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教育局業務報告地方報轉型經營縣議員語多期許
縣議會議員昨日在縣府教育局業務報告中,針對教育資源整合、台商子弟在金就讀輔導、重點體育運動發展、地方報紙報導與轉型經營等提出建言,希望能納入縣政執行。
縣議會昨日安排教育局業務報告,由議長莊良時、副議長許永鎮先後主持,教育局長盧志輝率本報社長陳金文、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體育場主任陳世基及所屬各單位主管列席備詢。
議員許玉昭對於教育資源整合有不同的看法,她以一個受教育資源整合(併校)影響的過來人指出,小學校有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強的優點,老師可以充分照顧到每位學生,學生營養午餐又辦得好。像國礎國小裁併後,校舍空蕩形成閒置空間與廢墟般;而大學校分配資源不足、學生活動空間不夠,縣府在研擬資源整合上,務必要將兩方面優缺點納入考量。
她也認為,台商將子弟放在金門就學、生活,縣府應安排有專門人員妥善照顧學業與生活,尤其是女性學生,要有女性的輔導人員就近照料。
盧志輝說,去年台商子弟在金門就學有十五位今年有四十一位,預計明年會再增加,目前輔導是以替代役人員來輔導管理,縣府並已向教育部爭取預算人力,元月份招考輔導人員將以女性優先。
許玉昭也指出,地區發展各項重點性的運動,應設有專業性的教練,並支付教練薪水,才能鼓勵優秀教練來金指導,提昇地區的運動水準。
議員張光海認為台商子弟來金就讀,必須爭取教育部資源另外設校專心來辦理,不能附設在各學校中,以免造成各校教學分心,形成教育資源浪費。對於教育資源整合,張光海認為小學校有小校的優點與存在的價值與功能。
縣府補助烈嶼、金沙、金湖興建複合式運動場,其中,烈嶼鄉已完成,金沙正在施建中,金湖尚未興建,議員李沃士對於教育局補助各鄉鎮設立複合式運動場設施太過簡陋,外觀看起來似乎鐵皮蓋子的運動場,要求慎選位置,應將設計案送工務局審核後才能動工興建。
李沃士也要求縣府應訂定一套體育經費補助、教練與選手獎懲與鼓勵辦法,作為提昇地區體育運動的補助。他也建議教育局應根據各校的體育發展,鼓勵各學校能發展出重點體育運動,凸顯各校的體育特色。李沃士也對於地區各國小英語教學,認為應該也公開觀摩與評比,以實地瞭解國小英語教學的成效。
議員陳恩賜指出,教育為百年大計,是縣政重要課題,地區未來的教育發展方向,教育單位必須胸有成竹,教改問題在台灣問題很多,而金門教育資源整合,在經過重點評估後,絕不能虎頭蛇尾,如認為資源整合是對的、是正確方向,就要做有魄力的決定,規劃好的環境,是有利於後代子孫安心學習。而在做教育資源整合工作時,要做好學習環境、競爭力考驗,及其他的配套設備,讓資源能充分應用,而配套要有誘因,並研究反對的原因,為政策作辯護,讓民眾瞭解,以展現政府部門對政策方向執行的決心。
議員董東漢認為,為了地區未來發展,可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在各鄉鎮各設一個國中與國小,各校用最優良的師資,把不適任的師資淘汰掉,盡量以「六年級、七年級生」的老師來教育下一代,而校長可提優惠條件,鼓勵自動引退。他也強調時代進步很快,為培養下一代,教育資源整合要有斷然措施,該退就要退。也就是達到「縮小學區、資源整合、校長優退」的教育改善方案。
副議長許永鎮認為,教育資源整合是一項良心工作,縣府委託台大城鄉研究所做整合研究與規劃,至今未能執行,其中道理是縣長無法下手,他認為要下定決心,才不會越拖越遠。
昨日大會中,有關本報轉型暨有效改善經營方案報告中,議員也提出各項建議,副議長許永鎮認為,辦報虧損無可避免,但是辦報必須瞭解報紙存在的價值與中心主軸,報紙要發揮媒體第四權的功能,給人民知的權利,地方報紙在擺脫早期軍報的報導方式同時要發掘真理,要勇敢批判政府施政得失,提供政府真理追尋的方向。他期許報紙要體認存在的價值,發揮報紙的功能性,對地區社會有所助益。
議員張光海除了肯定地方報紙存在的價值與必要性,他也認為報社定位在事業單位的決策是錯誤的,如果定位在文化單位或許還可以尋求中央文化資源的補助。他也指出,以地區的報紙發行量每月約六千份而言,經營上形同以牛車載了三噸高粱,虧損難免,但如何更新設備,移撥人員,轉型或併入金酒公司經營,都是可以考量的方向,報紙的報導應該常朝向導正社會風氣,才具有地方報的社會功能性,他希望主管單位應協助轉型經營,以減輕負擔。
教育局長盧志輝表示,報社列為事業單位,由於先天不足,報社一直背負著虧損惡名,角色尷尬,但也一直努力研商對策、開源節流。
蔡水游認為,報社人事費過重,可鼓勵員工優退。但最重要的是縣府對於報社應有一個明確方向。
議員許玉昭強調報社必須定位為新聞單位,她比喻如讓報社同仁選擇的話,社長會選擇當文化局長、員工會選擇作中鋼員工,投入公務單位或賺錢的單位,除了減輕經營壓力,也不用背負虧損的沈重負擔。許玉昭也肯定報社開闢網站,將每日新聞貼在網站上,讓許多身在他鄉心繫家園的旅外鄉親,從網站上得知家鄉的點點滴滴,縮短與家鄉的距離。她也希望報社要調整現行副刊投稿每一千字三百元的超低價稿費;她也希望能提早每日送報到訂戶的時間,以免許多用戶老是十時以後才能看到當天的報紙。
議員陳恩賜認為,報社係文化投資事業,預算是營利事業單位,必須自負盈虧,每一單位都是一樣,報紙發行量太少,工作人員太多,必須減肥,應鼓勵員工優退,不退則移撥其他單位,報紙的印刷可委外辦理,才能靈活調節活力,在各項轉型經營的規劃案中,如無法執行必須另外找出辦法,才能突破瓶頸、落實政府再造的精神。
議員董東漢認為,可將報社編採行政人員併入文化局,處理一些縣政月刊與縣府文藝的工作,而廣告部門人員,可移撥金酒公司充實廣告人才,印刷人員移到金酒公司,參與包裝紙盒設計製作讓金酒包裝盒更藝術化、優良化。甚至可將所有單位發行的月刊,全部包起來辦。
議員張光海認為,金門日報對於金門發展所付出的貢獻與責任,不容抹滅,不給報社預算,情何以堪!他同意社長陳金文所提「成立基金作為報社運作的經費」,撥給五億基金,去運作去改善,把現有印刷廠併入金酒經營,在五年內把員額消化掉。
昨日上午在李沃士質詢時,議員謝宜璋曾質疑每位議員應控制時間,才能讓每位議員都有質詢的機會。
會中為了質詢時間分配,也險些發生了議員之間的肢體衝突,所幸議員張光海、洪成發介入調解,幸未有進一步的動作。主席副議長許永鎮則立即宣布上午議程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