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瓜桌上佳餚炒煮兩相宜
湖前婦人李紅選種植「蛇瓜」,經過六十天的栽培已成熟開始採收,最長約有一百三十公分,瓜棚下及圍籬邊垂著一條條的蛇瓜,既奇特可愛又具綠化功能,蔚為奇觀;她說,蛇瓜比一般的絲瓜好吃,且一條蛇瓜有多種吃法,炒煮兩相宜。
據世居湖前的李紅選指出,蛇瓜的皮比一般的絲瓜薄且味道鮮美,蛇瓜一條可多吃,不用去皮即可切片炒食,味道比一般絲瓜香,尤其不會像一般絲瓜炒煮後會變軟,也可切片煮清湯,味道比一般絲瓜清甜,也可煮湯,加瘦肉或海鮮,更別具風味。
她說,蛇瓜的生長外觀會出現兩種,一種是直條型,一種螺旋型,曲捲有點像蛇,有些人看到曲捲的蛇瓜會怕怕的,因此她都將螺旋型的幼瓜加掛小砂包,在生長過程中自然會拉直,她種植蛇瓜已有十多年經驗,每年三月播種,只要細心照料並搭個簡易竹架供其攀爬,前後大約兩個月即可採收。
她表示,在十年前種植蛇瓜的人不多,目前在大家相互「分種」後,種的人也開始多起來,除可綠美化環境,瓜果降火香脆爽口,又成了桌上佳餚,每年蛇瓜成熟時,自家人食用外,也饋贈親朋好友分享。由於沒有使用農藥,大家吃得十分安心、又健康,大受親朋好友喜愛。
據了解,現代人講究有機健康飲食,而紛紛自行栽種各類蔬果及攀藤瓜類的絲瓜、瓠瓜、苦瓜、蛇瓜等自給,甚至傳出曾有人在庭院外種植蛇瓜,於入夜後更因為這些蛇瓜彎彎曲曲有如一條條的蛇一樣掛在庭院及牆邊,不少人在未注意下常被嚇了一大跳,更曾嚇走宵小。
蛇瓜的果實兩端尖細,尾端又常彎曲,中段最粗,外形如同臭青母蛇,故人們叫它為蛇瓜。蛇瓜生長強健能夠耐熱、耐溫、耐乾、耐肥也耐瘠,幾無病蟲害。在高溫夏季,最適宜種植,果實又長又大,低溫生育緩慢,果實也較細小,可供觀賞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