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學生體適能護照種子研習會昨在金中開鑼
為增進學生運動參與機會及習慣,教育部昨日假金門高中舉辦「九十一年中小學學生體適能護照種子研習會」活動,教育部體育司專人跨海抵金傳授「秘方」,透過創新適性的課程設計,瞭解學生的體適能狀況,並對學生多加宣導健康體適能觀念,及對健康的重要性,使學生參與運動,及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提升體適能,讓每位學生都擁有良好體適能,享受健康的求學生活,展現健康國民特徵。
這項由教育部主辦,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承辦,國立金門高中協辦的體適能護照種子研習活動,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假金門高中科技大樓二樓視聽中心舉行研習會。
這項研習會由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副理事長錢紀明教授主持,包括有教育部體育司詹彩琴,體育學會秘書長楊忠祥教授及張宏亮老師及地區高中職、國中小各校體育老師近六十人參與研習。
錢紀明副理事長在致詞時指出,學生體適能護照,經過許多學者專家、體育教師與行政同仁等人共同規劃設計,也經過九個學校初步的實驗,效果與反應相當不錯,希望以後每所學校皆可以實施,也有更好的經驗與學校可供參考與改進。學生體適能護照是一種值得在學校推廣的策略,但一個策略或構想要推廣時,難免相關教師與同仁需要花較多的精神或時間來規劃執行,但在學生體適能面臨關切與衰退的時空下,整個社會重視運動休閒與健康保健的環境中,也是整合校內外資源的契機,付出越多,收穫越多。在教育與體育的工作崗位上,相信我們願意為體育運動與體適能奉獻心力。也希望在教師、家長與學生得支持與努力下,體適能護照能夠推展順利成功,使學生的運動風氣越來越盛,體適能也越來越好。
這項研習安排有學校體育新願景:1、2、3希望工程,體適能護照推廣之策略應用及體適能運動處方之實際操作,讓參與者瞭解體適能護照全面實施之參考依據。期望配合體適能三三三計劃,達到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運動三十分鐘,運動時心跳率每分鐘約一百三十次,使學生及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營造校園為適合運動之環境,享受健康之求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