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政府縣政工作簡報全文
縣長李炷烽昨日在簡報中,彙整了總統陳水扁過去曾對金門許下的七大承諾,同時提出八二三參戰官兵老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的立法,離島建設條例的實施反而造成金門獲得的實質補助銳減,金門縣立醫院升格為署立,成立自由貿易港區,打造金門為境外航運中心等六大建議。李炷烽強調,這是一份金門人真心誠意給陳總統的一份報告,希望層峰能體察民情民瘼、信守承諾,協助解決金門發展所面臨的瓶頸。
為了讓各界瞭解縣府所提各項意見,本報特別摘錄簡報內容如下:
壹、前言:摯誠歡迎.衷心感佩
總統閣下光臨金門,慰勉國軍官兵,關懷離島百姓,更於日理萬機之際,撥冗聽取本府簡報,職一本摯誠,首先代表我全體金門鄉親、全體本縣公僕,向總統敬致無限歡迎的熱誠。同時對中央各部會懍於總統訓示─本島與離島均衡發展之要求,賜予金門諸多之指導,表示感謝。特別是國防部湯部長,無論於之前參謀總長任內或此時,基於對離島深切之了解與厚愛,基於國防戰略之前瞻,對離島安全與便民、戰備與民生的均衡考量,讓金門縣政推動,得到了應有的協助,本人感懷在心,併此敬致微意,其次,特別強調的是,金門由於歷史的偶然,實施了長達四十四年的高度軍事統治與戰地政務體制,完全桎梏了金門經濟發展的生機,失去了奠定經濟永續經營的基礎,即使戰地政務體制終結已逾十餘年,惟因體質羸弱,根基淺薄,金門經濟的前景,並未因此而蓬勃,反因駐軍之裁撤,軍人消費驟減,市場益趨凋敝。而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與尊嚴,如人權、自由、民主、法治,對當時金門人而言,更是何其遙遠。其間總統閣下於立委期間,以人權鬥士自許,為戰地百姓遭遇不公所抒發的人道呼籲,仗義執言,擲地有聲,包括金馬安維條例的借屍還魂,二度戒嚴,得以解除,更於台北市長任內主動支援金門醫療資源不足的盛意,藉此,更要代表金門病患家屬表達衷心的敬佩與感謝。
此外,政權輪替,使得金門民主選舉的虛有其表,終能顯現實質的內涵,公平的競爭,開啟了可能的契機,更讓職於第三次縣長的選舉,得以擺脫行政的干預,與軍情特、金錢、暴力無情打擊的夢魘,更令職感懷在心。
是故,陳總統對金門的競選承諾與政策主張,不由得使我們興起高度的興趣與期待,諸如:
89/02/22:1、興建金門和平大橋。2、建設金門為三通的前奏曲,金門升格為直屬行政院的特別行政區。3、建設金門為免稅觀光特區。4、金門等離島由於居民生活條件較差,主張取消其營業稅及所得稅。5、推動產經文化情報中心。6、發展利用獨特自然景觀的休閒產業。7、加強環境生態保育。
89/02/26: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由於居民生活條件較差,應取消其營業稅及所得稅。
89/05/21:此次來金門,也代表對離島建設的重視,建設上應不分東西南北或本島,都要均衡發展,作好城鄉差距的縮短,特別是金馬澎等所有離島,都是位處偏遠,發展遲緩、受限的地區,因此,必須要多給予照料。
90/01/18:政府推動「小三通」的最高目標,是希望能促進金馬地區的繁榮與發展……,對兩岸關係提出「和平、和諧、和解、和好」的主張和期許。
90/11/19:金門同樣是中華民國國民,同樣繳納健保等費,醫療保健卻落後台灣本島一大截,民眾罹病,遇有緊急病況,需要後送,搭飛機不方便,坐船還要等,生命得不到最好的照顧,因此屢有因此而被犧牲,同樣是國民,有人是一等國民,有人是二等國民,金門地區是離島最前線,反而變成三等國民,這是政府對不起大家的地方,大後方民眾對不起各位的地方。
