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研商水頭興建臨時候船室乙案李縣長指示「要快」、「要省」兩項原則
人走水頭、貨走料羅的小三通新政策上路後,民眾一再抱怨「兩地通關」帶來的不便,縣府昨日特別針對水頭興建臨時候船室一案進行研商,縣長李炷烽特別指示「要快」、「要省」的兩項原則,希望能在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創造最大效益,盡快為民眾提供便捷而舒適的基本服務。
金廈間的小三通從限制由料羅進出,到開放人走水頭、貨走料羅,民眾仍對「兩地」通關的措施迭有怨言,認為從水頭上了岸還得專程跑到料羅「通關」,無異於「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中央駐金單位對水頭通關遲遲不肯鬆口的主要原因,卡在通關設施的付之闕如。縣府為儘早突破政策,昨日邀集相關部門針對水頭旅客候船通關的臨時建築進行討論,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副縣長楊忠全、建設局長陳朝金、工務局長張忠民、消防局長吳興邦、港務處長莊永才及主計、水廠等相關單位均出席參加,聽取建築師沈金柱的規劃報告。
根據承商的規劃,將在水頭碼頭的空地上興建一幢佔地近五百平方公尺的鋼骨結構臨時候船室,以及全長四十餘公尺的候船廊道,總經費高達一千餘萬元。李炷烽在會中指出,該項建設只是一個臨時性、應急的措施,早一天完成就少一點成本的負擔,如果一拖兩三年,到時候旅客聯合服務大樓落成了,這幢臨時通關候船室的存在就失去意義了,而未來港埠整體建設也不允許這種臨時性的建築物破壞景觀,因此下達「要快」、「要省」的指示,希望承商及相關部門要特別注意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