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跆拳高手吳政翰林佳潭陳松琦為金門跆運獻心力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專訪報導。
點閱率:1,294
字型大小:

包括吳政翰、林佳潭、陳松琦等幾位跆拳道選手,目前正在台灣就讀大專院校,每年寒暑假時他們都會回到金門,協助教練李錫添指導學弟、學妹跆拳道練習。從高身兆的身材,很難想像他們都是跆拳道三段的高手,而敏捷俐落的身手,則是小學員們仰慕與學習的對象。

吳政翰在媽媽肚子裡七、八個月大時,就迫不及待地出生了,因為是個早產兒,吳政翰從小體弱多病,甚至差點因為敗血症而早夭,所幸有爸爸的移植骨髓才能活下來。雖然身體虛弱,吳政翰卻化體弱為強身的驅動力,從十歲開始學拳,經過長期的鍛鍊,造就了如今一身強健的體魄與靈活的身手。

經過多年的努力,吳政翰在跆拳道界已經闖出一片天,近年來有感於成績無法突破,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自民國八十七年起重新選擇李錫添為中繼教練,八十八年隨即奪下全國運動會銀牌,此後摘金奪銀成為比賽中的常勝軍。

而另一位好手林佳潭則在就讀台中立人國小四年級時,只因為青澀少年的一股情愫,喜歡上當時的跆拳道副社長,竟意外走入跆拳道的世界。林佳潭說,當時的啟蒙教練吳聰輝發現,他不僅是個多情種,還是個學跆拳道的上乘之才,在吳聰輝的刻意栽培下,林佳潭利用課餘時間在道館練習,當時黃帶的他,第一天進入道館,就對上了就讀北屯國小四年級的吳政翰,兩人不打不相識,因緣際會,從此在跆拳道的路上結伴同行,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誼。國小畢業後,進入立人國中就讀,與其他四位同學成為第一屆的跆拳道校隊。畢業後進入光華高工就讀,由於校方並不重視該項運動,幾個人利用晚上時間自行前往道館苦練,他們的犧牲與付出,換來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傑出成績,一舉奪下跆拳道選拔賽團體組冠軍,並取得代表台中市參加全中運的資格。兩人的傑出表現被台中高農看上,將幾人網羅至該校就讀,晚上繼續接受吳聰輝教練的指導,對外競賽始終保持前三名的水準。高中畢業後,林佳潭、吳政翰順利進入台灣體育學院就讀。

他們認為,之所以能堅持到今天,一半固然是個人興趣,泰半則歸功於師長的督促與鼓勵。尤其國中階段,功課壓力大,倘若家長認為花時間學跆拳道會影響課業,縱使天份再高也難有發展。所幸教育當局為了培育體育人才,訂有保送制度,讓有天份的體育人才不必經過慘烈的升學考試也能就讀大學。

林佳潭、吳政翰認為,學跆拳道的好處,除了可以健身、防身,訓練過程中養成的吃苦耐勞精神,堅忍不拔意志,克己禮讓美德,以及增強個人的抗壓性等,這些才是真正「千金不換」的最高價值。林佳潭並以自身的經驗指出,主動積極的學習精神,是學好跆拳道的最重要關鍵。

除了吳政翰、林佳潭兩位「兄弟」檔,地區還有一位「新生代」的明日之星。陳松琦是金沙鎮斗門人,小時候同樣因為體弱多病,常跟著姊姊到道館學跆拳,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直到民國八十六年進入金門農工職校就讀,才正式跟隨李錫添教練學跆拳道。八十七年晉升一段之後,於八十八年首次參與全中運,可惜實戰經驗不足,鎩羽而歸,事後陳松琦刻意留級打算在第二年的全中運一雪前恥,可惜校方該年並未參賽,虛耗了一年時光。不過陳松琦並未因此氣餒,在李錫添的鼓勵下進入大漢技術學院就讀,民國九十年奪下了大專盃金牌,也常利用假期返鄉協助跆拳教學。

由於長期關注地區跆拳道運動的發展,也是少數「原生」的在地選手,陳松琦對地區的跆拳道運動有些看法。他認為目前地區運動項目的區分及選手獎勵辦法並不合理,作為「奧運競技項目」的運動,如田徑、籃球、跆拳等,屬國際性競賽,競爭相當激烈,奪標困難度極高,獎勵金應相對提高;而休閒類的球類運動,以及舞蹈、歌唱等活動,若僅止於展示、磨練或交誼性質的邀請賽,亦應給予適當鼓勵,但不宜敘獎,因為兩者性質與目標迥然不同,資源的分配當然應該有所區別。陳松琦認為,這是造成地區運動選手培育找不出焦點的癥結所在。

其次,陳松琦指出,縣體育委員會有二十多個單項運動,但經費的補助零散,敘獎漫無標準,往往形成「散彈打鳥」的狀況,在找不到重點的狀況下,表現出來的成績相當有限,而自我陶醉型的「菜市仔盃」滿天飛。此外,學校方面亦未配合本身條件,發展各校的運動重點項目或特色,這點對於投注大量資源,以重視教育聞名的金門而言,實為美中不足之處。(系列之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