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經濟發展遲滯民眾盼中央伸援手
總統陳水扁先生昨日第六度來金視察,縣長李炷烽特別提具多項議題希望獲得中央協助,其中尤以預算問題牽涉地區建設甚鉅,但陳總統在回應中強調,一切「依法行政」,並直言不能要求「包贏」,未能考量金門經濟發展嚴重遲滯、亟需政府部門大力投資建設的事實,令人頗感遺憾。
事實上,原本用意在照顧並促進離島發展、繁榮的離島建設條例,特別規劃了「離島建設基金」的機制,但自基金設置以來,金門可說「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原本各部會直接編列的公務預算,一下子找到了「缺口」,全往基金裡塞,再加上菸酒稅法新制的實施,頓時讓縣府「腹背受敵」,呈現在數據上即是,縣府八十九至九十二年中央補助的實際「淨收入」(中央補助扣除上繳中央稅款),逐年大幅減少。
此外,以同樣年度為基準,八十九至九十二年金門地區人均生產毛額,也只有台灣的百分之六十強,顯見經濟發展嚴重遲滯。
平情而論,依法繳稅,不論繳的是個人綜所稅、公營事業營所稅或代收代辦的各項稅款,繳稅本來就是應盡義務,不論主體是個人或政府,但我們要大聲疾呼的是金門過去四十年戰地政務的特殊經歷,以及近年來相關制度變革為金門帶來的傷害,倘若不將天平「傾斜」,大力投資各項建設,提振地區經濟活力,僅強調依法行政,恐將使依法行政成為「齊頭式平等」的代名詞,也將令所有金門鄉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