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設加工出口區旨在引進產業「陸勞」只是招商配套方案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580
字型大小:

縣府為招商引資所提出的「設置加工出口區」並打造「境外航運中心」芻議,因建議專案引進「陸勞」,引起民眾廣泛討論,質疑將影響地區就業。縣府昨日特別對此提出說明,強調加工出口區的設置主要在引進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所謂「陸勞」只不過是招商配套方案,絕不致影響金門勞工權益。

縣籍立委吳成典日昨透過媒體披露陸委會答覆金門引進「陸勞」的相關訊息後,地區部分民眾擔心工作權益受影響,種種疑慮在坊間甚囂塵上。為了免除民眾無謂的疑慮,縣府昨日特別針對該項政策提出說明。

縣府指出,吳成典所提專案引進大陸勞工,係爭取中央在金門地區設立加工出口區的一項建言,該案早在勞委會主委陳菊訪金時獲得正面肯定。日昨立委沈富雄來金參訪時,也允諾協助推動。縣長李炷烽也特別準備相關計畫及資料,當面向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提出報告,目前已責成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籌組專案小組進行審查。

為了金門設置加工出口區計畫的周延與完整,包括縣府、縣議會等相關人員,日昨並安排前往台灣各加工出口區考察,作為擬訂計畫之參據,整個計畫的爭取過程可謂用心良苦。

縣府表示,加工出口區是行政院所劃定的境外航運中心,倘若能在小三通的架構下,爭取到在金設置加工出口區及境外金融分行專區,讓金門局部取代大陸沿海港口角色,吸引台商透過金門往返大陸與台灣,將使金門成為重要的兩岸交流中心。倘若能從單純的商業交流逐步擴大到港口轉運甚至後段的加工作業,不僅能使一部份在大陸投資的台商回流,也能進一步帶動金門各方面的發展,進而為地區創造就業機會。

縣府強調,所謂專案引進「陸勞」只是該項計畫中的配套,且引進的陸勞只能在加工出口區內工作,對地區就業市場並不會造成影響,且加工出口區廠商未來所需幹部,也將是金門在地鄉親的工作機會。

縣府社會局也表示,不論目前已開放的外勞,或將來可能開放引進的「陸勞」,為了保障地區民眾的就業機會,縣府已函請勞委會,有關地區公共工程申請僱用外籍勞工時,必須先向社會局辦理求才登記,並進行國內的人力招募工作,必須待求才不遂之後才能依規定就國內招募不足部分提出引進外勞的申請,而根據社會局的統計,目前地區公共工程引進的外籍勞工事實上僅剩二人(不含監護工),政府已在程序及實質上充分保障了地區民眾的工作權。

縣府強調,未來不論推動任何政策,都會在兼顧地區產業發展及公共工程的合理需求下,積極保障並創造地區勞工就業權益,也希望各界支持縣府的政策,共同推動加工出口區的設置。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