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昨與地區各級學校校長、教師會代表座談
來金訪視的新任教育部長黃榮村,昨日與地區各級學校校長、教師會代表座談,對高雄應用科大金門分部升格的問題,表示支持升格獨立為「金門技術學院」,最快在下學年即可付諸實現,他同時也宣佈要為金門規劃教育實驗專案提供福建台商子弟就近就學,教育部將與政府相關部會研究協商,預計兩個月內提出方案做法,並承諾國民教育往下延伸一年政策提前在金馬試辦,以及優先改善高中危險教室等。
教育部長黃榮村昨日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前往寧中小實際了解九年一貫課程推動情形,並與地區各級學校校長、教師會代表座談。
各領域教師授課節數,教育部也應有參考數據供參考;教師第二專長進修管道,教育部宜及早規劃,以免影響學生受教權益;教師分級制度,對教師參與教學計畫編寫、校務發展等,有正面助力,宜早推動。
黃部長也指示相關部門針對王世宗提出的問題進行研討處理。
寧中小校長王世宗報告該校試辦九年一貫課程的過程,同時也提出多項面對疑難與建議,包括:為維護試辦學生之多元入學測驗權益,七年級以舊教材,搭配課程綱要節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兩領域需提前授八年級教材;以及教師授課時段、時數及兼職教師授課節數。
縣府教育局長盧志輝作簡報後,也提出縣府建議的多項事項,包括:請規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門分部,獨立設校為「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以提昇學術領域。
黃部長也就高雄應用科大金門分部升格的問題指出,高雄應用科大已經提出將金門分部獨立為「金門技術學院」,最快在下學年即可付諸實現,雖然現階段教育部政策決定不再新設大學,但如金門以技術學院為基礎,充實現有條件,在大家努力下,幾年後金門成為有大學的縣也不是不可能。
縣府也建議請獎助閩南台商子弟來金就學,李縣長指出:縣府也建議請獎助閩南台商子弟來金就學,並協助充實學校各項軟硬體設施,民國八十九年,中央特別立法訂定離島建設條例,規劃金、馬外島與大陸試行小三通,相信在此建設條例以及小三通政策的引導下,金門將邁向歷史進程的一個新起點,金門地區學校林立,教育普及,可容納五至八千個國中、小學就學機會,教育人員素質佳,師資設備及教育環境優良,若台商子弟在此就學對爾後繼續回台升學,將不致發生課程銜接之困擾,為促使台商子弟來金就學,必先創造條件,並在生活設施上優先考慮與照顧。
金馬地區兩岸交流協會副理事長、立委吳成典與旅台金門鄉親之友聯誼協會理事長胡偉生也提出ROT專案,即租用早年擴建但如今閒置的校園與校舍設施,再由台商以公辦民營方式辦台商子弟學校,提供幼稚園到高中就學機會,並計畫與對岸廈門大學合辦EMBA在職學分班,提供台商在職進修機會。
黃部長對台商子弟來金就學問題指出,台商子弟回國就學與到大陸就業的定位很不一樣,在國內就學當然要回歸主流,從福建回金門就要到金門各級學校就學,教育部也願意協助促成政府核定赴大陸的台商子弟方便就學,不獨立設校,則可以找一所國中校舍,不過,因涉及兩岸定期航班,法令鬆綁,教育部必須與陸委會等相關權責單位研究協商,預定在二個月內提出說明。
黃部長表示,將朝在金門和馬祖共同規劃教育實驗計劃來做,充分利用金馬現有教育的資源以方便台商。
黃部長也針對金門與廈門大學合辦EMBA在職班的建議表示,這個問題太複雜,教育部還是先找對大家利多於弊的建議項目,如台商子弟就近回金門就學的問題先促成再說。
縣府也建議請促成師範院校來金開設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他指出,地區教師進修意願高,但由位處離島,囿於交通不便與時間上的設限,無法如同本島教育同仁方便各項進修活動,為繼續提昇地區教師未來素養,落實終身學習理念,請教育部協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或其他師範院校來金開設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進修時段可利用週休二日及寒暑假上課,並公開招生,縣府配合提供上課場地與必要之行政支援。
縣府也建議優先補助辦理兩岸三地學校城鄉交流活動經費。
金門高中也建議請比照國中小降低高中班級學生人數,每班為三十五人;「請比照台省補助山地學校,給予實施低程度學生之補救教學教師鐘點費;離島地區高中(職)學校,請也能納入行政院離島建設條例文教建設中辦理,以利高中(職)教育發展,黃部長表示會優先補助充實教學環境。
與會人員也建議重視中輟生問題;離島囿於經費,希望教育部大力支援,台商子弟來金就業方案應有完善的配套措施;重視青少年沉迷網咖問題,有完善的規範管理措施;小金門離島師資流動率高,建議保送制度應明確約束保送教師留在最缺乏師資的學校。
黃部長承諾相關單位會針對各項問題在一個月內做出具體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