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隻」魚盛產民眾搶「鮮」購買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392

時值「黃隻」魚盛產期,地區漁民每天天一亮即下海捕撈黃隻魚,再連漁網帶至巿場叫賣,現捕現賣,加上物美價廉、又是鮮活的魚,吸引不少民眾搶「鮮」購買,有的一口氣買三、四斤以上,買氣十分熱絡,生意一枝獨秀。

冬至前後,地區沿海黃隻魚捕撈生產已進入旺汛期,也是民眾品嘗黃隻魚的好季節,不少漁民利用流刺網、雙拖網,甚至牽罟方式,在新湖漁港等沿海一帶進行捕撈,每回皆滿載而歸,並連著漁網帶至新巿里木棉道等處現捕現賣。

漁民們將漁網連魚獲一起帶至現場販售,並讓上門顧客自行攤開漁網及將網目的黃隻魚一尾尾「卸」下來,不僅讓顧客體驗抓活魚的樂趣,而且,每尾黃隻魚的新鮮還看得見,有別於一般漁販以陳列擺攤方式,上門顧客絡繹不絕於途,生意好得不得了。

據漁民們指出,黃隻魚是地區傳統的魚,也是老一輩金門人最喜愛的魚,有的用油炸得酥酥的,連魚骨皆可食用,具有豐富的鈣質;有的則煎好之後再佐以醬油、蔥薑,或灑上鹽巴,用以配飯十分可口,也有煎好之後再熬成湯頭煮麵線,味道甘甜清香。

漁民們連日來忙著捕撈黃隻魚,平均每天捕獲量都相當可觀,據漁民說,現在是品嚐黃隻魚季節,每斤僅售價五、六十元,價格俗擱大碗,在非盛產期一斤要賣到一百元,而且,還沒有現在的肥美,所以,目前顧客上門搶購,鮮少有買一斤,皆是三、五斤以上的量,動作慢一點的顧客還買不到。

據水試所所長楊誠國指出,黃隻魚學名「絲翅鰶」,由於類似刀魚,又有刀魚、鳳尾魚之稱,體長約十公分,呈銀白色,體型側扁,每年深秋形成漁汍,現在不少老一輩的民眾對黃隻魚味道還情有獨鍾,三不五時買一些回家品嚐。



區漁會林國友也表示,黃隻魚是地區沿海一帶屬經常性魚類,冬至前後也是最肥季節,在早年沒有冰箱儲存,民眾大都炸酥後灑鹽儲存,現在年青一輩因嫌魚刺多且細小,有的根本不會吃,但卻深受老饕喜愛,也因此,成了「古早味」餐飲業者招牌佳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