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花藝研習許恩仁引領學員插花藝術殿堂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承辦的「中華插花研習」活動,自今年六月二十五日起展開,並將持續到九月十日止,利用每週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進行花藝研習,儘管參加研習名額只有十五名,但對插花藝術有興趣的報名民眾,在指導老師許恩仁的指導和親自動手學習,已漸入插花藝術的「入門」殿堂。
這項插花研習,花材費用每次為三百元,由學員自行負擔,共上課十二次,研習方式以十二週為期,一週上課一次,上課主題包含:(1)端陽飄香:以避邪的花材,營造端午佳節傳統的氣氛。(2)文人書齋:以家中平常的碗,加上少許花材,重現古人書齋的淡泊雅緻。(3)欣欣向榮:用生機盎然的植物,展現大地旺盛的生命力。(4)夏之組曲:用明豔照人的花材讓家中有夏天來的感覺。(5)平湖野色:借由水盤,將湖光山色縮在其中,襯出鄉野之趣。(6)影疏花紅:午后窗外斜影下,一朵紅花猶自綻放。(7)淑景映庭:淡雅景色,如庭院般可隨時親近。(8)綠意盎然:以綠物營造郊野賞心悅目的雅趣。(9)紅花解語:藉由和花兒的對話,以花傳遞內心的波動。(10)七夕寄懷:以花表現牛郎織女的處境,並詮釋對情感的深刻體認。(11)綠堤花岸:以花堤綠影,豐富心河流。(12)山居閒趣:以花草開闢心中的淨土,暫時遠離塵囂,忘卻煩惱。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指出,花卉與草木結緣為人類所讚嘆是非常古老的事,當人類在新石器時代初次運用自己雙手製作器物時,便有意識的留下了花卉的印記。綜觀古今,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不喜歡花卉的;各民族不同的歷史、風俗、環境、信仰而對各種花卉產生了種種不同的象徵意涵。
縣立文化中心並表示,花語世界由這些不同的象徵意涵所構成,是人類千百年來在各自活動領域內與花卉邂逅之後,所迸生和累積的讚美與驚嘆!中華插花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大約源自於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供花」;自此之後,歷經隋、唐、明、清各朝代,逐漸的普及於各種生活層面,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一門專門且健全的藝術類型,可惜這項藝術的發展,因為清代國勢不振而逐漸遺失:::。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表示,辦理這項「中華插花研習」活動,是計劃以中華花藝為基礎,融入現代生活之中,藉由與花草的對話,來豐富心靈的色譜。至於活動是自六月二十五日起至九月十日止,每週三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展開研習。師資方面,是由台北市中華古典花藝協會候補監事的許恩仁擔任指導老師,許恩仁學習中華花藝、歐式花藝十餘年,具中華民國花藝推廣基金會教師資格,曾參加多次中華古典花藝協會舉辦之花展,並協辦八十八年金門社教館「中華插花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