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錫添金門跆拳道運動的推手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專訪報導。
點閱率:2,634
字型大小:

說起金門跆拳道運動的推手,李錫添教練當之無愧!談起李錫添,金門跆拳道運動在他的手中從無到有,逐步推廣到今天蓬勃的局面,走過十七年教練歷程的李錫添,本身就是一頁金門跆拳道運動的發展史。

對許多身處戰亂時代的金門人而言,生命中的重要成就,往往出於偶然。緣起於兩千多年前的跆拳道,一直是韓國人引以為傲的國技,並列入軍中戰技訓練的主要課程。這是一種有氧運動,必須保持頭腦清醒,才能應付各種突發的狀況;競技時的表現,強調力道與動作的優美,力量在瞬間宣洩無遺,是一種外放而陽剛的運動。

越戰期間,曾配合聯合國調派了陸軍一師前往越南參戰,每次近身搏鬥時,對越共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故總統經國先生於民國五十五年擔任國防部長任內,曾率團親赴南韓視察、觀摩軍隊戰技訓練,返國後,立即指示國軍訓練部門從速比照辦理。並核定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籌劃,旋於五十六年元月二十六日,假陸戰隊士官學校成立莒拳班,建立訓練制度,並敦聘韓籍專技教官來華任教,培育優秀的師資。未幾,國防部定名為「莒拳」,並列入三軍戰技訓練課程,此即為中華民國「跆拳」之創始。在軍中經過三年的訓練、發展,已略著成效。因此,民國五十六年元月至五十九年,三軍的跆拳道教練,大部份由陸戰隊士官學校訓練薰陶,結業後分派至三軍各單位任教。

民國五十五年出生於古寧頭的李錫添,就是在這種機緣下加入了時代的脈動。十歲那年,就讀於古寧國小的李錫添,學校附近駐紮了許多部隊,由於耳濡目染,開始跟隨部隊的阿兵哥拳打腳踢,這些戰技高超的阿兵哥,是他最早的啟蒙教練。但正式接觸跆拳道則是到了國中畢業,進入士官學校才開始。

民國七十三年李錫添進入陸軍兩棲偵察營(即名震中外的海龍蛙兵),才真正深入的鑽研跆拳道,並展開了選手的競技生涯。七十五年金門跆拳道協會成立,李錫添擔任教練;七十六年他在中正盃嶄露頭角,榮獲第一名;同年名列世界錦標賽國手選拔賽第二名;並入選一九八八年奧運培訓選手。從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年,李錫添每年皆入選國手選拔第二名,但因為沒有教練的指導與爭取,雖然技藝超群,卻始終無緣參與國際競賽,為國爭光,令他深深引以為憾。

李錫添曾自嘲,他是當時全跆拳界最悲情的選手。正因為曾受過如此的委屈,如今身為教練的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學生再重蹈其覆轍。民國八十年退伍後,回到故鄉金門開道館,有感於地區學拳風氣未開,孤軍難以奮鬥,八十年底,又前往台灣尋求發展。後有感於培養別人的子弟,不如培養自己的子弟,於是在民國八十三年再度回到故鄉開設道館。多年來,由李錫添啟蒙指導的學員已有將近千人,也培養了許多傑出的選手,為地區爭取了莫大的榮譽,如目前入選奧運培訓的金牌國手蘇麗文就是其傑出弟子之一。金門跆拳道運動在他的手中從無到有,逐步推廣到今天蓬勃的局面,十七年的教練生涯,李錫添無疑就是一頁金門跆拳道運動的發展史。

目前李錫添任職於金酒公司,並利用週休二日的時間,義務指導學子練跆拳道。而身為地區唯一的技擊性國家級教練,更是地區最高段(六段)的教練;在前些年有數位選手,因為在台灣訓練陷入瓶頸,成績無法突破,因此選擇李錫添做為中繼教練,希望能更上層樓。由於有這幾位選手教練的投入,支援訓練和比賽的事宜,李錫添愈發感受到教練團隊的重要性。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教練團隊,平日上班外,假日他必須兼任訓練與行政業務,深感分身乏術;而以前代表金門對外參加比賽,必須四處籌措經費有如乞丐般,這點最令他傷感與頭痛,還好近年來有金門縣政府、金酒公司的支持,經費問題已解決不少。如今地區培育的新生代選手已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單項運動中最有機會獲得金牌的競賽項目,他預期在這次全國少年盃錦標賽中,金門小選手能拿下兩面到三面的金牌,以不負金門跆委會和地區鄉親的期望。

(系列之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