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合時宜法令束縛鄉僑返金捐地建館困難重重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653
字型大小:
不合時宜法令束縛鄉僑返金捐地建館困難重重

不合時宜法令束縛鄉僑返金捐地建館困難重重

為了完成母親遺願,打算將繼承之土地捐予縣府,再捐資成立紀念館的旅星僑親黃蕙菁,上週特別兩度往返於金門與新加坡之間,卻仍無法順利完成繼承手續。黃蕙菁昨日特別在僑領洪天送陪同下前往拜會縣府尋求協助。李炷烽對黃蕙菁的熱忱相當感動,也要求相關單位全力協助,不能讓不合時宜的法令澆熄了僑親對故鄉的熱情。

金門地區因為歷史的因素,目前有許多產權已登記,但卻找不到地主或土地代管人的情形,主要是土地所有權人遠赴海外發展,失去聯絡所致,在推動公共工程、古厝維修或歷史建物的認定等工作時,往往讓相關單位傷透腦筋。不過當土地所有權人過世,後裔子孫返鄉辦理繼承時,也經常因年代久遠,相關文書散佚難尋而遭遇重重困難。昨日上午即有旅星金僑黃蕙菁,在當地僑領洪天送陪同下,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就繼承母親名下八筆土地等相關問題尋求協助。

在新加坡擔任執業律師的黃蕙菁指出,她的母親陳素嫻生前留下了金沙鎮碧山村內的八筆土地,總面積達一萬一千多平方公尺,以及碧山七十八號的一幢地上建築物,事隔多年後,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為故鄉留下一點值得紀念的東西,特別趁著這次返鄉參與五十屆華僑節的機會辦理繼承,打算將繼承所得之土地贈予縣府,同時捐資約台幣二千萬元為母親成立紀念館。

由於對我國法令並不熟悉,為了及時補正相關手續,黃蕙菁還在上週內兩度往返於新加坡與金門之間,花費了大筆金錢,忍受舟車勞頓之苦,卻仍無法取得金門地區自行訂定法令所要求的證明文件,在即將返回僑居地之際仍無法完成手續,昨日特別在新加坡僑領洪天送陪同下前往縣府尋求協助。

李炷烽對黃蕙菁這份熱忱相當感動,特別邀集相關單位及業務承辦人進行研商,就法令及程序等各個層面進行研究,希望設法為僑親解套。李炷烽強調,中央訂定的法令都未必能放諸四海皆準了,地方反而訂定了法規來為自己綁手綁腳,防弊之目的不一定能達成,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民怨。李炷烽因此責成相關單位兼顧情、理、法,依據法令做成建議案,並由他來扛起責任,做最後的裁示,以設法為僑親解套,同時也要求應針對相關法規進行通盤檢討,不能讓繁瑣、不合時宜的法令澆熄了僑親對故鄉的這片熱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