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邀相關單位檢討水頭通關缺失
為改善水頭臨時通關措施的服務水平,縣府昨日邀集中央駐金單位就船班靠泊調度、旅客報到、通關、行李通關流程等進行檢討,會中建議提升料羅港警所編制,負責通關中心內、外勤勤務派遣,儘速訂定兩岸通航航班行駛期間的緊急救難應變計畫,同時擇期邀請對岸相關單位共同演練,以確保兩地旅客安全。
小三通金廈航線開放迄今即將屆滿一年十個月,今年八月十六日並正式啟用水頭臨時通關中心相關設施,由於每週二、五金廈定期航班的登船、開航時間,經常與大、小金門交通船衝突,加上通關中心空間不足,旅客擁擠,次序凌亂,入出境行李檢查更必須在廈門通一次,水頭、尚義再通一次,真正做到了小「三」通,讓旅客感到不便。此外,船舶往來於兩岸間的緊急救難應變計畫、通關中心的警力配置等,到目前為止仍付之闕如,且尚無定論。縣府昨日特別針對以上缺失進行檢討,並邀請中央駐金相關單位與會,共謀解決之道。會議由縣長李炷烽主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簡任秘書張多馬、主任秘書翁廷為,岸巡總隊、第九海巡隊、海關、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金門縣警局等相關單位均派員出席。縣議員楊應雄也以金門旅遊協會理事長的名義出席與會。
李炷烽在致詞中指出,召開檢討會的用意主要在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滿意度,也至盼陸委會能及早擴大受惠對象,讓更多人能透過小三通管道直接前往中國大陸。昨日會議共討論六項議題,包括金廈航班與大、小金門客運班船的船舶調度,金廈航班旅客報到、客船開航時間的安排,航行期間的通聯及緊急救難應變作業現況與檢討,水頭臨時通關中心空間配置及作業流程檢討,水頭臨時通關中心警力配置狀況,以及台商經金門中轉台灣的行李托運流程等。經過討論後各單位達成以下共識:
在船舶調度方面,為尊重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權力,未來船席調度仍以大、小金門客運班船為第一優先,金廈航班其次,民營包船及大二膽遊船等其他船舶則視碼頭調度現況機動調整。為改善水頭船席不足的擁擠現象,有關水頭右側新增浮動碼頭,左側港池浚深,沙灘改善等工作應儘速推動。楊應雄並指出,台灣旅客時間有限,加上冬季風海上風浪大,建議大二膽遊船應維持現況繼續在水頭碼頭靠泊。
旅客報到及客船開航時間方面,未來將嚴格執行控管,視人數多寡適當調整間隔,以免通關、登船時間重疊造成混亂,也希望業者多對民眾教育,務必遵守排定的報到、通關時間,以免延宕後續班船作業。
通航期間的緊急救難作業方面,海巡隊在會中坦承,目前配賦的裝備確實不足,包括消防、拖救、扶正等都還力有未逮,未來將持續加強裝備與人員訓練,但也建議縣府儘速成立海上災害防救中心,以整合相關單位力量。李炷烽則表示,當務之急應該儘速建立兩岸災害防救相關單位的聯繫管道,並進而整合兩岸力量成為聯防體系,共同維護海上航安。楊應雄同時建議,在完成紙上作業、擬出緊急應變計畫後,應協調廈門對口單位進行聯合演練。
水頭通關中心的警力配置方面,由於縣警局並非國境警察,並不適宜執行相關勤務,與會者認為應儘速提升料羅港警所位階,並擴大人員編制,或由高雄港警所派員協助相關勤務的執行。至於過渡期間仍由縣警局協調警力支援。
在討論臨時通關中心的配置及作業流程時,李炷烽對水頭碼頭迄今仍未公告為兩岸通航港口頗有微詞,也對陸委會以「水頭旅客聯合服務大樓尚未落成」為理由遲遲不肯公告表示無法理解,希望陸委會能拿出擔當,不要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進而影響民眾權益。對於宗教中轉必須「包機」來金的規定,李炷烽及楊應雄等人也認為在實務操作上根本不具可行性,只會徒然造成民眾不便,建議應放寬「包機」的認定標準,或將每班飛航台金的航班都擴大認定為「包機」,以利台省民眾經金門中轉大陸從事各項交流活動。
昨日的會議還有另一項重要議題,也就是台商中轉行李的托運流程。根據縣府規劃,暫由浯江輪渡公司設置單一窗口,收受中轉台商的行李,由地勤人員協助行李搬運,最終目的則希望簡化通關流程,避免水頭通一次,尚義又得通一次的雙重困擾。金門航警所所長廖振文則指出,水頭入境及尚義出境的檢查目的、安檢重點不同,航警所員警的檢查重點在飛航安全,不可能為台商開此方便之門。雖然各單位多有不同意見,但李炷烽認為,基於服務、便利、有序、安全等原則,行李托運確有需求,也原則可行,將在執行技術上持續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希望提供台商等中轉旅客更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