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省府昨辦全面品質管理專題講座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省府報導。
點閱率:1,466
字型大小:

福建省政府昨日舉辦一場「全面品質管理(危機管理)專題講座」,省主席顏忠誠致詞時強調各機關、社團、個人都要有危機管理的概念,及危機意識,才能冷靜有效率來處理問題,讓災害降到最低的程度,尤其各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務時能於事前的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讓危機變為轉機。

這場專題講座,係於昨日上午九時假縣立體育館舉行,地區各單位、機關、社團均派員參加,邀請義守大學大眾傳播系主任劉廷揚,以「危機管理」為題來傳授有關公共關係與危機管理的概念。

省主席顏忠誠致詞時指出,危機管理是重要課題,舉凡各機關、團體、個人都要有危機管理的概念,一個人平常要有危機意識、常識及觀念,才能防患未然,也才能冷靜有效率來因應處理,將災害降到最低程度,消弭災害於無形。

顏主席指出,公務部門人員面對劇變的環境更要建立危機管理的概念,在處理公務時能於事前的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讓危機變為轉機。

顏主席表示,近幾年來,政府部門處理災害已提昇效率,但卻是過去災害經驗的慘痛代價,期望每一個人都要有危機意識,化阻力為助力。

劉廷揚指出,危機管理有三部曲,危險與機會結合,危難與契機互現,大部份人只見其危險,而看不到其中的契機,只想到事後的收拾殘局,降低損害,卻忽略了事前的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所以大部份的人一聽到危機,便立刻把它歸類到負面不良的人事物,不但避之唯恐不及,最好是直接列入「拒絕往來戶」,永遠別見到的好,其實,危機的外表是危險、危難,但其內涵卻極可能包藏著機會或契機的。

劉廷揚指出,危機處理是整個危機管理系統中的一部份,它是指管理系統未能發揮防制的功能,而使得危機爆發時,當下的處置方式而言,真正好的危機管理系統所講求的不是將已爆發的危機處理得多好,而在於事先能洞察危機的存在,並給予適當的宣洩,使其中的危險成份降到最低,機會因素升到最高,所以,危機管理有三個階段,即事發前、事發當時,以及事發後,在危機尚未發生前的潛伏期,便要有平時如戰時的準備,除了增強本身的抵抗力。以防範危機的發作之外,更要對一旦發作時的處理方式做萬全的準備,務使危機形成的傷害降到最低,危機發生並處理完之後,除了即刻對處理時的缺點做演練,以記取教訓之外,並應針對原因檢討改進,以避免相關危機的再度發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