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陳長文一行拜會縣府感謝協助成立備災中心

紅十字會陳長文一行拜會縣府感謝協助成立備災中心
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昨日率重要幹部來金訪視,並拜會縣長李炷烽,感謝縣府對備災中心成立所提供的協助與支援。會談中李炷烽提及十多年前在金簽訂的「金門協議」,為兩岸民間交流樹立良好模範,呼籲中央多給地方政府一點授權與彈性,讓金門也能小兵立大功。陳長文則強調博愛與人道,認為只要秉持這兩種精神,兩岸關係終能一步步走出去。
陳長文昨日率秘書長陳豐義及多位重要幹部搭機來金訪視規劃中的金門縣支會「備災中心」,並在金門縣支會會長王水彰等人陪同下,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就兩岸交流等相關議題交換意見。縣籍立委吳成典等人亦前往關切。
陳長文指出,金門縣支會成立的時間雖短,但所獲致的成果卻也最豐碩,特別對縣府撥出莒光山莊空間作為備災中心表示感激,未來總會將與支會共同努力,繼續充實軟、硬體設備及各項救難物資,也希望縣府繼續大力提供協助。
陳長文曾在一九九○年九月十二日與大陸紅會韓長林簽下了深具歷史意義的「金門協議」。長期關注並推動兩岸事務的李炷烽,對這段歷史過程特別感興趣。當時金門仍屬戰地政務,紅會在缺乏明確法律授權等不利條件下,還能順利簽訂協議,並成為爾後兩岸往來、交流的重要依據,李炷烽認為該協議已為兩岸民間往來樹立了良好模範。
陸委會目前正研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打算規劃所謂「複委託」模式,將部分協商工作交由民間處理。李炷烽認為這是相當務實的作法,希望中央政府能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走,務實面對並解決問題,多給地方政府一點授權與彈性,相信金門一定能夠「小兵立大功」。
陳長文則在會談中回憶了「金門協議」簽訂過程。陳長文說,當時雙方並無任何政治問題,也沒有什麼「一邊一國」,不過短短一天就把問題解決,簽訂的協議內容迄今仍由雙方遵循與執行。陳長文說,總結一句話,在人命關天的議題上,不論意識型態或法律條文都不具意義。陳長文強調,兩岸只要秉持博愛與人道精神,就能一步步走出去,也總能做出成績來。
中華紅會總會長陳長文率幹部抵金訪視實地走訪莒光山莊備災中心對金門縣支會在兩岸人道救助作為表示敬佩
記者李增汪/金城報導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陳長文,昨日上午率總會幹部抵金訪視,除了視察金門縣支會聽取理監事建言和心聲,並走訪了將在莒光山莊設立的備災中心。陳長文對金門縣支會成立二年六個月來推展業務和在兩岸人道救助的實際作為,表達敬佩,同時希望金門縣支會和每一位從事紅十字工作的成員,並能打心底去做博愛、人道關懷的服務,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訪問金門縣支會人員,包括會長陳長文、秘書長陳豐義、專案經理狄萊夫、訓練輔導處處長金國馨、社會服務處處長謝昭隆、青少年服務處副處長陳世人、國際及公共事務處副處長林秀芬、會務計畫處處長李鳴皋一行,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起並在賢庵里辦公處的金門縣支會視察和座談,也受到金門縣支會會長王水彰、常務副會長許金龍及近二十位理監事、志工的熱烈歡迎。
會中,金門縣支會常務副會長許金龍也報告了該會成立二年六個月來的業務推動績效和遭遇待解決的困難。同時總會列席的各處室也作業務的說明。
金門縣支會會長王水彰指出,該會成立二年六個月來,本著紅十字會的精神和目標努力推展博愛、人道服務業務,是做得有聲有色。而金門地理位置處在兩岸之中,人道救援工作做得好,是相對非常有意義。往後也將努力拓展工作目標,以推動紅十字的具體精神。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陳長文對金門縣支會成立以來,全力動起來,短短兩年六個月做了許許多多的事,也認為昔日有戰爭發生年代,當時沒有紅十字會組織,如今和平到來有了組織推展紅十字會業務,大家更要清楚和期許戰爭永遠遠離我們,世界不要再有戰爭發生。而博愛、人道精神應化在志願服務中,並做好組織和志工訓練。金門縣支會在救災備災有所應變,在軟硬體也要繼續加強,總會也會儘最大的力量配合和支援,一起為達成「紅心紅十日月同輝,人道博愛天長地久」共同努力。
陳長文也期許金門縣支會所有成員,本於和總會一家人的理念,大家不為名、利,一起為弘揚人道、幫助和服務人類,謀取人類健康與世界和平作出最大的貢獻努力。
會中,金門縣支會理監事也提請總會在經費上多挹注,以及在處理大陸浮屍能以專案考量雜支費申請。而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相關處室也希望金門縣支會能朝成立紅十字少年服務隊、規劃軍方在國際人道法的講習等多努力。至於經費補助方面,則會進行檢討,有多餘的會儘量協助。
而陳長文一行昨並前往金城莒光山莊勘查金門縣備災中心場地,對金門縣政府撥給四間教室作為備災中心場所,也表達由衷感謝之意。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並對金門縣備災中心場地整修撥款一百四十四萬元補助,預計在今年十一月中旬完工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