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蛇影焦慮恐懼─醫師看SARS籲適可而止
自從三月十五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SARS這個新名稱,之前叫非典型肺炎。因為後來認為是一種新興的傳染病,而且透過航空器傳播到世界各地,才引起WHO重視。SARS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簡寫,中文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之意。
金門縣議會自從上周五(十一日)起至十四日,連續兩天安排疫情報告,顯示議員對此事之重視,其中也討論到是否像馬祖關閉小三通的重大議題。小三通暫關閉一、二個月與一年兩年其實無異,因為都是有重新再開啟的問題,而大家真正擔心的不是關與否,而應該是關閉是否可以杜絕傳染源,我們已經努力做好防疫措施,也尚無病例傳出。如此關閉,是否草率,是否連台金交通也一齊關,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事。
觀察這兩天諸位議員的質詢,本人認為應該迅速撰文以期解除大眾對SARS疫情的恐懼與焦慮,在此之前上周六名城電視「頭家開講」本人亦受邀表明醫療觀點,呼籲大家勿恐慌,請自行收看。
基本上,電視等媒體每日播出SARS會傳染,沒有藥醫治,而且可能致死,而且世界多國亦有疫情,引起觀眾害怕恐慌是必然的,SARS目前認為是冠狀病毒的變異種造成的,在臨床上,病毒感染症不必用抗生素,因為病毒不是細菌,不怕抗生素(所以說沒藥醫),一般只要給予支持療法,渡過疾病期,身體產生抗體,即可康復,平日很多小孩得水痘、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腸病毒等,也是很容易傳染、也是沒藥醫、也是會死人的,那麼大家何以不會像這次SARS那麼恐懼害怕呢?除了這是新興的傳染病的關係之外,媒體大量報導以及民眾對疾病認識不足也有關係。
SARS基本上是飛沫傳染,在病人打噴嚏、咳嗽的時候產生飛沫,其範圍大約是直徑一公尺之內。因飛沫有重量,所以會慢慢下降到桌面或地面,所以除了被飛沫當場噴到會感染外,我們的手去摸到桌面或物品表面,也可能沾到,所以如果有SARS病人在周圍,才有必要戴口罩,而平日也應常洗手。SARS病毒只能存活二至三小時而已,也不是空氣傳染,所以SARS不是一個很容易傳染成功的疾病,也不會造成大流行。
另外,也不是所有發燒、咳嗽的病人就被懷疑是SARS。根據WHO規定,尚需在十日內有去過病例集中地區(越南河內、加拿大多倫多、新加坡、廣東及香港)或本身與SARS病人密切接觸,共同居住才算是疑似病例。對此病例採取必要隔離措施與症狀治療即可。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目前全世界有二、九六○病例,其中一一九例死亡,死亡率僅百分之四。台灣二十三例,七例痊癒,無任何死亡病例。如此看來,SARS是一個低死亡率的疾病。金門縣立醫院一旦接到這樣的病例,有能力在本院做應有的隔離措施及支持治療,請鄉親不用擔心。
希望鄉親平日即養成正常生活起居、適度運動、均衡營養、增強體能、妥善控制慢性病(糖尿病、肝病、腎病、肺病、高血壓、心臟病),加上政府加強防疫檢疫措施,平日養成個人衛生習慣,如此,相信本縣可以平安渡過這一波SARS的考驗。
(作者現任金門縣立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