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前陳氏家廟今起奠安慶典
金城鎮庵前陳氏家廟將於十一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舉行重建落成奠安慶典,昨日舉行迎匾繞街遊境等活動,浩浩蕩蕩的迎匾隊伍,在庵前陳氏家廟奠安委員主任委員陳神護帶領下,展開遶行城區市街活動,在熱鬧的鞭炮、樂隊聲中,引來民眾的圍觀,為寧靜鄉鎮帶來熱鬧的氣氛。
浩浩蕩蕩的迎匾隊伍在奠安主任委員陳神護帶領下,昨日上午八時由陳氏家廟出發,展開遊行城區市街活動,出動全族老中青三代,在熱鬧的鞭炮及鼓樂中,迎行隊伍由金城西門里出發,沿著民權路、民生路經縣政府、中興路、莒光路、民族路繞行市街後返回庵前陳氏家廟,迎匾隊伍計有「鄉賢」、「誥命」「進士」匾、陳總統的賀匾、庵前及小西門全體鄉親的賀匾,引來民眾的圍觀,非常熱鬧,上午十時並舉行升匾活動。另外十一月十四日已舉行迎主大典。
庵前鄉老陳德盾指出,庵前陳氏係屬「浯陽衍派」,祖籍地為金門金沙「陽翟」,十九世祖陳健為明嘉靖丙戌進士,初授刑部主事,後歷任廣西、廣東及江西知府,金門庵前浯陽陳姓正是滄江公三子甫旻(清道光時避道光帝旻寧諱,改寫為甫文)之嗣裔,開基祖復莘公為甫旻四世孫,列信房二十四世「子」字輩。清康熙二十年,官軍收復金、廈後,復莘公偕堂叔世盛公由同安朱紫市回遷金門上后垵,道光年間遷至庵前,繁衍成族,至今已歷320餘年,衍傳已37世。根據祖譜及縣志記載,浯陽陳姓在科舉制度計有「一門七進士、二十四位舉人,一百八十餘位秀才」,可謂科甲世家。
奠安主任委員陳神護指出,陳氏家廟建於光緒二年,經民國四十八年歲至己亥年重修。舊有宗祠歷經歲月風霜、蟲議毀壞,已有傾頹之餘,吾族宗親屢次倡議重建,民國八十七年決議經費籌措以捐獻、收丁款為主,八十七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動土整地,六月鳩工重建,在二任理事長神護、水員率領宗親下,歷時三年,耗資新台幣柒佰參拾伍萬玖仟餘元,重建完成。同時由德盾及國興宗親負責修編族譜,與大陸同安田洋陳氏宗親會積極推動兩岸合印族譜事宜,以體現水木之思,敬祖睦宗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