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區舉辦華僑節慶祝表揚大會

金門地區舉辦華僑節慶祝表揚大會
金門縣華僑協會昨日上午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隆重舉辦慶祝第五十屆華僑節暨表揚大會。旅居海外華僑不遠「千里迢迢」返鄉共聚一堂歡慶,包括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縣華僑協會理事長李錫民等,也歡迎有更多僑親返鄉省親和前來金門投資設廠,共為金門的更繁榮進步攜手努力。
慶祝第五十屆華僑節大會,昨日上午十時起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由金門縣華僑協會理事長李錫民主持。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金門縣長李炷烽、省府秘書長翁明志、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永鎮、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林國平,及地區機關、學校、社團等首長,和來自海外各地僑團,包括新加坡金門會館、馬來西亞巴生金門會館、菲律賓金門同鄉會、印尼三馬林達同鄉會、香港金門同鄉會、印尼椰加達、印尼峇里巴板慈善互助基金會等僑領、團長、團員,及高雄市金門同鄉會、金門縣華僑協會等會員,計四百餘人參加。
會中,金門縣華僑協會並以隆重的歡迎儀式,歡迎返鄉的海外金僑入場。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金門縣長李炷烽、省府秘書長翁明志、縣議會副議長許永鎮,並受邀分別頒獎表揚獲獎的模範僑社、模範華僑、優良會員等。而返鄉各海外僑社並紛致贈金門縣華僑協會感謝狀或紅包,祝賀五十歲生日。
金門縣華僑協會理事長李錫民首在致詞時,對於這次大會會場程序有些亂,但感覺很溫馨,也強調五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對於這樣多的華僑和鄉親回返故鄉金門,並能共聚一堂相聚慶祝華僑節,也認為備感光榮和驕傲。他並指出,金門早期經濟不佳,經濟大都仰靠南洋華僑支援,並誠懇呼籲旅居海外鄉親,多返鄉走走或前來金門設廠投資,以成就貢獻金門,帶動金門經濟的更繁榮遠景。
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也在應邀致詞時指出,這次的華僑節慶祝大會,為歷年僑團返鄉最多的一次,主要的特點包括有年輕的金僑隨團返鄉省親,及菲律賓金門同鄉會突破五、六十年的限制,首次由廈門搭船直航回返金門,這都要感謝李縣長和立委吳成典等的努力促成。顏主席並指出,小三通試辦一年十個月了,雖然鄉親還不是很滿意,但相信會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更好,並期待金門大僑早日興建完成,先通小金門,未來連接廈門,金僑由廈門開車回返金門不要二十分鐘的夢將實現。他並期待金僑前來金門投資創業,一起響應政府拚經濟,為造福地方、繁榮地方、創造經濟起飛努力。同時也以金僑喝過金門的水、酒,必年年再回來金門,希望僑團多組團返鄉看看金門。
縣長李炷烽對於金門鄉親無論到天涯海角,但仍不忘故鄉的一份深厚情感,在看到有第一代至第四代的金僑、僑親回到故鄉,也表達了歡迎的熱忱同時,並指出金門在過去一千六百年歷史當中,也度過慘淡經營歲月,明清時期出過四十三位進士,但後來的國內動亂造成不幸事件,隨著中國人智慧成長,兩岸彼此交流,應更能面對嶄新的未來,擺脫封閉保守,追求積極開創的未來,希望透過金門人和鄉僑的努力,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
李縣長也指出,歷史性的金門大橋興建,是金門人共同的期待和使命,中央也傳來好的消息,即興建工程將由中央責成國道工程局統籌規劃,對於這項引頸企盼的大橋案,由於大家的支持與努力推動,未來兩岸中國人一起努力,金廈大橋的連接,金門就不再是離島,金門唯有擺脫悲情,才能更積極開創未來。他也以自己曾經前往過英國,同立委和當地的國會議員談起金門有此雄心壯志,未來由金門開車前往中國大陸,再由中國大陸開車通往歐亞大陸、穿越英吉利海峽,到達英國,只要兩岸局勢更加緩和和發展,這絕不再是夢想。
他並指出,站在歷史長河,他本人也願以多重的身份宣誓,為金門邁向未來、走向光明,建立金門新的未來境界和大家更積極奮發努力。對於今年中秋節舉辦月光海峽中秋晚會受到迴響,並陸續收到有江蘇省、廈門市鄉親和內蒙古小學老師的信,表明協尋失落五十二年的老太太、前來金門讀書等,也覺得金門正以走出封閉過去,朝向未來在努力。李縣長強調,明年七、八月間並將和大陸共同舉辦「泳渡金廈」海峽活動,和後年的世界島嶼會議來金舉辦,同時辦理「世界金門日」活動,屆時也歡迎旅居海外七十萬華僑相約來金門參與,共聚一堂相慶祝、歡聚。
而與會的僑團代表在致詞時,也表達回返故鄉的無比欣慰心情,並將鼓勵更多子弟返鄉尋根探親,和鼓勵華僑前來金門設廠投資。對於由廈門搭船直航返回金門這條路的開啟,也認為是好的開端和進展,並感謝金門縣華僑協會和鄉親的熱烈歡迎和招待。
而昨獲表揚的模範僑社有:馬來西亞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汶萊福建會館。模範華僑:新加坡─黃蕙菁、陳佳模、蔡國霖、方百成。香港─李振東、黃輝煌、黃祖穎。砂勞越─蔡宗輝、黃本初、蔡啟東。菲律賓─蕭廷芳、林高茂。馬來西亞柔佛州─陳成龍、陳良輝。馬來西亞巴生─王瑞良、黃清河、陳昤池。印尼三馬林達─張永順、魏志堅、許從願。印尼椰加達─陳國源。峇厘巴板─邵德良。優良會員─陳金祿、王香蘭、蔡錦駒、曾美治、陳宗新、何雪藕、吳文言、黃合鞍、王先凱、李清山、方清皮、劉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