我們從心裡感念金門民眾為台灣本島或大後方建設所作的犧牲太多,對金門要有所回饋。
金門還有很多包括土地登記、匪諜冤案、都市計畫、國軍軍事勤務造成民眾死傷的補償、醫療問題等亟待解決。而土地變成國有、縣有或軍用,則可以專案解決,以還地於民,還給金門民眾一個公道,過去因戒嚴管制造成冤獄或因懷疑、誤判,都要還給公道。
大小金門交通的連接,在經建會、交通部的規劃,這座所謂的「選舉浮橋」,未來真正要浮起來,建成永久堅固的金烈大橋了。而金門有很多建設必須加強,如落實發展觀光,變成觀光特區,購物天堂,發展金門成為一個每個人喜歡來的地方。小額貿易限制和取締嚴苛應鬆綁。
91/05/09:大膽宣言─兩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條路,而小三通是大三通的第一步,擴大小三通造福金馬地區的民眾,乃是當務之急,政府應積極研擬規劃一定人員的中轉金門,以及在總量管制下,適度開放農產品得以進入金馬地區,而不再被視為是犯罪和走私。
總統的高瞻遠矚,讓我們興奮莫名,原本金門人不敢奢望的夢想,有如驚雷乍響,甦醒了長蟄的生命,陳昭南先生競選縣長時呼籲金門抗繳健保費的吶喊,振奮了金門人行動的勇氣和決心,總統!真心的感激您。
貳、縣政點滴.一步一腳印:
地方施政,秉承中央指導,一年多以來,勇健的腳步,我們先後完成了:一、小三通航線:由無到有,由專案到通案,由不可預期到可預期,由不定期到定期航班,由不知多久一航次到目前每週廿四航次,甚至,適用對象擴大,有足量的中轉旅客,我們都已做好了每天都有航班的溝通與準備,萬事皆備,凡可操之在金門自己的,我們都做到了,儘管兩岸協商無門,「兩國論」、「一邊一國」,多少的震撼,卻撼動不了「慈悲沒有敵人」的金門,我們慶幸,也深感自豪。
二、「金門高粱酒」商標在大陸註冊已初步成功,儘管有無數不肖的台商,勾結內賊,在大陸惡意搶註包括有「金門王」、「金門宴」、「金閂」、「今門」:::,還有試圖與「台啤」漁目混珠的「合灣」,我們抱持真誠的智慧,一一排除與化解,甚至以充分的資訊與說明,爭取大陸商標局暫且擱置其商標法明文規定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名稱不得作為商品的名稱」的限制條文,為金酒進軍大陸,取得了合法的憑藉。儘管在努力的過程中,金門縣政府孤軍奮鬥,得不到外力的支持與協助,我們完成了金門人的囑託,更確保了中華民國共同的無形資產,我們的突破,更希望為「台啤」在大陸註冊舖設一條坦途。
三、金門尚義機場「ILS自動航降儀器」啟用,必須跨越大陸漳州浯嶼上空飛航管制區的保護空域,我們在民航局的拜託之下,憑藉「小三通」累積的經驗,積極與大陸協商,終得經由台灣飛航管制員協會與中國民航協會的洽商,而取得了使用大陸空域的機會,就從今日起,台金航班終得有效紓解天候的羈限,減少無效飛行,並提高了乘客安全與方便。
四、「中和五眷村」順利歸還金門全體縣民所有,彰顯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由金門政委會民國五十二年至五十六年間以員工修繕費購置的中和五眷村近一萬坪土地產權,歷經十年的陳情、請願,監察院的糾正,在國防部湯部長的開明與無私的關懷、支持,終得地歸原主。我們感謝湯部長之餘,我們更要說:金門追求的不是該筆土地的價格,而是堅持人類所賴以存續的公理與正義之無形價值,這些才是大家必須珍惜的。
五、金門成立「自由貿易港區」,打造金門成為境外航運中心,並藉金門於兩岸中介的地理優勢,提供大陸台商於金門設立終端裝配廠,以台灣品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不僅可以落實台商根留台灣的政策,進而提供金門失業勞工的生存權利。尤以台灣傳統產業出走後,中高年齡失業的金門籍勞工,返鄉嗷嗷待哺,已形成金門社會之隱憂,亟需中央與地方的綿密配合,積極重視,並落實總統金門經貿特區之承諾(詳如專案報告書乙冊)。
