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盼中央務實解決問題讓小三通更順暢

李縣長盼中央務實解決問題讓小三通更順暢
廈門台資企業協會昨日下午與縣府相關局室、中央駐金各單位舉行座談,針對小三通進行了一次總體檢。台商對小三通及台商子弟學校等政策均給予高度肯定,但對縣府構想的加工出口區,認為不符「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憂心運輸成本及繁瑣的進出口手續將使利基盡失。有關開放大陸人士來金觀光,縣長李炷烽指出,目前以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但希望地區業者能先凝聚共識,避免掠奪式、抄短線的惡性競爭,才不會重蹈當初開放觀光的覆轍。
該項座談會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在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副議長許永鎮、議員楊應雄、李沃士,縣府各局室主管,陸委會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海關、疾管局、境管局、遠東、復興、立榮航空代表,及縣商會理事長許峻岷等人員均出席參加。
該項座談主要討論議題共有八項,包括:一、台商子弟就學問題。二、金廈、台金海空航班的銜接問題。三、尚義機場助導航設施及機位載運能力。四、金廈口岸與機場通關、檢疫、行李托運問題。五、廈金旅遊線開通,證件及手續等問題。六、台商生產所需原物料通關入境問題。七、在金設置加工出口區可行性探討。八、海上救難區劃、銜接及航道改進等問題。
座談會中,學生家長鍾雲晨對金門設置台商子弟學校給予高度肯定,她的孩子不僅適應良好,也交了很多好朋友,非常感謝各界的支持與幫忙,她認為,台灣地區大概找不到比金門更適合快樂學習的教育環境。鍾雲晨的孩子柯翔升,在大陸地區讀了八年半的書,國三下學期才轉入金城國中就讀,經過短短半年的適應與衝刺,今年的學測考了一百七十八分,將進入金門高中就讀。但鍾雲晨也指出,九月份金廈航班將取消週五下午的班船,對孩子前往廈門與家人團聚造成不便,希望能檢討變更班表。
另一位學生家長魏美麗則有三個孩子在金門,分別就讀小四、國二、國三。對國中、國小台商子弟學校分別設在金城與金湖感到不便,希望能設法協助解決。她並強調,孩子的中文課輔相當重要,尤其簡體與繁體字的轉換,以及繁體字的認字、書寫等,希望相關單位重視並加強。
座談會中,台商們提出台金的海上、空中交通無法銜接問題,希望航空公司能配合調整航班,否則將喪失小三通「快速、便捷」的特性。有關行李托運「一條鞭」制度的建立,也希望有關單位突破現狀,避免重複而繁瑣的通關檢查,為台商提供更大的便利。柯文鎮指出,不買「套票」的散客,經常訂不到台中、金門的航班。吳進忠則指出,台南、金門航線一天一班,台商海、空銜接的問題特別嚴重,希望業者檢討航班安排。
尚義機場助導航設施方面,李炷烽指出,先前中央以兩岸欠缺溝通管道,以及設置ILS必須跨越對岸領空等理由,遲遲沒有動作,經他與立委吳成典出面協調,為兩岸架起溝通橋樑後,才以民間對口方式解決了問題,九月四日即將正式啟用,屆時也將對外公開整個設置的始末。未來尚義機場的起降標準將比照澎湖,可望降低無效飛行的次數。李炷烽也特別提及機場「養殖池」的拆除問題,強調這項被軍方視為「阻絕設施」的養殖池,早已失去原有功能,反而形成飛安的威脅,希望軍方能儘速同意配合航站二期工程進行填土。
有關金廈口岸碼頭及尚義機場通關、檢疫、行李托運的問題,羅憲德對目前重複安檢,行李提上提下,以及入境還得經過金屬探測器的狀況相當不滿,強調「時間就是金錢」,唯有快速、安全、經濟,才是金廈航線最大的競爭力。陳正賢則希望海、空航運業者能朝「台北、廈門早上出發、晚上回」的目標努力,提高便捷性,行李則比照航空公司轉機模式,不必要求台商提上提下,重複通關。
李炷烽認為,有關單位對「行李直掛」的態度依舊保守,就連「出境」也不能免除重複兩次的檢查,而中央的說法已經很難自圓其說,希望陸委會、交通部能審慎考量台商及鄉親的需求,儘速改善。
有關台商所需原物料的進、出口問題,海關出席代表謝文昌表示,中央已經開放只要大陸福建地區台商生產所必需的物品,都可經由金門中轉,謝文昌並表示,他已設計一套軟體,廠商只要到料羅辦理報關,輸入相關資料,不用一分鐘就能完成報關手續,整個程序相當便捷。不過與會台商對此項規定並不清楚,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加強宣導。
縣府計畫在金門設置加工出口區,並爭取開放專案引進大陸勞工,為台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價值。與會台商特別利用座談會前實地踏勘預定地。但包括會長吳進忠,常務副會長兼小三通小組副召集人蔡幸娟都指出,台商之所以出走,主要是看上了大陸地區廉價的勞動成本,員工工作效率、原物料供應以及運輸成本等,唯有「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才能發揮成本效益。蔡幸娟指出,即便產品以MIT為誘因,但國際各大公司在亞洲、美國都設有採購中心,都會交叉詢價,一旦得知產品在大陸生產、金門組裝,恐怕很難說服對方以台灣的價格來採購,因此認為這項政策恐怕很有心,卻不見得有利。
在海上救護區劃及救難機制的建立方面,李炷烽強調這是個人命關天的大問題,慶幸老天眷顧,在小三通實施迄今四年八個多月裡,不曾出過任何狀況。吳進忠也深有同感,痛斥中央對台商及往來兩岸的金門鄉親人身安全問題根本漠視不顧。
楊應雄指出,這次座談會集合了權益遭到漠視的台商,以及經常被當作政治籌碼的金門,實為一次難得的意見交換與經驗交流,從廈門台商協會透過海基會、陸委會管道為金門發聲,驗證了台商也同樣關懷金門,而非只是單向地獲取服務,這才是我們所要的小三通。楊應雄認為,倘若還要先釐清消防局、岸巡、海巡的權責,再來找人、找設備,恐怕緩不濟急,他建議,中央不做,地方自己來!由消防局儘速研擬計畫,擇期協調對岸共同舉辦救難演習。
李炷烽進一步強調,人民有權檢驗政府應變的能力,而救難機制及百姓人身安全問題更是國家尊嚴的問題,中央既沒人又沒錢,只剩一隻嘴,如果中央不重視這個問題,縣府將在近期內自行辦理演習。
該項座談會,與會台商發言踴躍,所提的各項建言也相當務實且具有可行性,李炷烽感嘆最該聽到的人卻沒聽到,希望陸委會及中央駐金各單位代表,能忠實上陳座談紀錄,讓中央瞭解問題的所在,儘速針對問題務實解決,開大門走大路,讓小三通能更加順暢,也真正發揮繁榮地方經濟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