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社會局提醒社會新鮮人注意求職陷阱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807

暑假期間正值求職的高峰期,行政院勞委會製作了「撕下假面具‧看清求職陷阱真面目」的文宣資料,縣府社會局特別轉頒該項文宣,並提醒不論是大專、高中、職應屆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者打算轉換跑道,都要特別留意這些求職陷阱,以免勞神傷財,又無法如願找到工作。

縣府社會局指出,目前常見的求職陷阱,大多有「二要、二多、二無」等特徵,一旦求職的過程出現這些徵兆,務必特別留心。所謂「二要」指的是:要先購買產品,要先預繳費用。求職時如果要求先購買產品,或不明確告知薪水如何發放,或要求先繳交材料費、報名費、保證金、訓練費、意外保險費、拍照費等,都可能是求職陷阱。例如,刊登徵求保全員或西服公司店員,卻要求求職者先訂做制服,繳交制服費,繳交保證金等。亦有所謂「伴遊司機」的徵才廣告,要求當事人必須有「名車」才能配「美人」,因此要求預繳車輛租金,待民眾將租金或各種名目的費用匯入戶頭之後,雇主隨即不知去向。

所謂「二多」指的是廣告多、待遇多。如果該項求職廣告連續刊登數週或數月,還強調待遇優渥、工作輕鬆、免經驗、可借貸等,都可能是陷阱。

所謂「二無」則是無載明公司地址或電話,無人接聽電話。如果求職內容沒有載明公司名稱、地址,或僅留電話、聯絡人、郵政信箱、手機號碼,求職者都要特別當心。如果電話中,對方支吾以對,彷彿是一人公司,或有時無人接聽電話,也要特別留心。

舉例而言,常見的求職陷阱包括:一、不實生前契約及靈骨塔。利用招募員工的機會,藉機推銷生前契約或靈骨塔。二、不實電子商務。利用招募員工機會,藉機推銷未上市股票、網路空間銷售等。三、不實技能補習班。刊登「公家機關」、「航空公司」招募員工,實際上則是電腦或空中服務員補習班。四、不實演藝人員或模特兒經紀公司。要求模特兒繳交訓練費、拍照費、海報製作費等費用之後,遲遲沒有推介演出。五、不實外匯買賣。利用招募員工機會,藉機誘使求職者投資從事期貨買賣或假造交易資料詐騙金錢。六、不實生化科技。利用招募員工機會,藉機推銷血氣循環機、中頻電療機、靈芝、胎盤素等健康器材、食品。七、不實多層次傳銷。刊登徵才廣告,實際則是推銷產品或遊說加入直銷事業。八、不實家庭代工。名為代工,實際上是販賣原料,求職者以高價購入原料,辛苦完工之後,公司卻藉種種藉口不願買回成品。

社會局強調,容易受騙上當的求職者,多半具有以下特徵:剛退伍,二度救業者,應屆畢業生,打工學生,失業者,缺乏自信,容易人云亦云者。倘若不幸身陷求職陷阱,或被騙誤入色情行業,社會局特別提醒民眾,應立即打電話向警方報案,倘若被要求必須購買產品或服務才能獲得工作,可以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在七天內以「存證信函」方式向公司申訴,請求退還商品,解除買賣契約,或者向縣府消費者保護官提出申訴,倘若涉及不公平競爭行為之不實廣告、家庭代工,或非法多層次傳銷行為,則可向行政院公平委員會提出檢舉,電話(02)2351|7567。如發現不實徵才廣告,應蒐集人、事、時、地、物等證據資料,向縣府社會局勞工行政課提出檢舉,電話:371450,或撥全國免付費電話向勞委會諮詢,電話:0800|012119,千萬不要嫌麻煩或自認倒楣,讓壞人繼續逍遙法外。

此外,社會局也特別提醒鄉親,求職面試應掌握八項安全守則:一、不繳交任何不知用途之費用,不購買公司以任何名目要求購買之有形、無形產品。二、不應求職公司要求而當場辦理信用卡或簽署任何文件、契約。三、不將證件及信用卡交給求職公司保管。四、面試時,主試者說話輕浮,眼神不正,並要求更換面試地點,或進行夜間面試,或面試地點偏僻隱密等,倘若感覺不安全、不對勁,應馬上找藉口迅速離去。五、面試時不食用該公司提供的飲食,並詳細記下該公司主試者的基本資料與特徵。六、待遇優厚得不合常理,公司業務模糊不確定者,務必特別留心。七、注意該公司是否正派經營,正常運作,面試時是否草率輕易錄取。八、面試時請朋友、家人陪同前往,或者前往面試前,先以電話告知親友即將面試之地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