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貨輪首航抵金兩岸往來更進一步

泉州貨輪首航抵金兩岸往來更進一步
兩岸小三通實施以來,昨日陸續有長安、泰發、瑩星、泉豐一六九等四艘貨輪前後抵達料羅港,其中泉州的「泉豐一六九」大陸籍貨輪,也於昨日首航金門,縣長李炷烽對這項兩岸往來的一大突破,甚表關切,認為兩岸之間貨物能務實推動,但是運費價格偏高,對兩岸人民皆不利,希望透過協商溝通,讓價格合理化,減輕鄉親的負擔。
泉州首艘經由兩岸中央核准直航金門的「泉豐一六九」砂石輪,昨日載運五百五十噸漳州沙子和二十噸花崗岩石板材,經由泉州后諸碼頭裝運啟航,並於下午四時左右抵達金門,在縣府港務處「金港一號」拖艇引水,緩緩駛進料羅港,岸上及「泉豐一六九」貨船上立即響起連串沖天炮聲,金門港務處也拉起紅布條歡迎泉州貨輪首航抵金,為兩地之間貨物往來再向前邁出一大步。
「泉豐一六九」號係大陸籍貨輪,隸屬豐澤船運公司,該船總長度四十七點六公尺,三百七十五噸,由泉州載運砂石建材抵金門,船上建材為桐甫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水池申請進口。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日在民政局長李增財、建設局工商課長楊廷標、觀光局代局長張國土等人陪同下到場關切,他指出,去年晉江商展,大陸籍「長安號」貨輪是以特准專案直航金門,而泉豐一六九則由泉州后諸港直駛首航金門,其他外籍貨輪也是藉由「彎靠」方式載貨抵金,在運費價格上以國際航線計算,(包含關稅每噸一千八佰元),因而造成運費太過昂貴偏高,對兩岸皆不利。他也希望透過兩岸協調,將運費價格比照國內行運費收費,才是較合理價格,免得造成鄉親重大負擔。
昨日抵達料羅港的其他貨輪,長安、泰發貨輪自廈門載運雜貨抵金,瑩星貨輪則載運漳州塊石共七千五百噸,在料羅辦好通關後,開往水頭碼頭卸貨。
「泉豐一六九」砂石輪在辦妥通關手續後,隨即以大型吊車進行卸貨,河沙係以貨櫃裝箱,現場立即出現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