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醫療資源浪費考量醫師負荷及病人權益七月一日起健保實施總額支付制度
從七月一日起,中央健康保險局對各醫院實施總額支付制度,也就是依醫院申請給付的成長率,給予一定的限額,由醫院內部自行調整,目的除了杜絕醫療資源的浪費之外,同時也考量到醫師的體力負荷和病人的看病權益。
健保局指出,實施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健保局事先設定一年半的西醫基層醫療院所門診總醫療費用,醫師則在此預算範圍內提供就醫民眾所需的門住診服務;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確保醫療服務品質,讓健保民眾都能獲得適切的醫療照顧,進而提昇專業自主權,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分配,推動醫界自我管理。
健保局表示,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實施之後,民眾就醫權益及醫療給付範圍並沒有減少,包括:診察、檢查、處方箋的給予、治療材料的給予等健保給付的服務項目,民眾都不需自付差額。實施之後,如有屬於原有健保給付之項目,卻被醫師要求自付差額之情形,可與健保局聯絡,電子信箱地址是:edu02@mail.nhi.gov.tw 或利用免費諮詢服務電話0800-212-36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民眾質疑實施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之後,醫療品質是否會受到影響?健保局表示,對民眾而言,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的實施與否,其實並不影響給付項目或就診方式,反而會因為醫師更注重預防保健及治療成效,而使得民眾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因此醫療品質並不會受到影響,同時為了確保醫療服務品質,在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的規劃中,特別加強品質確保及指標監測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