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小三通系列專題報導之八》小三通「通三年」三黨評價不一

發布日期:
記者: 記者許加泰/特稿報導。
點閱率:347

「小三通」實施迄今已屆滿三年,國民黨縣黨部主委林國平直言只見地方政府一頭熱,去貼中央政府的冷屁股。親民黨縣黨部主委楊耀芸則認為,成效不彰凸顯了中央施政的無能。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委翁明志指出,小三通是民進黨執政後努力推動的政策,雖然褒貶不一,但他強調這並不是繁榮金門經濟的唯一途徑,盼外界不要賦予太多不切實際的任務。

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林國平指出,金門人所企盼的是,藉「小三通」擺脫長久以來軍事角色的束縛,加速地區的經濟發展,但在試辦過程中,卻又深深憂慮政策無法落實將帶來更多負面影響。從接連兩年由銘傳大學進行的民調顯示,也印證了金門民眾對這項政策的評價一年比一年低。

林國平表示,目前「小三通」政策的試行,落到只見地方政府一頭熱,中央政府卻冷屁股的窘境,即使是針對「可操之在我」的部分亦不見中央積極檢討開放。他認為,其實取消「金馬證」,小三通客、貨中轉,大幅放寬產品項目及稅捐等,通通都是「可操之在我」的部分,可惜扁政府不依兩年多前經發會的決議,開放小三通中轉客、貨這些立即有效的措施,擺著「操之在我」的部分不做,實在讓人對其自我設限,作繭自縛的心態感到可悲。

親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楊耀芸則表示,總統陳水扁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來到金門拜票,曾在金門縣議會發表「金門的定位」專題演講,特別強調金門不再是「戰地孤島」,未來應透過「三通」或「小三通」的政策執行,讓金門成為兩岸的和平橋樑,同時升格為「免稅特區」,或建設金門成為與台北市同等層級的「離島特別行政區」。然而,轉眼四年過去了,金門依舊如昔。

楊耀芸說,鄉親心中始終不解,民進黨到底對金門做了甚麼?陳水扁信誓旦旦的承諾何在?楊耀芸直言,掌握國家整體資源的民進黨,在執政的四年內,由於意識型態作祟,對兩岸政策既漠視又僵化,對「小三通」政策更是極盡敷衍之能事,讓對岸中共認為這是陳水扁政府的敷衍之策,甚至以為陳水扁試圖以「小三通」來規避「大三通」,連帶使得對岸處理「小三通」的態度上,也與啟動之初有了些許變化。

楊耀芸認為,兩岸政策和相關議題,應捐棄意識型態及政治操作,儘快以台澎金馬整體經濟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著眼。尤其對金門人而言,「小三通」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務必促成其實現一定的成效。

民主進步黨金門縣黨部主委翁明志則指出,小三通是民進黨執政後努力推動的政策,三年來歷經各方爭議,雖然褒貶不一,但可肯定的是金門的部份建設因小三通而有明顯的進步,小三通幾乎成了目前規劃金門遠景的重心,如何在小三通的架構下讓金門取得利基,不只是中央政策開放的問題,同時也考驗著地方政府的執行力。

翁明志認為,小三通不能重蹈觀光失敗的覆轍,他表示,大部分鄉親都認為,只要更多人經由金門進出、成立免稅特區,金門即可取代港澳地位,因此解決小三通成效不彰的問題,所有砲口幾乎都要求中央更開放的政策。翁明志說,在爭取更多開放的同時,金門的社會是否經得起無限制的開放?

翁明志並指出,小三通需要軟硬體建設的配合,他表示,當初宣佈試辦小三通時,地區幾乎沒有相配套的基礎建設,當鄉親看過廈門再看金門的水頭,內心的挫折感可想而知。翁明志說,正因為如此,這二年加緊投資建設的水頭商港、辦公大樓、機場擴建等,無一不是政府因應小三通試驗所做的回應。此外,有關未來大量服務業人才的需求,地方政府及地區鄉親也應該深思,我們對人才的培養及成人進修是不是已建立制度及管道?尤其當我們力爭硬體建設時,未來配置其中的人員,是否有足夠人力資源可以提供服務?

翁明志認為,面對兩岸糾葛不清的情勢,金門鄉親應體認,台澎金馬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絕不能不顧中央的尊嚴而獨行其是,否則將與台灣愈行愈遠,相信這不是多數鄉親所樂見。

翁明志強調,小三通絕不是促進發展的唯一途徑,它只是離島建設條例其中的一條政策而已,還有其它有助於金門經濟發展方案應該善加利用,希望鄉親不要賦予小三通太多不切實際的任務,即使是「金廈共榮圈」目前也還是遙不可及的理想。了解金門的天然稟賦和客觀條件包括基礎建設及人才素質,作長遠規劃、穩紮穩打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系列刊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