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跆拳道不僅注重練功更講究禮儀分為白黃藍紅黑五種「帶色」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專題報導。
點閱率:1,773

從表面上看來,跆拳道是一項相當激烈的運動,但除了激烈的對戰與拳打腳踢之外,其實跆拳道是一項相當講究「禮儀」的運動。同時以「段位」來呈現練習者的學識造詣、技術水平與功力高下等。跆拳道分為白、黃、藍、紅、黑等五種「帶色」。以下將逐一為鄉親介紹。

一般觀眾在欣賞跆拳道比賽時,從選手的格鬥當中,往往誤以為跆拳道是一項相當激烈的運動,但不論比賽過程如何激烈,雙方均以提升及磨練技藝為目的,內心都必須有向對方表示敬意與學習的心理,因此比賽或練習前都必須向對方敬禮。而敬禮動作的具體要求則是:面向對方直體站立,向前屈十五度,頭部前屈四十五度,兩手緊靠兩腿,兩腳跟併攏。

剛開始學習跆拳道的小選手,或許並不瞭解這些基本動作背後所隱含的深遠寓意,但事實上,這些「禮儀」才是跆拳道基本精神的真正體現,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務必在形式上身體力行,在比賽、練習過程中持之以禮,更要求發自內心將「禮儀」形式內化,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能鍛鍊出克己禮讓、恭敬謙虛。

跆拳道係以段位來顯示練習者的學識造詣、技術水平與功力高下,共分為十級和九段,初學者從十級開始逐漸升至一級,然後再入段,段位越高表明水平也越高,最高段位達九段。

由於跆拳道練習者都穿著統一的白色服裝,以示純正,同時設計以腰帶的顏色與特點來區別級、段的高下,由低至高分為白、黃、藍、紅、黑等五種色系。各級、段的基本動作,所要求的「型」,包括:十級、九級的白帶,主要教學動作為跆拳道基本動作、基本步伐、防禦正拳攻擊、前踢、旋踢、前抬腿等,所要求的「型」為「太極一場」。

八級、七級的黃帶,教學動作包括前踢、旋踢、下壓、側踢、基本步伐等,所要求的「型」則是「太極二場」。

六級、五級的藍帶,教學動作包括滑步旋踢、跳下壓、滑步下壓、前進側踢、後踢、約束對練、擊破等,要求的「型」則是「太極三場」及「太極四場」。

四級、五級的紅帶,教學動作包括前進旋踢、前進下壓、前進後踢、後旋踢、約束對練、擊破等,要求的「型」則是「太極五場」與「太極六場」。

二級、一級的紅黑帶,教學項目為組合動作、三百六十度旋踢、三百六十度後踢、自由對練、擊破等,所要求的「型」為「太極七場」及「太極八場」。

代表「段」數的黑帶,可以從一段一路升到六段,其中黑帶一段至三段,教學動作都是組合動作、戰術應用、功力擊破等,黑帶一段要求「高麗型」,黑帶二段要求「金鋼型」,黑帶三段要求「太白型」。

(系列之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