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推動境外加工出口區日商感興趣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706
字型大小:
縣府推動境外加工出口區日商感興趣

縣府推動境外加工出口區日商感興趣

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次長相島元行昨日來金考察投資環境,對縣府設置「境外加工出口區」並專案引進大陸勞工的構想相當感興趣將透過交流協會將訊息透露給在台日商。

相島元行昨日在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專員鄭全成、高雄市電腦公會常務理事左敏捷、台灣國際工業合作發展促進協會秘書長李易原等人陪同下,上午前往縣府拜會,受到副縣長楊忠全的熱烈歡迎,並由縣府安排參觀酒廠、料羅及水頭碼頭,實地瞭解金門投資環境及小三通各項相關資訊。

透過鄭全成的翻譯,楊忠全向相島元行簡介了金門投資環境與現況,並簡單說明小三通實施情形。楊忠全並指出,縣府刻正積極推動結合了出口導向及境外航運等特色的「境外加工出口區」,希望專案開放得引進大陸廉價勞工,串連起廈門至金門的原物料供應線,吸引台商或外資來金投資設廠,組裝後的成品則直航廈門外銷國際,讓金門成為台商、外商的生產中心。

李易原則表示,金門若設置加工出口區,將具有離島建設條例優惠法令,兩岸聯繫重要橋樑的小三通,以及加工出口區本身的良好設廠服務及完整國際行銷通路。倘若能夠進一步開放專案引進大陸廉價勞工,其投資條件將優於國內其他各加工出口區。此外,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商品必須以組裝完成、出口地點為「產地」,因此在金組裝將可打上Made in Taiwan的標誌,其產品價值絕非Made in China所能比擬。

聽取簡報後,相島元行一行轉往金門酒廠、料羅港及水頭港等處參訪,實地瞭解金門基礎建設成果。相島元行認為,以現階段侷限在金廈之間的小三通,商業利益不大,但相當看好縣府「境外加工出口區」的構想,將透過交流協會將訊息轉達給日商,作為評估商業投資的重要依據。

記者鄭大行

/縣府報導

積極協助縣府規劃設置「境外加工出口區」的台灣國際工業合作發展促進協會秘書長李易原昨日指出,目前台省各加工出口區廠商以高科技產業為大宗,平均每公頃土地每年可創造六千萬美元收益,如果金門能夠順利爭取設置,同時開放專案引進陸勞,勢必成為金門產業發展轉型的契機。

李易原係於昨日陪同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次長相島元行來金考察時做出以上表示。李易原在接受專訪時指出,外界對何謂「加工出口區」並不瞭解,也不清楚到底加工出口區有什麼實質效益。李易原說,以台省為例,各加工出口區的土地每年每公頃可創造六千萬美元的效益,而台灣對外貿易順差平均有百分之十三到十五來自於加工出口區的產值。

有人以為加工出口區就是傳統產業甚至夕陽工業的代名詞,李易原對此相當不認同,並舉出諸多實例來反證。李易原說,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目前廠商進駐率達百分之九十七以上,且其中七成為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的比例不到三成。高雄楠梓及台中潭子兩處加工出口區,廠商進駐率幾乎百分之百,其中潭子以光學儀器為主,楠梓則有許多知名半導體封裝業者進駐。幾處新近開闢的加工出口區,如規劃中的屏東已經有百分之七十八的招商率。今年剛剛設置的中港加工出口區,半年時間內整體開發率已達百分之二十八,並以每月平均百分之三的比例持續增加。

李易原強調,加工出口區的競爭優勢很多,如果能善用金門的地理區位、離島建設條例的法令優遇,以及小三通實施後的兩岸新情勢,一定能為金門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李易原透露,有關金門設置「境外加工出口區」的計畫,已於日昨由縣長李炷烽當面陳送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並轉交經濟部相關部門儘速評估其可行性。引進大陸勞工的構想在安全管制上已有腹案,勞委會、陸委會等相關部門亦持正面態度,但強調必須對當地及大陸勞工做出區隔。例如大陸引進之勞工僅限從事基層工作,幹部階層以上則由金門當地或台灣人擔任。李易原指出,最重要的是,籌畫過程必須結合金門各界力量,讓過去因缺乏就業機會而出走的人才,都能在加工出口區設置後逐漸回流,也才能真正讓金門產業轉型並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