六、金門八二三參戰之自衛隊員既已依據「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納入適用對象,是則台籍八二三參戰義務役官兵享有之待遇、金門籍榮民必須一體相待,一視同仁,目前不同待遇之處置,已引發本縣榮民對政府實施「一國兩制」之質疑與不滿,且本諸總統德意所研定「八二三參戰官兵老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竟然為諸多黨政及立委要員指斥為「錢坑法案」,不惟違逆總統照顧八二三金門參戰榮民之德意,抑且斲傷了我大多數榮民的心靈。
七、「離島建設條例」實施的結果,中央補助扣除本縣上繳稅款的收入淨額日益銳減(詳如附表一),離島經濟成長率下滑(如附表二),金門國民平均所得不增反減(如附表三),不是立法偏差,就是行政失當,萬望總統注意及之,並促成該條例修正案早日通過。
八、「金門署立醫院」請求早日改隸完成─台灣卅六家省市立醫院配合「台灣精省暫行條例」的落日條款於立法院八十九年五月間修訂「衛生署組織條例」時,已全數改隸完成,斯時為解決福建省所屬金馬兩縣醫院改隸署立,並以立法院附帶決議方式以為改隸之依據,並限定於該條例修正後一年內(民國九十年五月)改隸完成。不意,李明亮署長任內,並已編列預算二億一千餘萬元,以為改隸之需。李署長離職,人去政息,迄今衛生署以欠缺法源為由,遲遲不作處理,徒讓總統對關懷金門醫療與尊重生命之美意,淪為空談。
九、政府闢設戰爭與和平軍事園區或戰爭博物館,金門應為首選之地,行政院二○○八年挑戰觀光客倍增重點建設計畫,衡酌全國各縣市之條件,上項構想以金門歷次戰役為背景,兩岸對峙半世紀以上之特殊意義與價值,更甚於韓國板門店,為世界所矚目,倘政府不此之圖,恐將貽笑後人。
十、「大二膽等六小島移交縣府接管計畫」早於民國八十九年元月二十五日湯部長於前參謀總長任內蒞金主持軍民聯繫會報,公開宣布,迄今已逾三年又半有餘,其間,本府業委託學術單位從事基本資料調查與研究,並先後召開數次移接討論會,唯受託單位屢次向軍方申請登島調查而不可得,會議結果層層呈報,幾無具體進展,殷請軍方決策既定,負責執行部門應請積極推動落實。
參、濟弱扶傾:金門人的心聲
當廿一世紀地球村來臨的時刻,飽經憂患與砲火淬煉的金門人,我們存有「四海皆兄弟,寰宇無敵人」的體認與實踐,因此,我們呼籲大家:一、戰爭無情:金門已經不是戰地,台海五次戰役,金門成了戰場,你爭我戰,受害最深最大的不是台海兩岸,而是介乎其中的金門子民,一百多萬發的砲彈密集落在一五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僅四十四天的八二三砲戰,沒有贏家,祇有輸家─金門:全毀的閩南古厝四千五百多間、半毀的也有四千四百多間,民間死傷的人數近千人,在人權至上的廿一世紀,沒有徵求金門人的同意,任誰都沒有權利把金門再次作為爭權奪利的殺戮戰場。
我們欣見九十二年「中華民國國防政策白皮書」的發布,離島將朝非軍事化方向發展,這天大的喜訊,我們冀求的不是政策的宣誓,而是明列時程的實踐、落實,因此建請:金門的建設與發展,「民為主,軍為從」的主軸必須確立,主客的形勢,必須因戰地政務體制的壽終正寢而移易。
1、鄰近村落的砲陣地請求遷移,避免以村落財產與居民生命作為掩護的盾牌,予人以借刀殺人草菅人命之議。
2、遍佈金門海岸線四週的雷區,請求及時清除掃淨,返還人民安居樂業、安全無虞的權利,不再讓投資者因此而裹足不前。
3、尚義機場鄰近海邊由金門縣政府早年投資興建的「養殖池」、阻絕坦克登陸的壕溝,請求儘速填土舖平,以確保每日已高達六十餘架次飛安的要求,尊重進出旅客行的基本人權。
