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龍眼易遭椿象危害動防所籲果農噴藥防治
每年三月正是荔枝、龍眼椿象生長的季節,本縣動植物防疫所為維護果樹作物良好生長環境,全面清除漏網害蟲,針對「荔枝、龍眼椿象」等發生狀況及防治措施提出說明,同時呼籲地區種植農友要定時噴灑農藥,預防荔枝椿象的幼蟲啃食荔枝嫩芽或花穗,確實做好蟲害危害農作物防治工作措施。
動植物防疫所呼籲地區種植農友要定時噴灑農藥,也提出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生物平衡力量達成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也就是利用各種天敵 和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以及殺蟲微生物、拮抗性微生物和性費洛蒙等生物性方法,藉此預防昆蟲危害果樹。
動植物防疫所說明提出,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臭椿象」、「石背」等,屬半翅目春科,簡稱荔椿,分佈於南亞、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和貴州等地區,寄主有荔枝、龍眼、欒樹、無患子科等植物,若合成蟲會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荔枝與龍眼嫩芽、樹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引致落花、落果,常造成果實減產。希望地區種植農友要定時噴灑農藥,預防荔枝椿象的幼蟲啃食荔枝嫩芽或花穗,確實做好蟲害危害農作物防治工作措施。
動植物防疫所並表示,「荔枝椿象」的生態:在金門每年發生一代,成蟲除少數留在樹上老葉背部越冬外,其他大部分則在隱蔽處越冬,壽命長達二百至三百日,隔年三月中旬成蟲於荔枝、龍眼新梢或花穗活動刺吸養液為害,並開始交尾產卵,一般交尾完成後八小時即可產卵,以三至四月間為產卵盛期,卵多產於葉背,其從四月中旬以後開始陸續產卵,卵期約需八至十日即孵化成若蟲,其齡期從第一至五齡約六十天,並於六月下旬陸續變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