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我們飆藝術活動/成果發表會
教育部為鼓勵青少年參與藝文活動,充實藝術創作及陶冶性靈,特別辦理「這一季我們飆藝術」的青少年藝術活動,委託中華少年及兒童福祉關懷協會辦理「鼓動希望、舞出色彩」的研習體驗課程,在經三天的研訓後,昨下午並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成果發表,由金門縣學生代表和來自台北縣的泰山及幼鼓舞團、金門縣少年合唱團共同同台展現太鼓和書道藝術,也鼓動青少年青春希望、揮灑生命的色彩。
昨日下午三時起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推出的「這一季我們飆舞─鼓動希望、舞出色彩」成果發表,包括教育部社教司五科專員陳小蘭、金門縣政府教育局長盧志輝、課長許能麗和許多民眾、學生到場欣賞演出。
陳小蘭指出,現在的青少年很多流連在電視或打電腦上,為讓青少年有選擇不一樣的休閒方式,太鼓的引進,是希望能帶給青少年精力的抒發,也感謝金門各界對社會藝術教育的支持。教育局長盧志輝也希望青少年在課餘時,多從事有益身心的活動,並在學習太鼓和書道、音體的同時,達到修心養性目的。
這場成果發表,並由金門縣國中學生代表、泰山及幼鼓舞團、金門縣少年合唱團、安瀾國小、金沙國小展現基礎太鼓、元氣太鼓、創作太鼓、戲劇、書道藝術等研習成果,團隊合作的表現和演出,也贏得現場觀眾的掌聲鼓勵。
「鼓動希望、舞出色彩」活動,是由金門縣政府教育局、中華音體教育發展協會、C.P.M.教育協辦。中華少年及兒童福祉關懷協會指出,這一季我們飆藝術活動,活動的三大特色體驗涵括:音體教育的「鼓舞」活動,及文學與美學的「書道藝術」活動,和肢體與表現的「戲劇」活動。而鼓舞的特色,兒童從幼兒時期,培養節奏、體能,鍛鍊強健的身體,培養專注能力,多元學習發展。青少年則能訓練正確體態,培養團隊意識,建立自信心,對人格發展、情緒穩定及體力與耐力的訓練。成人則無論是父母或老師、工商企業人士,均可參與活動,創造社會和諧,全民運動。老年人全身的肢體運動,運用一半的力量,與一半的感情,透過快慢不同的節奏,全心全力投入,是適合各種年齡的運動及表現能力。而「鼓舞」融合音樂、舞蹈的運動,以鼓為主要樂器。在日本,太鼓已成為全民運動,鼓聲主導了人類的感官靈魂,尤其鼓聲如同母體心跳,是人類在胎兒時期即熟悉的原始音樂,對人的情緒具有穩定與紓解的共振作用,相當值得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