4、蟠據金門幾近四分之一的軍事管制區,請求限期縮減,提供投資建設沒有障礙的空間。
二、和平無價─金門不必永遠是離島 面積不及於大金門的廈門島,鷹廈鐵路貫穿歐亞大港,廈門大橋、滄海大橋先後施工通車,同廈大橋、漳廈大橋刻已準備施工,金門大橋相信在陳總統的宣示下,永遠不再是浮橋,而是永久堅固的金烈大橋,兩門競爭台灣不應該是輸家。
三、金門不應只是扮演工具的角色,金門有權利追求主體性的未來,我們深切了解台灣的處境,我們也能體會台灣同胞的感受,我們尊重台灣爭取主體的決心,我們更佩服陳總統的勇氣;相對於大陸弱勢的台灣,應也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體會相對弱勢於台灣的金門人內心的感受。否則二元的價值判斷,雙重的取捨標準,恐難引發世界的共鳴。
四、金門完成了反共跳板的階段性任務,金門正擔負著和平橋樑的時代使命,金門更可以是國際化的先鋒;金門尚義機場國際化的落實,正可以彰顯陳總統提倡金門國際化的誠意與承諾。台灣每年進出大陸三百四十四萬旅次中,金門可以做為旅客的另一個自由的選擇,中轉兩岸的台胞,經由金門可操之在我的防疫通關檢驗,金門正可以發揮安全閥的功能,不僅繁榮了金門,還確保了台灣的安全。「寧予外戚,不予家奴」,錢讓港澳賺飽,金門可恃而不能取,如此的政策,令人不無合理的懷疑,「小三通」落實成功,「大三通」才有可能實現。
肆、結語:載沐恩澤,同感欽崇:
一水之隔的廈門島、一省之遙的深圳市,均已從當年的僻野漁村,拜經濟特區實施之賜,一躍而為大陸東南兩顆閃耀的明珠,大家不禁要問:「廈門能、深圳能,何獨金門不能?」。「金門的前途在那裡?」更是每一位金門鄉親急思解答的問題。感謝總統對金門發展的高瞻遠矚,提出多項劃時代的政見與承諾,包括:「興建金門和平大橋」、「建設金門為免稅觀光特區」、「將以金門為三通的前奏曲,金門升格為直轄行政院的特別行政區」、「金門等離島由於居民生活條件較差,主張取消其營業稅及所得稅」、「推動產經文化情報中心」、「發展利用獨特自然景觀的休閒產業」與「加強環境生態保育」等七項,為了金門的前途與整體發展,我們希望 總統的用心,中央各部會能確實掌握,加速推動執行;建議中央以金門為兩岸互動的試點,政策性賦予金門更大的嘗試空間,並善用台閩產業分工與閩南金三角的地緣利基,尋找可能的經濟競爭策略,一方面落實新世紀的金門願景,另一方面以金門經驗回饋兩岸經貿制度的設計。
營造「兩岸金門、文化金門、學術金門、免戰金門、產業金門、休閒金門、生態金門」,一直是職主持縣政後追求的目標與願景,更時時以此惕厲自己,希望不負鄉親所託。「金門的土地不大,但卻有大時代樹立大格局的契機;金門的歷史久遠,但在新世紀與新時局來臨的同時,卻有著開創新氣勢的能力」,期盼在金門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中央能鼎力協助金門的整體擘劃與發展。併此感謝總統於立委期間為金門的人權所作的努力,具體實踐了人道主義的精神,對昔日戰地政務之不符人權、公義之制度,仗義執言,今天我們在此享受自由民主之生活,凡我金門人當對總統斯時之遠見,載沐恩澤,同感欽崇。
最後,更要再次強調,職不僅承受著本地六萬居民的付託,必須善盡公僕的職責,更有卅萬旅台鄉親的期許,還背負著海外七十四萬五千金門華僑的希望,他們不時的叮囑我,必須實現競選縣長時的承諾,他們說:「你或許可以在所有時間裡騙過某些金門人,或在某些時間裡騙過所有金門人,但你總不能在所有時間裡騙過所有金門人」,炷烽以此自省,更以此自勉。炷烽自當竭誠服膺政府的決策,堅定地信賴總統關愛金門的承諾,恰如其分的做好一個「金門人的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