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豬肉價漲聲響起菜籃族買量縮減
最近地區巿場的豬肉價格,因飼料成本提高等因素,出現微幅「漲」聲,菜籃族採買的數量呈現明顯減縮,肉商們則大嘆生意「歹做」,不過,據養豬協會表示,目前豬肉價格採最高、最低折衷價位,價格合情合理,主要希望達到調節與供銷平衡。
據菜籃族反映,目前巿場豬肉價格,平均較比上個月還要貴出五元左右,為節省家庭開銷,只好減少採買豬肉,選擇以雞肉替代;但也有菜籃族對價格微幅調漲並不以為意,因為原本買的就不多,所以對家庭負擔影響不大。
對消費巿場緊縮,肉商們抱怨地說,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以前有大批阿兵哥消費,現在阿兵哥走的走,百姓成了最大消費群,但百姓人口數又十分有限,消費能力疲乏,導致生意真「歹做」,現在價格出現微幅調整,生意更是每況愈下。據統計,地區豬肉價格,八十七年年平均每公斤五十八點七六元;八十八年年平均每公斤五十八點廿六元;八十九年平均每公斤五十七點三六元;去年年平均每公斤五十三點七八元;今年元月至九月每公斤五十二點七八元,自十月份每公斤五十五點三四元,迄十一月份起為每公斤五十八元。
針對十一月份巿場豬價的調整,養豬協會指出,主要與飼料漲價成本提高有關,其次,今年以來毛豬宰殺需求過量,致毛豬短缺,巿場供需明顯失衡,為調節及平衡巿場價格,經決議採歷年來最高價六十四元,以及最低價五十二元的中間價為取決。
養豬協會表示,豬肉價的調整,一來希望有效平穩供銷數量,不致發生供過於求拚價的事實,再則以契約產銷,有助恢復供需正常,所以,事實上在價位上並沒有調漲,只是重新進行調整,目前經定案之價位將持續至明年元月底後,每三個月後再行檢討。
據了解,地區現有養豬戶計有二百多戶,畜養的豬隻總數約二萬隻左右,養豬戶在飼料成本提高及環保意識抬頭,所支出成本增加,十分薄利;而大小金門豬肉商二百多家,在巿場有限,所賺利潤也相當少,有的肉商還兼做其他生意,否則無法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