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攝影家余如季拜會李縣長暢談用影像記錄金門風貌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縣府報導。
點閱率:714
攝影家余如季拜會李縣長暢談用影像記錄金門風貌

攝影家余如季拜會李縣長暢談用影像記錄金門風貌

應邀來金舉辦「鷺鳥兩門親」攝影個展的余如季,昨日拜會縣長李炷烽,余如季曾用影像記錄了金門早期的居民生活和金門樸實的景物,他也當場向李縣長介紹拍攝的影像歷史記錄,李縣長相當的歡喜說:這些畫面可都是金門的寶,非常珍貴,見證了金門的發展,李縣長要求教育局作一規劃,結合金門攝影學會,搜集更多歷史記錄影像,可到南洋僑鄉地舉辦展覽,勾起老鄉僑對家鄉早年的回憶,也可到大陸展出,讓大陸同胞更了解金門、認識金門。

余如季、余立父子檔應邀在本縣縣立文化中心作一場名為「鷺鳥兩門親」的攝影個展,昨日下午三時許,在縣府教育局長盧志輝、課長許能麗的陪同下,前往縣政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受到李縣長的歡迎。

曾任台視記者的余如季在五○年代,曾多次到金門,透過專業攝影技巧和藝術家的心情,拍攝許多歷史畫面,累積約有六百餘張黑白照片,之後又陸續多次來金拍攝、錄影,至今已累積數千張珍貴的彩色照片和幻燈片,以及數十個小時的錄影,影像資料相當豐富。黑白照片內容包括:金門五○年代的古蹟牌坊與古厝塔石、戰爭後的斷垣殘壁、早期的農村生活、兒童與老人的影像、戰地風光與勞軍活動、陶瓷加工與陶土開採、鴛鴦馬與廟會、金城與山外的街景、海濱、湖泊、太武山自然風光等,彩色照片及幻燈片內容更是豐富,包羅萬象,還有錄影方面也包括自然生態、民俗古蹟與現代金門人民的生活點滴等。

昨日,余如季就帶著部份早年拍攝的金門景物影像,及編印出版名為「金門行」的攝影作品贈送予李縣長珍藏。

李縣長仔細的觀賞攝影作品,余如季也詳加說明,李縣長對余如季為金門這塊土地所投注的心力及付出的感情,十分感謝與敬佩,可說是用鏡頭來為金門寫歷史,每一幅作品都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

李縣長指出,金門許多公共建築物,及公共設施,正欠缺有關早年金門歷史影像,未來可用這些珍貴的影像,來讓觀光客了解金門發展歷史,也是年輕一輩、學子的活教材,激發愛鄉的情懷。

李縣長也要求教育局作一展覽的規劃,結合金門攝影學會,搜集更多有關金門的歷史影像,到東南亞各地僑鄉舉辦展覽,李縣長說,現代的東西不一定吸引人,但是珍貴的歷史影像,定會勾起早年離鄉背井到異地打拚的老鄉親對家鄉的回憶,十分有意義。同時也可到大陸各地展出,讓大陸同胞透由影像來認識了解金門。

余如季說,他對金門有一份濃濃的感情,金門已是他的「第二故鄉」,四十五年前第一次到金門,以金門海灘拾到的貝殼,連同第一封情書寄給他的太太,就與金門結下不解之緣,四十五年來他來金門拍攝一景一物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金門留歷史,未來還是會持續的拍攝下去。

在民國五十八年之前,余如季的攝影作品就已得到社會肯定,民國五十六年以「白鷺人家紀錄片」榮獲第十四屆亞洲影展獎。五十六年以「白鷺人家劇情片」榮獲電影金馬獎。五十八年迄今又榮獲兩座金馬獎、四座電視金鐘獎及多項報導攝影獎,五十八年國防部與金防部特邀請余如季到金門攝影,為「古寧頭大捷」二十週年紀念出版一本「金門行」圖書,並舉辦照片展覽,所以在五○年代他就曾到過最前線「馬山」與「大膽島」拍攝對岸的大陸,「金門行」攝影作品並在台北市歷史博物館及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巡迴展出,最後將全部展出的作品捐贈給金門防衛部,供金門長期展覽。

近十年來余如季特別熱衷拍攝自然生態影片及照片,對於金門的自然生態環境也特別感興趣,一年數次提著大批的攝影器材「深情」造訪金門,這次來金舉辦的「鷺鳥兩門親」攝影個展,為什麼有這份心情,他說,很有意思的「溫馨、親情」畫面,因為廈門(鷺島)的鷺鳥有著白天在金門覓食,晚上飛到廈門憩息的習性,兩岸之間的深情,自然生態亦有同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