教育局長盧志輝、縣立文化中心代主任薛祖森,及地區鄉親八百餘人共同欣賞精彩木偶劇演出。
縣長李炷烽首在致詞時,向來自對岸原鄉和金門鄉親拜晚年,祝大家順利、健康、幸福。他也指出,在春節前想到邀請泉州木偶劇團來金演出,的確是金門歷史的盛事,而成立近半世紀的泉州木偶劇團,在過去十年中,來過寶島台灣五次演出,而近在咫尺的金門卻未有機緣看到,在泉州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帶來團員作精彩演出,是讓金門鄉親相當興奮。
李縣長指出,古稱懸絲傀儡、線戲,和俗稱「嘉禮戲」的木偶劇,在金門敬天公時也常演,而提線木偶早在宋元以至今這一千年來就負盛名,泉州木偶劇團傳承、保護了中國傳統戲劇,並結合現代戲曲,使其更上層樓,並多次出國於東南亞、非洲、美國等地和在大陸各省巡迴演出,團中並有國寶級大師黃奕缺精緻功夫,這樣來金演出,透過兩岸文化交流,都能讓中國人更了解中華悠久博大精深文化,和同享一家親喜悅。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則對該團在新春佳節之際來金公演,心情激動同時,認為金門和泉州淵源深厚,兩地相隔距離很近,結果來得最遲,這趟金門行是所有團員期待最久,在新春期間也祝金門鄉親新春吉祥、馬年馬到成功。他並在介紹演出「鍾馗醉酒」劇碼時,希望以鍾馗的精神象徵,為鄉親驅邪、討吉利。
泉州市木偶劇團來金巡迴公演,自昨晚首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推出第一場演出後,將持續到二月二十七日止續進行十場次巡迴各鄉鎮的演出。各場次演出時間除了烈嶼鄉安排在下午二時至三時三十分之外,其餘各場次均安排在晚間七時至九時演出,各場次演出分別為:
二月十九日(農曆初八),縣立體育館;二月二十日(農曆初九),瓊林村及金城鎮城隍廟戲台;二月二十一日(農曆初十),烈中禮堂;二月二十二日(農曆十一),烈中禮堂;二月二十三日(農曆十二),沙中體育館;二月二十四日(農曆十三),寧中活動中心;二月二十五日(農曆十四),湖小體育館;二月二十六日(農曆十五),金城鎮城隍廟戲台;二月二十七日(農曆十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泉州木偶劇團一行二十五人,由團長王景賢領隊抵金,團中尚包括有大陸國寶級木偶大師黃奕缺擔任藝術指導,和多位二級、三級、四級演員和工作成員。另泉州市政府科長楊安石、人事局幹部黃振良、宣傳部幹部熊志強、委辦科長李艾克及泉州電視台、泉州晚報兩名記者也隨團來金採訪。
泉州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俗稱「嘉禮戲」,自宋元以降即廣泛流行於泉州地區,並逐漸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規制與製作、表演藝術。根據新華社的報導指出,所謂「提線木偶劇」係由人在幕後操縱絲線懸提的木偶演出各種故事,而泉州的木偶身長約二點五尺,提線少則十六條,多則三十條,因動作簡繁及角色需要而有所增刪,透過合理與嚴謹的佈線與線規,以及背後「演員」精湛的操縱技巧,呈現出靈活而極具真實感的舞台效果。傳統的提線木偶劇原本僅有平面戲台,進入現代之後增加了「立體天橋」式舞台,增設地台,擴大了表演區,也增加了縱深感,舞台調度日趨靈活。演出時,有時一個角色的動作就包含了提線、杖頭、掌中等不同操縱技巧,木偶背後的「演員」也由一人增至雙人。而來金巡演的泉州市木偶劇團,係一次呈現傳統「八卦棚」式、「天橋高台」式,以及「人偶同台」式等三種表演形式。
據泉州市木偶劇團提供的背景資料指出,所謂線戲採典型「演員中心制」,以演員的特異表演為劇團的核心。據說,清末泉州龍班的林承池,能操縱木偶演出拔劍、撐傘等動作,虎班的何綻還能在一瞬間完成擱腿、出手、握劍、轉目等四個細膩的小動作。近代的國寶級演員黃奕缺則以線功高超、設計奇妙、形神兼備、個性豐富等特質享譽海內外。
目前在泉州市木偶劇團擔任藝術指導,現年七十五歲的黃奕缺,擁有「木偶大師」的盛譽,堪稱享譽國際的「國寶級」人物。被暱稱為「缺師」的黃奕缺,所演出的「三姐下凡」、「水漫金山」、「火雲洞」、「聰明的猴子」、「三打白骨精」等劇目常令觀眾為之傾倒,由黃奕缺創作的「馴猴」、「青春夢」、「鍾馗醉酒」等劇目更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據說連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看了黃奕缺的演出,都忍不住稱讚「絕活、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