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管所學分班第二期第三期學員來金參訪

台大醫管所學分班第二期第三期學員來金參訪
來金參訪的台灣大學醫療管理研究所學分班第二、三期學員昨日前往烈嶼參訪,下午並拜會縣府,縣長李炷烽特別向這一群資深醫事人員強調,台、澎、金、馬是分不開的生命共同體,而金門醫療資源不足情形遠較其他離島嚴重,盼醫界人士共同關切。
由台大醫管所副教授薛亞聖率領的醫管所學分班第二、三期學員一行二十餘人,十三日即來金參訪,安排二天一夜的行程,除參訪地區幾處重要景點,並安排前往烈嶼鄉公所、縣府、縣議會、酒廠等處。一行人抵達烈嶼時,在縣議員洪麗萍陪同下前往鄉公所拜會,受到鄉長林金量及同仁的歡迎,林金量並致贈「烈嶼之友」紀念牌及錦旗留念。林金量並在致詞中強調,烈嶼醫療資源匱乏及鄉務繁瑣的處境,猶如「一位司機必須駕駛數台車」,非常企盼台灣優秀的醫師能來到烈嶼服務,以提升地區醫療水平。
一行人下午在衛生局長陳天順陪同下前抵縣府,同樣受到縣長李炷烽、秘書蔡群生等人的歡迎。李炷烽在致詞中特別感謝參訪團以具體行動表達了對金門的關懷。他指出,同屬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都同樣面臨醫療資源不足情形,但相較之下,澎湖設籍人數約九萬人,長駐人口約七萬人,卻擁有署立醫院及七十多家私人診所。連江縣雖然只有五千多人,也有一家縣立醫院及七間私人診所,反觀金門,長駐人口五萬餘人,僅有一家縣立醫院、十三家私人診所,就算連國軍金門醫院一併計算,人口與醫師比例距離衛生署訂定標準還有一大段距離。
李炷烽強調,正因為醫療資源不足,透過後送管道赴台就醫的金門鄉親每年超過百人,每趟次需款三十至四十五萬元,但花錢事小,直昇機每趟次從台灣起飛直到將病患送進醫院,前後還必須折騰四、五個鐘頭,過程中每一分鐘都潛藏著危機。
李炷烽說,縣府不止一次向中央大聲疾呼,希望中央重視並協助改善,但始終沒有獲得相關部會關愛的眼神。以健保費為例,台省地區為了保費雙漲不斷有抗爭的聲音,金門鄉親則默默承受,該繳多少就繳多少,卻無法與台灣鄉親享受相同的醫療服務水平。再以縣立醫院升格署立一案為例,李炷烽說,在他擔任立委期間,修正衛生署組織條例時,曾做成附帶決議,要求金、馬兩縣比照台省辦理儘速升格,當時的衛生署長李明亮也已應允加速推動,可惜「人去政息」,原本今年升格的規劃被衛生署以「無法源依據」為由而推翻。
李炷烽強調,台、澎、金、馬是分不開的生命共同體,然而金門鄉親默默接受了保費雙漲,金酒公司每年更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盈餘均依法上繳中央,可惜負擔相同甚至更多的義務並不能換來相同的權利。盼到訪的醫事人員都能為金門發聲,共同關切金門醫療資源匱乏等相關議題。
領團的副教授薛亞聖對金門醫療資源不足情形亦有所體會,也強調「醫事無國界」,金門的狀況確實值得各界關注,盼有關當局能少點政治性的紛擾,多照顧人民的福祉比較重要。來金參訪的台大醫管所學分班第二、三期學員,成員包括台北縣立板橋、三重醫院院長陳曜卿、松山精神科醫院副院長陳明鐘、同仁醫院院長張澍平、敏盛醫院行政副院長蔡雪玉等人,大多是台灣醫界的資深、高層人員。在結束縣府拜會行程後,一行人並於縣府大門前合影留念,晚間搭乘最末一班飛機返台。
記者許加泰
/金寧報導
來金參訪的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學分班第二、三期學員,昨日在台大醫管所副教授薛亞聖帶領下,拜訪議會議長莊良時,莊議長就金門醫療資源及品質與專家學者交換意見,希望未來借重豐富的實務經驗,協助提昇地區醫療的品質。
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學分班第二、三期學員,有多位來自國內公、私立醫院主管幹部及醫護人員,在議員洪麗萍及洪允典的陪同下,實地參觀縣立醫院烈嶼分院等醫院,並於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許,前往縣議會拜訪議長莊良時,受到莊議長及議會主管的歡迎。
薛亞聖指出,金門地區現有醫院的醫療設備不錯,如果能有效的結合整體醫療設備及人力資源,相信也一定會提供病患很好的服務。
莊良時就提升金門醫療水平等議題與專家學者交換意見,他指出,多年以來,金門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更是嚴重欠缺專業的醫護人員,因此,提昇金門醫療品質是民眾所期待的,也是縣府與議會積極向中央爭取改善充實金門的醫療設施及醫護人力,讓民眾生命獲得最基本的照護。
他也提出未來公立醫院也可朝公辦民營的方式來經營的構想,他指出,隨著小三通的管道,可預見未來的市場,不僅要服務金門鄉親,台商經小三通管道,也可到金門享受醫療服務,面對金門及台商的醫療服務需求,希望中央能正視離島的醫療資源,大力的提供協助與支援,也希望專家們提供寶貴的經驗,共同協助金門有效提升金門醫療水平,對台灣醫療形象的提升亦有極大助益。雙方也互贈紀念品,並與議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