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提縣府籌設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規劃期中簡報

中華經濟研究院提縣府籌設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規劃期中簡報
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作「兩岸關係中金門產業發展規劃研究──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規劃案」,昨進行期中簡報。縣長李炷烽對政府在金馬地區試辦小三通一年多以來,質疑陸委會對小三通在政策開放上以政治考量、意識型態掛帥,致政策讓人摸不著邊,又要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策方向行事,認為「鑰匙不開,空有寶山也沒用」,因此希望中央應就地方事務授權地方政府處理,否則地方政府既無權利又要被賦予責任,則在施政推動顯然是阻礙難行。
這項規劃研究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規劃案期中簡報,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起至四時三十分,在縣政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審查委員和經濟部商業司、農委會、財政部、金防部、金管處、縣商業會、縣總工會等代表出列席與會。
會中,與會人員也聽取規劃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所作的委託規劃案簡報。中華經濟研究院針對金門縣政府推動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提出主要研究目的包括:金門在台灣與大陸產經互動關係中的發展機會;由「小三通」至「大三通」,金門產業發展所受影響及因應對策;金門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的可行性方案;金門在中長期可發展的「優勢產業」和「策略性產業」,及應有的配套措施。
而中華經濟研究院對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及「加工產業區」之規劃建議方案,提出:應以人力、時間及成本等為優先考量原則,避免大型土地開發,造成公共建設品質降低、市場競爭轉變、經費不足等現象;產業園區在開發初期研擬用地面積約三十公頃,就整體產業園區工程規劃設計、發包及施工作業,開發期間估計約三至四年(不含土地取得與變更時間);建設開發經費預估逾新台幣十五億元(不含括土地取得費用);因其經費龐大,應申請中央或上級機關編列預算補助,以期順利推動產業園區工作。
與會多位審查委員和列席的中央單位代表,也就規劃案提出園區廢污水處理很重要、兩岸匯兌、土地問題、地點選擇、定位問題、開發經費、開發期程、競爭力、工商綜合區、開發條例訂定、中央政策宜開放、結合觀光發展、保留基礎產業::::::等,提出建議和意見。
縣長李炷烽在會中也對陸委會未派員出席參加,除了表達不滿外,也建議陸委會應負起促進兩岸關係職能,如陸委會還是樂得輕鬆、漠不關心,這樣也形同給金門自主的空間。他並希望規劃單位在規劃本案時,能朝可行、具體方向研究,並就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最重要的是中央政策明確支持,期待陸委會在政策上能適度開放,否則地方政府在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無功。
李縣長指出,以去年的晉江商展和這次將舉辦的福州展售兩次申請案,陸委會應做相對的配合,但反而是申請手續更繁瑣、複雜,讓人不得不質疑陸委會對小三通政策的誠意。而陸委會以書面資料表達對金門推動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的意見,提到兩個合併一起訂定條例的不一致性,及希望地方政府應配合中央政策,依金門和大陸通航辦法辦理,避免違反中央政策。在中央政策不明、定位不清情形下,則是主觀的期待提出和對岸互相設置的構想。而他並對金門工商綜合區到目前未有人提出申請,要依都市計畫法相關程序辦理,進行關心和了解。同時建議中央應對金門實施免關稅措施。
李炷烽也對大陸貨品和台灣貨品不能經金門中轉出口進出到台灣和大陸,是中央政策的扼殺,致讓百姓誤解和怪地方政府無能,形同被「閹割」的痛苦,也以民選首長向中央表達金門心聲,除希望中央在政策上更加放寬、適度開放外,以助外資的引進,而鄉親也要有共識共同努力,對不合宜的措施自力救濟。他並對金門民間有三千多條牛隻,已經很久都不能銷台,問題還是圍繞在涉及定位問題,也抨擊中央主管單位的做法,認為頑石很難點頭。也同意計畫室主任楊肅池所提出問題的關鍵在中央政策是否支持,政策不開放一切就沒有希望和著落。
李縣長也希望縣府相關部門,就會議與會所提質疑、難題、困難,以書面資料簽報向長官反應,或透過立法委員向相關部門反應。而對陸委會對金門推動設置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加工產業區的相形不是很重視,也提議規劃案未來在期末簡報或審查通過後,向陸委會借場地作簡報,並請陸委會就相關問題作答覆和表明政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