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有意借助「積體水路」概念解決水荒問題中研院院士許靖華抵金推廣蓄水新概念並爭取支持李縣長表示高度興趣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961
字型大小:

因提出「積體水路」概念來替代高雄美濃水庫興建方案,在一九九九年榮登國內環保十大新聞之一的中研院院士許靖華,昨日拜會縣長李炷烽,希望爭取支持在金門試驗性建構積體水路。李炷烽認為,多年來中央投注大批經費在金門開發水資源,但卻看不到具體成效,如果積體水路的構想能夠成功,將可有效解決金門水荒,責成相關單位全方位爭取中央相關部會支持,為水資源開發另闢蹊徑。

旅居瑞士三十餘年,擁有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碩士及加州州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的許靖華,曾因提出「積體水路」概念替代高度爭議的「美濃水庫」興建案而一時聲名大噪,為了推廣該項計畫,許靖華昨日特別專程來金拜會縣長李炷烽,並就金門積體水路計畫再次進行簡報。許靖華指出,興建水庫是「新石器時代」的舊思考,海水淡化處理則既成本過高,不具經濟效益,加上淡化後產生的微量元素可能危害人體與污染環境,都不是理想的水資源開發方式。許靖華指出,其實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把雨水儲存在地底下,把地底當作大水庫。

許靖華表示,所謂積體水路的原理是,雨季時將雨水注入地底成為地下水,將水涵養在泥砂縫隙中,透過特殊井道將蓄水引流至各處,這就是「積體水路」的基本原理。許靖華說,事實上地底下本來就存有大量地下水,可惜未能善加利用,而積體水路的作法就是利用地底下這些儲存空間,以簡單的方式增加地下水含量,必要時再加以取用,以數百個甚至數千個分散式系統,來代替一個集中式的水庫,將水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降低至最低程度,許靖華並以「高階思考,低階技術」來形容這項設計。

李炷烽聽取簡報後,對該項構想具有高度興趣,事實上該項計畫在老縣長陳水在任內也已經擬具初步計畫,只可惜並沒有繼續推動。李炷烽指出,多年來中央投注了大量經費在金門從事水資源開發水,每一筆錢都記在金門的頭上,但卻看不到太多具體成效,所採用的方式則僅治標未能治本。李炷烽認為,與其繼續虛耗經費,倒不如用務實的態度,研究從大陸接水、接電的可能,或者從事「積體水路」等創新的試驗。因此李炷烽特別責成工務局等相關單位應儘速與水資局等中央相關部會進行聯繫,並結合立委的力量,以爭取中央專案、專款的補助。李炷烽強調,這項全國首創的試驗性創舉,值得中央高度關注,一旦試驗成功,也能將此寶貴的「金門經驗」推廣至全國同樣有缺水困擾的縣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