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炷烽盼國際媒體多推銷金門觀光資源以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來金旅遊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中文部製作人林楠森專訪時,介紹目前小三通推動現況,強調現階段的金門是扮演兩岸之間和平的橋樑角色。他也希望林楠森多推銷金門豐富的觀光資源,以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來金旅遊。
林楠森於昨日上午八時專訪縣長李炷烽,首先提出金門現在與過去相當不同,過去金門戰地氣氛濃厚,縣民對金門轉變的感受。
李縣長提出,金門與大陸只有一水之隔,過去在國共對峙時,金門是反共跳板,隨著冷戰的結束,兩岸對峙氣氛較為緩和,金門扮演兩岸之間和平的橋樑,金門在不同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金門鄉親會勇敢的面對。
林楠森也提出金門民眾希望見到現在的轉變,還是較懷念以前的生活。
李縣長表示,時代車輪的推動,是大家所期待,畢竟金廈一水之隔,過去是因為人為的障礙導致金廈隔絕半世紀之久,回復到以前的常態,是自然的事。
林楠森也請李縣長介紹目前小三通現況,李縣長指出,小三通自去年元月二日啟動以來,已近二年時間,往返金廈水域約有三萬人次,其中是金門民眾去大陸較多,大約是九比一的比例,未來時勢所趨,大陸會開放大陸人民來金觀光,屆時大陸觀光客一定會比金門民眾到大陸還要多,有助活絡地區觀光產業。
李縣長也指出,目前小三通還存在許多不便問題,亟待兩岸政府共同努力來克服解決,金門縣政府也積極努力來爭取台灣中央政府的授權,讓小三通推動更順暢,達到實質繁榮地方的目標。
林楠森也提出台灣政府的金馬撤軍論,地方政府是否同意,以及金門民眾是否希望軍隊留下來。
李縣長指出,過去金門許多民眾做軍人生意,仰仗軍人生活的慣性,隨著兩岸對峙氣氛的緩和,國防部國防白皮書提出對金門作短期、長期非軍事化區的構想,這是國家既定的政策,未來金門也不可能再增加軍隊,這也是金門民眾必須要面對的事實,只有靠大家一起來努力,開創金門的生機和遠景。
林楠森也提出假設未來有一天台灣的軍隊在金門島變少,金門未來和廈門交流更為密切,金門會不會因距離而與台灣愈來愈疏遠。
對此,李縣長也強調金門與台灣間的關係不在距離的遠近,而是台灣自由民主法治制度,已深深烙印在金門民眾心中,只要台灣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不改變,金門與台灣的關係也不變。
李縣長也介紹金門擁有豐富的古蹟資產、戰地遺跡、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及豐富的鳥類資源,他希望林楠森在金門所見所聞能向國際推銷,讓國際間更認識了解金門,嚮往金門,親自來感受金門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