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高居金門地區癌症死亡原因第二位
根據九十年資料顯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居金門地區十大死因第八位,而肝癌更高居金門地區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由於,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金門縣衛生局提醒民眾定期接受抽血檢驗,並作好愛肝保肝措施。
地區去年十大死因依序第一、惡性腫瘤;第二、腦血管疾病;第三、心臟性疾病;第四、事故傷害;第五、糖尿病;第六、高血壓性疾病;第七、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第八、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第九、自殺;第十、先天性畸形。
去年所有惡性腫瘤(癌症)死亡人數總計有九十九人,其中男性六十六人,死於肝癌十一人,女性三十三人,死於肝癌四人,肝癌在去年奪走地區十五條寶貴生命。肝癌死亡人數歷年來都居高不下,不排除與吸菸的人口及喝酒文化有關。
縣衛生局指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B型肝炎主要由體液血液、經過親密接觸或輸血、注射等途徑而傳染,因此,打針、血液透析、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共用牙刷或刮鬍刀、及性行為都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此外,如果孕婦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分娩時也可能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衛生局呼籲育齡婦女應做B型肝炎篩檢,作為懷孕後嬰兒出生預防接種之依據。B型肝炎感染後不一定有症狀,必須仰賴抽血結果作診斷。
縣衛生局表示,若確定為B型肝炎帶原者,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注意定期到醫院抽血檢驗或做超音波追蹤,千萬不可亂服成藥或偏方而增加肝臟負擔,並避免過度勞累,或與他人共用沾染過血液或體液污染的物品;帶原者的配偶或性伴侶若未感染B型肝炎,亦無抗體,應儘速接種B型肝炎疫苗。
縣衛生局也表示,懷孕帶原婦女其新生兒感染B型肝炎的機率約為90%,比僅帶有HBsAg之懷孕帶原婦女的新生兒機率高很多,因此,若E抗原陽性帶原者懷孕,應讓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