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歷史建築第三批審查會開議
金門縣第三批歷史建築登錄審查,經一連二天進行實地勘察之後,昨日上午於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舉行簡報審查,由於審查委員對本次所提十九處候選名單是否全部登錄有不同意見,將待縣立文化中心彙整後,留至下次審查會議再揭曉。
金門縣歷史建築第三批審查會議,昨由副縣長楊忠全擔任召集人,與會人員除文建會中部辦公室專員賴文權外,本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委員會委員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邱上嘉、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張崑振、金門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江柏煒、本縣文史工作人員許維民、金門縣議會主任秘書李增德及金門縣地政局局長張忠民、工務局長陳家欣、課長許鴻志、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等人均參與審查工作。
副縣長楊忠全表示,歷史建築清查計畫為全國性的計畫,本縣因數量多及種類龐雜,分成三年清查,目前本縣已完成二期計畫,第一期(金城鎮)、第二期(金沙鎮、金湖鎮)、第三期為金寧鄉與烈嶼鄉。
楊忠全指出,歷史建築清查工作是一種基礎的資料普查工作,建立的檔案將是地方第一手的文化資產資料,執行的期程是有時間性的,而歷史建築的登錄即是依據基礎資料,進一步挑選具有歷史價值面相的建物作為登錄的依據,此登錄作業卻是永無止境的工作,目前全國已登錄的歷史建築共有二六二點,其中本縣即佔了八十一點,數量冠全國、類型多元化,充分反映金門文化資產的優越性。
昨日審查會議委員們肯定承辦單位的用心與努力,邱上嘉副教授並說出目前歷史建築業務的推動以宜蘭及金門的配合度最高、最積極,因此文建會在審核地方提報的計畫時均予以支持。而文化中心這次所提出的十九點歷史建築候選名單,準備向一百點邁進,用心良苦,但也希望文化中心在歷史建築的定位上能提出一個準則,藉以建立全民共識,俾使居民對文化財的保存維護再利用有普遍性的認知與共識。
歷史建築的登錄是一種榮譽制,目前中央對於已登錄的歷史建築尚未有修繕補助辦法,但對於已登錄的歷史建築在研究調查及規劃設計方面均有補助辦法。副縣長楊忠全表示,目前本縣(工務局)對於民眾提出的傳統建築修繕補助申請案件,若是已登錄的歷史建築將優先列為審查對象,這對有意保存維護歷史建築的地方民眾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而本次會議所提出的十九點是否全部登錄為歷史建築,由於審查委員持有不同意見及看法,將俟文化中心彙整委員意見後,留待下次審查會議才會揭曉。
金門縣登錄的歷史建築已經有八十一處,高居國內各縣市之冠,金門縣政府為維護傳統建築風貌,日前再針對十九處候選歷史建築進行會勘、審查。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是自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發布「歷史建築登錄及補助辦法」以來,截至今年四月為止,全國縣市已經登錄的歷史建築總共有二百六十二處,其中,金門縣即佔八十一處之多,遠高於第二名宜蘭縣的三十一處。
由於金門閩南古厝、古洋樓為地方具有特色的傳統建築,金門縣政府辦理第三批歷史建築審查登錄,共有十九處候選名單,這幾天來並邀請學者、專家展開會勘、審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