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頒當選證書給縣農會新任理監事

李縣長頒當選證書給縣農會新任理監事
金門縣農會改制第九屆理事長暨常務監事頒證儀式,昨日舉行,縣長李炷烽、議長莊良時向連任理事長蔡水游、新任常務監事楊誠玉及理監事表達道賀之意,也先後致詞指出,地區農業面臨大環境的變遷及WTO市場的開放,往後將有更大的挑戰與競爭,期許農會結合縣府與農政單位一起努力來輔導農民做好轉型,並朝精緻農業發展,為農友開創新契機。
縣農會改制第九屆理事長暨常務監事頒證儀式,昨日上午十一時在農會會議室舉行,包括,縣長李炷烽、議長莊良時、縣府建設局長李增財、農試所所長楊水森、本報社長陳金文、金城鎮長蔡輝詩、鎮代會主席陳天成、土銀金門分行經理黃榮森等各界來賓、以及農會總幹事黃永堆、各課課長在場觀禮。
李縣長首先頒發理事長當選證書予蔡水游,對他多年投入農會會務工作,獲得理監事的支持,連任第九屆理事長,表達道賀。隨後也頒發新任常務監事當選證書予楊誠玉,以他曾任農會理事長,有豐富的經驗,定可協助理事長來順利推動會務,服務農友。
李縣長也頒發理、監事當選證書予陳建靖、黃榮國、呂水平、許昆陣、薛成吉、林文彬、陳國強、陳天助、蔡益民、黃春波、董清池、許丕漳、許豐富、林長用。以及監事陳宗新、陳秀音、李錫明、林長斌,在觀禮人員的掌聲中,就任新職,展開四年的服務任期。
李縣長指出,隨著世紀環境的變遷轉型,地區農業發展也遭遇許多瓶頸,尤其WTO市場的開放,多項產品進出口的限制取消,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加上近年來農業從業人口的嚴重老化,也面臨斷層的問題,這些都是政府與農會必須要面對的實際問題,也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他指出,金門天然資源條件的不足,過去農民是靠老天爺吃飯,現在雖然並不完全要靠老天爺,但也是受到許多的限制,如,最近的乾旱造成冬麥等農作物必須要灌溉,但金門水資源十分困窘也是實際的問題,他表示,地區唯一一座的海淡廠,從民國八十六年十月開始動工,六年多來還沒有完成驗收,日前經濟部政務次長來金視察海淡廠時,還在強調金門水資源嚴重不足,應該再從事第二期海水淡化工作,對金門來說,這些都只能應急,不能治本,因此,縣府也一直努力希望能從大陸引進水資源,來作為農作物灌溉及綠美化的水源,可是「大陸引水」政策卻非地方政府能力所及。
李縣長表示,除了農業面臨轉型的時刻,許多傳統商業依賴軍人消費生活,賺取微薄的營利,也面臨地區駐軍一直裁撤,兵源不斷減少,生意冷清的困窘局面,這些都是金門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許多鄉親在長期的環境下突然要改變現狀,會因一時無法調適而產生恐慌,站在本位主義的立場發表不同的聲音,這也是最大的困難。地區經常與中央各部會溝通時,中央也總是以地區內部就有不同意見為由而推塞無法全力來配合,因此,他認為,凝聚內部的意見,建立共識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縣長也指出,金門也面臨菸酒稅法實施後的問題,許多廠商看好金酒的市場商機,陸續有廠商有意願要來金投資民間酒廠,站在擴大就業的角度,地方政府是相當歡迎廠商來金投資,但是在同意設酒廠之前的配套措施,如,保價收購如何也讓民間酒廠也一起來承擔,如何讓菸酒稅劃歸留下金門,這些都是未來要努力的重點,期待大家一起努力來為金門來「發聲」。
李縣長也說明縣府於上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組團赴東南亞宣慰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波、印尼五個國家的金門鄉僑,訪問期間,不管是老鄉僑或是年輕的一代、或是在金門已沒有直接的親人,所展現對家鄉的關懷熱愛以及期待,是親歷其境才能有深深的感受,許多鄉僑聞悉家鄉訪問團到訪,不遠千里趕搭飛機再轉輪船由居住的島嶼趕到另一島嶼來相見,這一份情義,令人動容。
他指出,也因鄉僑對金門家鄉的熱愛,出錢出力來興建多處美輪美奐的會館,以作為聯繫鄉僑的場所,只怕家鄉一點點大的地圖都會高懸,這一次訪問也發覺會館內保有的家鄉史料及文物實在不多,讓人覺得過去對會館提供的史料及文物做的不過多,他希望未來能多做努力,讓鄉僑透由各項宣傳資料來認識家鄉。
李縣長也表示,訪問團也傳達家鄉預定於六月舉辦水陸法會的訊息,多位僑領當場慨捐百萬元,共襄盛舉,展現對家鄉的關愛,並表示要共同來協助爭取國際包機直接由僑居地回到家鄉,以及希望能循由金廈小三通的管道就近由廈門回到金門,不必再大老遠要繞許多地方才能返鄉,節省時間及旅費。
他表示,金門不僅要讓中央看到本地及旅台鄉親團結的力量,也要讓中央了解還有七十多萬鄉僑心繫家鄉的力量,要做的事很多,期望結合鄉親的力量一起努力來為金門的未來來打拚。
議長莊良時也指出,金門農業從事人口面臨老化是事實問題,也導致農田拋荒嚴重,縣府與農政單位要有一套完整的機制,整合農業轉型發展的方向,提出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的誘因,輔導朝精緻農業來發展,他並舉例,農試所培育許多改良的優質農作物,要如何透過農會的體系,紮根到農民實際面的耕作,這是非常重要的,站在議會的立場定會全力來配合支持。
他也指出,目前的保價收購政策只是一時的,應有更好的機制來打造金門優質的農特產,以金門幅員不大的面積可走向精緻有特色的高單價農產,透過政府的包裝、農會的行銷,來開創新契機。
莊議長也表示,面對農地的拋荒嚴重,應思考來鼓勵農耕,可利用現有就業工程多餘的能力來投入農業生產行列,不應該只侷限在做綠美化工作,也可輔導組成農耕隊等,政府部門都可以結合農作單位來做,為地區打開出一條新出路。
蔡水游也表示,八年前,農會信用部遭接收,在縣府大力協助及農會同仁的同心努力,走過風雨飄搖的時期,步入正軌,他強調,農會是與農民一體,希望未來繼續發揮農會功能,來服務農友。