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籲各電台在台灣為金門發聲
中華民國社區廣播電台協會昨日由理事長楊碧村率領,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由於社區小功率電台往往是最接近民間、最貼近民眾的傳播媒介之一,李炷烽特別針對小三通推動狀況提出說明,並呼籲各電台在台灣為金門發聲。
由全國六十五家小功率社區電台組成的「中華民國社區廣播電台協會」,六日假金門舉行第二屆理監事聯席會議,昨日並由理事長楊碧村率理、監事成員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的熱烈歡迎,並致贈「金門之友」紀念牌及金酒一打,電台協會則回贈一只木雕枕頭,祝福李炷烽縣政順利推展,一切「高枕無憂」。
由於小功率電台的發射範圍較小,與聽眾之間的關係也更趨密切,已成為國內一股不容忽視的傳播力量,李炷烽在致詞中特別針對小三通發展現況提出報告,並強力促銷金門。
李炷烽指出,目前國人對金門的需求及發展目標並不瞭解,政府高層每回蒞金訪視都行色匆匆,在短短兩三個小時內,到底能對金門產生什麼正確認知頗值得懷疑。李炷烽說,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第一次來到金門時,才發現原來金廈之間近在咫尺,彼此關係是如此的密不可分。連中央決策的官員對金門的歷史因素、地理環境都不盡瞭解,也難怪訂定的政策與地方民意會產生落差。
李炷烽說,小三通實施後,金門與對岸的接觸日益頻繁,他在接掌縣政之後,提出了「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施政主軸,希望讓金廈間恢復到五十年前密切往來的狀況,同時極力促成金門大橋甚至金廈大橋的籌建,認為只要目標能夠達成,金門必能突破現狀,不必再是個離島。李炷烽因此強調,包括金門鄉親及國內同胞,都有必要重新省思金門的定位與未來展望。
他指出,台灣方面在小三通實施後,認為金門不斷地「向左傾」靠向大陸,因此對金門產生了疑慮。李炷烽認為這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李炷烽說,我國實施了五十多年自由民主的制度,已讓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深植民心,倘若因小三通的實施,因金門與大陸的密切往來,竟然對金門失去了信心,該檢討的應該是台灣而不是金門。
他表示,不論台灣或金門,不論經貿或民間交流,兩岸之間的互動都更勝於各種對外關係,但反觀我國的政策,為了所謂尊嚴與主權,在外交關係上使盡力氣,兩岸關係上反而因為國內不同意識型態的衝突對立,兩岸政策顯得游移而卻步。在此情況下,也讓金門顯得有些進退失據。
李炷烽說,電台是與民眾最貼近的傳播管道之一,因此不厭其煩地將述說金門的心聲,希望透過社區電台為金門發聲,也為金門多爭取一點空間。
社區廣播電台協會理事長楊碧村對李炷烽的熱忱接待表示感激,也強調此行收穫良多,必將透過各電台把金門純樸的風土民情傳播到國內的各角落。
社區廣播電台協會六日在金門召開了理監事會議,會中通過決議,要求政府強力取締社區電台擅自擴大功率之前,應先展現公權力,徹底掃蕩非法地下電台,以解決地下電台所造的成干擾問題。
昨日來金召開會議並拜會縣府的電台協會成員,除了理事長楊碧村之外,還包括常務理事邱浩哲、詹敏,秘書長李維國,理事陳界旭、張田黨,監事戴金珍、洪維謙,工程顧問盧志明,會務顧問戴清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