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打造金門成為境外航運中心專題報導系列之六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專題報導。
點閱率:477

對於打造金門為境外航運中心及設置加工出口區的芻議,金門縣商會理事長許峻岷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達了肯定與支持的態度,但建議縣府應加強對民眾的宣導及業者的溝通,並做好先期的規劃與配套,才能結合大家的力量共同推動。許峻岷並指出,該構想能否落實的關鍵點在陸委會身上,倘若不能取得中央政策支持,解決專案引進陸勞,以及原料、商品進出口等問題,恐怕將使政策落空。

許峻岷指出,設置加工出口區,打造金門為境外航運中心的構想,可帶動航運、貨運等周邊產業發展,進而創造就業機會,活絡金門經濟,而加工出口區引進的人潮,也可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帶來商機。至於引進大陸勞工的構想,許峻岷說,如果設置加工出口區卻不准大陸勞工進入金門專區工作,對台商而言倒不如直接回台灣設廠即可,何必大老遠跑來金門?他強調,降低勞動成本,協助土地取得,這是吸引外資進入一個地區投資設廠的最大誘因。倘若這兩大要素無法解決,企求產業與經濟能夠起飛可說是緣木求魚。

不過許峻岷也以實務經驗提供縣府參考,他指出,目前兩岸航運業務各項費用均比照國際航線收取,每噸運費高達台幣一千三百至一千八百元,與國內航線運費相差四倍有餘,加上比照國際航線處理的報關、通關程序,以及裝卸、陸運等相關費用,對業者而言是否仍有利基必須詳加核算。

許峻岷認為,我國兩岸政策對「三通」這兩個字相當敏感,不論在表面或實質上都不樂見三通的出現,因此金門試辦的小三通對人、貨中轉設計了重重限制。許峻岷擔心以陸委會目前保守的態度,未來加工出口區設置後,大陸原料恐怕無法順利進口,實質加工後的產品恐怕也無法順利銷台,更遑論經廈門出口至世界各地。許峻岷認為,政策得否落實,關鍵點將取決於陸委會的態度,唯有中央肯給政策才有落實的可能。許峻岷並建議,兩岸對口單位儘速協商取得共識,簡化無謂的進、出口程序,有效減少業者成本負擔,才能真正為業者創造利基。

此外,許峻岷表示,過去縣府推動的政策,因事前宣導不足,欠缺整體佈局與通盤規劃,地區業者與民眾「霧煞煞」,摸不清政策方向,導致許多投資浪費,建議縣府在推動「打造金門為境外航運中心」等政策時,應先期規劃各項配套措施,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並透過說明會或宣導會等方式,加強對民眾、對業者的宣傳,也讓業者知道商機之所在,得以配合投資共同推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