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動員會報蒞金召開業務訪問座談副執行長康寧祥提醒軍民要有危機意識

行政院動員會報蒞金召開業務訪問座談副執行長康寧祥提醒軍民要有危機意識
國防部副部長康寧祥昨天以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身分到金門訪視動員業務並拜會縣長李炷烽,他在參加座談會時提醒軍民,面對小三通發展要有危機意識,平日應做好動員工作準備,一旦對岸翻臉要打起來,才能有效守土確保安全。
行政院動員會報九十一年度蒞金業務訪問座談會昨在金門縣政府召開,國防部副部長兼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康寧祥並在會中強調,因應兩岸三通趨勢,無論是追求和平局面或互通有無,大家還是要有危機意識,否則一旦對岸翻臉、兩岸打起來,有了萬全的準備,軍民把動員業務做好,才能有安全、繁榮的保障。
行政院動員會報金門業務訪問座談會,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起在金門縣政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兼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康寧祥、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台閩會報副執行長周康生中將、金防部司令賈輔義、行政院動員會報執行秘書謝雲龍將軍、金門縣政府局室主管、所屬機關多位主官、金門縣動員管理組等派員參加。
會中,並由金門縣政府提出動員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金門縣於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終止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金門縣政府於八十三年八月正式成立總動員業務組織架構,納入國家動員業務體系,並遵奉行政院所頒布之「全民防衛動員準備實施辦法」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推展實施要點」之規定,制定動員準備業務工作計畫、編組、職掌表等工作,積極推動動員準備業務,在中央相關部會、福建省政府之指導支援、縣長兼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召集人之提示督促,及金門縣政府各局室、地區各機關、學校全力密切配合下,使金門縣動員準備業務得以順利推展,成效甚佳。
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於九十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布施行,金門縣即依據該法並參酌「行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設置要點,延續原有之動員準備業務組織體系,成立金門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繼續推動執行各項動員準備工作,並將金門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設置要點、委員編組名冊、各單位承辦動員業務之人員名冊彙整,呈報於行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備查。
會中,縣長李炷烽也建議中央能對縣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每年度做經費上之補助,以利該項業務之順利推動。至於過去金門在管、教、養、衛方面,老百姓吃過期的囤積米,肝病率高,在七十八年以後才慢慢解除,因此,有關年度之軍需物資徵購用簽證問題,金門地區因屬離島,民生物資皆由台灣進口,都是民生消耗品,庫存量不多,且金門縣之大型工廠很少,只是一些小型之零星工廠,若要比照台灣縣市來辦理軍需物資之簽證,恐難滿足其需求,建請能由高雄等縣市作跨區支援,在物資的數量、品項上,才更能滿足金防部各軍種之需要。
李縣長也指出,金門既然沒有辦法提升為團管區設置,就應加強動管組織,在金門有五千多位後備軍人前提下,金門縣動管組組長位階也能由中校提升為上校較恰當,以符合戰地需求。
會中,國防部副部長康寧祥也指出,針對小三通的發展,面對大陸希望能求一個和的局面,互通有無,但是,希望大家要有危機意識,因為一旦對岸翻臉,就會互打起來,就要靠平日作戰準備和後備支援措施。他並以閩南語「門窗若沒裝攏、風吹就會打起來」來形容兩岸局勢。他說,部分國人一心想三通,但二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以後的變化誰能預料呢?萬一打起來怎辦?靠的是自己有充分的因應準備。
對於金門戰地政務終止後軍民關係愈來愈淡薄,擔任監察委員有九年負責巡察金馬的康寧祥語重心長地指出,不要把金防部當製造麻煩的對象,要當成是地方安全繁榮的堡壘,因為,萬一發生戰事,就要靠金防部平日作戰準備,希望縣府團隊做好守土措施,讓部隊安心在第一線守衛。
他表示,國防二法實施後,從中央行政院到地方縣市政府成立動員會報組織,正式建立動員體制,金門縣政府的縣政與金防部的軍政如果結合成功,做事將會無往不利,縣長做事成功率將會高達百分之八十,剩下百分之二十靠自己人緣人脈。
康寧祥並指出,過去金門縣發生災難,只能求助中央,拜託軍方支援,現在動員會報制度啟動後,一切運作建立制度,地方上縣長可以會報召集人身分動員軍民力量遂行救災,不必像以前求上級、求軍方。
會中,康寧祥聽取金門縣動員業務簡報,對於將後備司令部金門動管組組長納入會報編組的作法,認為值得各縣市效法,更能發揮軍民連繫功能,也贊同動管組長編階提昇為上校,並裁示將金門戰時物資籌備案向行政院動員會報提案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