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院糾正政院試辦小三通成效不彰
監察院昨日對行政院試辦的兩岸小三通提出糾正,認為實施一年半來不論「促進離島地區建設發展」、「增進兩岸良性互動」、「改善兩岸關係」等目標沒有一項確實達成,所據以訂定法規命令之法律授權亦不夠具體明確,致使金馬等當地民眾認知與政策及法令規定落差甚大。
監察院為瞭解政府試辦「小三通」辦理成效,九十年八月由內政及少數民族、國防及情報、財政及經濟、交通及採購、司法及獄政等五委員會聯席會成員,組團實地赴金門巡察,發現「小三通」相關業務確有許多問題存在,該委員會遂於同年九月做成決議,推派林鉅鋃、林將財、李友吉、廖健男、趙昌平組成「五人專案小組」,經過了將近一年的調查後,昨日通過糾正行政院試辦「小三通」成效不彰。
八十九年四月五日三讀通過並公布實施的「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八條為試辦金馬、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提供了法源依據,經陸委會評估規劃後,同年九月完成兩岸「小三通」影響評估報告,同年十二月十五日發布「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規定兩岸「小三通」自九十年元月一日正式實施。根據行政院陸委會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布的「兩岸﹃小三通﹄推動方案」,則將試辦小三通的政策目標訂為「促進離島地區之建設與發展」,以及「增進兩岸良性互動,改善兩岸關係」。
監察院昨日通過的糾正案中,針對各項政策目標逐一予以檢討。在「增進兩岸良性互動,改善兩岸關係」方面,監察院指出,政策目標原在展現台灣善意,爭取對岸相對回應,盼藉單方、片面或「可操之在我」的作為,促兩岸關係獲改善。然而從「小三通」實施一年多來的實踐結果顯示,除非國際社會的關注發揮作用,否則實難以期待藉「小三通」有效導引兩岸走向實質和解。
在「促進離島地區之建設與發展」方面,監察院說,該項政策原本希望藉由人貨往來擴大離島地區發展利基,促進經濟繁榮,以照顧金馬等民眾生活。但觀察實際執行情形,卻發現「小三通」並未能滿足或符合金馬等地區民眾需求,尤其是在「小三通」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方面,與預期目標尚有距離。調查報告中指出,金馬地區當地居民人數不多,經濟發展條件不佳,其原因包括駐軍人數大幅減少、市場規模小、消費能量有限等,而「小三通」又禁止大陸貨物「中轉」來台,導致在當地居民質疑「小三通」如何能促進當地經濟繁榮?
監察院表示,行政院規劃試辦「小三通」,所據以訂定法規命令的法律,其授權內容、目的及範圍不夠具體明確,顯與「依法行政」原則相違背,實施迄今尚難達成所規劃之目標,金馬等當地民眾認知與政策及法令規定落差甚大,安檢及檢疫工作亦無法落實執行,非法交易仍然盛行,顯見行政院暨相關部會執行「小三通」業務成效不彰。
監察院通過糾正案後,將送請行政院確實檢討後並將改善作法函復監察院。
針對監院昨日通過對小三通實施成效不彰的糾正案,縣長李炷烽對此深有同感,抨擊中央及陸委會完全不顧民意趨向,而今年八月起放寬的小三通實施對象,則是一項割裂家庭的「政策之恥」。李炷烽甚至建議,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是否應虛心檢討並下台以示負責。
縣長李炷烽昨日透過媒體得知監察院通過對行政院實施小三通成效不彰的糾正案後,於下午接受地區媒體專訪,做出以上表示。
李炷烽指出,小三通實施以來,並沒有達到繁榮地方經濟的政策目標,反而在民眾身上加諸重重桎梏。地方政府在整個政策執行面上「有責無權」,既無力改變決策,又因為第一線面對民眾,必須承受來自民意的壓力,進而成了民眾的箭靶與出氣筒;真正有權的陸委會,則選擇躲在背後,不願傾聽地方聲音來進行改善。李炷烽說,小三通上路的一年八個月以來,若不是地方政府一肩扛下、一力承擔,這條路根本走不下去。
李炷烽在訪談中並透露了許多兩岸事務上不足為外人道,且只能做不能說的實例。李炷烽表示,為了協調大陸方面開放觀光客來金旅遊,縣府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努力,透過各種管道與對岸相關人員接觸、聯繫,原本安排大陸相關事務官員於四月份來金實地踏勘,申請案送出之後,陸委會卻要求對方補送在職證明、自傳、履歷表等證件,以致時程延宕迄今仍無下文。所謂「兩天一夜」、「團進團出」、「每日六百人」等原本就荒謬無理的規定,則成為具文,迄今仍無一位大陸同胞得以順利成行,小三通也成為單向通航而飽受民眾抨擊。
李炷烽說,陸委會對申請來金的大陸團體有好幾套標準,根本無法預測,現任廈門市台辦主任黃呈建,原擔任副主任時即已申請來金獲准,卻在升任主任之後不能成行。李炷烽質疑「這是什麼道理」?他說:「我們沒有善意的作為,怎麼會有善意的回應」?此外,今年八月份上路的小三通實施對象放寬措施,更是個割裂家庭的「政策之恥」!完全罔顧中國人傳統的倫理觀念,倘若有意經小三通管道前往大陸地區,就必須硬生生地將一個家庭給拆散,否則依據放寬後的相關法規根本無法成行。
李炷烽指出,以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愛惜羽毛的個性,如果做了兩年沒有績效,就該考慮是否要下台以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